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史专题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现代史专题述论
  • 黄振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 ISBN:780545918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史专题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3

国民党大陆政权的覆亡3

南京政权的覆灭3

全国大陆的解放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0

人民政协的召开10

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13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5

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思想18

关于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理论18

关于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构想22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29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29

新中国的新面貌29

新中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32

新中国赢得的新胜利35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43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43

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必然性44

国家工业化的起步46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47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的建立53

我国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其初期体制的形成与特征53

我国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初期体制的形成与特征55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63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63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四个历史阶段63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两个发展趋向66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68

探索任务的提出68

十大关系与一系列新方针的提出70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73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阐述76

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方针的失误83

从整风到反右83

对反冒进的批判87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91

大跃进的浪潮93

人民公社化运动97

对“左”倾错误的艰难纠正100

对“左”倾错误的觉察和初步纠正100

庐山会议的逆转105

全国规模的“反右倾”运动109

“左”倾错误的再度泛滥110

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111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114

建设方针的重大调整114

各项工作条例的制定116

七千人大会的召开118

国民经济调整措施的制定和贯彻122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126

“左”倾错误在政治上的再度发展132

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的形成132

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提出136

“左”倾错误的升级138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151

“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历史进程151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153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153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156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159

“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159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160

全国“大动乱”的出现162

“文化大革命”错误理论与错误实践的合法化170

全国范围内的“斗批改”运动172

林彪集团的兴亡176

林彪集团的形成176

林彪集团的特点177

林彪集团的覆灭179

对林彪集团兴亡的反思186

周恩来竭力纠“左”与邓小平全面整顿188

周恩来纠“左”的努力188

邓小平整顿的尝试191

江青集团的形成与覆灭194

江青集团的形成194

江青集团的阴谋活动195

江青集团的覆灭200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危害与教训204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204

“文化大革命”的危害209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211

附:《五七指示》解读213

建设新世界的纲领213

构思社会主义社会的蓝图215

打开毛泽东晚年错误之谜的钥匙219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225

全国工作重心的正确转移225

徘徊前进的两年225

伟大的历史转折232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241

农业发展步伐的加快24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的制定242

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246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249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扩大251

统一中国国策的确定实施25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25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259

1989年的政治风波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26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概括261

当代中国的对外关系267

建国初期的对外关系267

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267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268

抗美援朝268

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268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69

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的对外关系270

中苏关系的破裂270

中美关系从紧张到缓和270

中印边界武装冲突272

中法建交272

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的对外关系273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273

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273

中美关系由缓和到建交274

中日关系的正常化275

“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276

对越自卫反击战277

八九十年代的对外关系278

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78

中苏关系的正常化278

中日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278

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2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