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奖惩艺术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奖惩艺术研究
  • 赵景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750593458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奖惩艺术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奖惩认知论3

第一章绪论3

第一节奖惩体系的构建4

一、体系界说4

二、思想体系的构建7

三、理论体系的构建9

四、方法体系的构建12

五、结构体系的构建13

第二节奖惩研究的交叉性辩说15

一、哲学性与科学性的交叉16

二、奖惩与传统的交叉16

三、奖惩与错误的交叉17

四、奖惩与环境的交叉18

五、奖惩与考核的交叉20

六、认知、方法与实践的交叉21

七、奖与惩的交叉22

第二章奖惩理论概论25

第一节奖惩现象的哲学内涵25

一、物理学中的“奖惩哲学内涵”26

二、心理学现象中的“奖惩哲学内涵”31

第二节奖惩场论与奖惩裂变效应38

一、奖惩场论38

二、奖惩裂变效应40

三、奖惩裂变的主要形式42

四、奖惩裂变与奖惩场的关系44

第三节 高明的奖惩者48

一、奖惩者的意识48

二、高明奖惩者与奖惩的三种作用关系49

三、高明奖惩者的四种能力50

四、高明奖惩者的远见卓识54

第四节奖惩度55

一、奖惩度的提出与本质55

二、“度”的不同诠释56

三、制约奖惩度的因素57

四、奖惩度的运用59

第五节 奖惩型60

一、奖惩型的概念60

二、按照奖惩主体划分的奖惩型61

三、按照奖惩动机划分的奖惩型63

四、按照奖惩意识能动性划分的奖惩型63

五、按照奖惩性质划分的奖惩型64

六、按照奖惩手段划分的奖惩型65

七、奖惩型的选择66

第六节邓小平有关奖惩的论述67

第三章传统奖惩75

第一节存在于今天的历史因素——传统76

一、谩谈传统76

二、传统的界定78

三、传统的构成因素78

四、传统与奖惩81

第二节宗教信仰传统中的奖惩观82

一、论信仰82

二、宗教信仰中的传统奖惩观85

(一)佛教信仰中的传统奖惩观85

(二)道教信仰中的传统奖惩观90

(三)儒教信仰中的传统奖惩观91

第三节传统文化中的奖惩观——奖惩中的传统94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性94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性95

三、儒家文化传统中的奖惩观96

四、中国古代奖惩范例及有关阐释99

第四节中西传统奖惩观念比较103

一、东西文明的不同起源及其特征103

二、儒家文化圈内文化观念的异同104

三、东方传统奖惩观105

(一)东方奖惩观念的基本特点105

(二)韩国传统文化中的奖惩观105

(三)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奖惩观106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奖惩观108

四、西方传统奖惩观109

(一)西方传统文化的起源109

(二)建立在极端个人主义之上的奖惩观110

(三)两大宗教信仰对西方传统奖惩观的影响111

五、宗教与科学的对立统一114

六、东西方文明中奖惩观的差异116

第五节中国古代赏罚论116

第四章错误奖惩133

第一节错误奖惩综述133

第二节错误论137

一、错误是什么——认识错误137

二、错误的基本特性141

三、错误的分类144

第三节错误奖惩148

一、错误奖惩的原因148

(一)违背奖与惩相结合的奖惩原则149

(二)违背物质奖惩和精神奖惩相结合的奖惩原则150

(三)违背赏罚分明的奖惩原则153

(四)违背以考核为依据的奖惩原则154

(五)违背恰如其分的奖惩原则156

(六)违背时效性的奖惩原则158

二、错误奖惩的分类159

(一)按照奖惩目的划分的类别159

(二)按照特性划分的类别161

(三)按照主客体划分的类别162

三、防错优于改错166

第四节构建错误奖惩理论的意义167

一、构建错误奖惩理论的理论意义168

二、构建错误奖惩理论的实践意义170

下编 奖惩方法论177

第五章奖惩技巧177

第一节奖惩技巧综论177

第二节奖惩动机的选择178

一、个体型奖惩的动机179

二、团体型奖惩的动机179

第三节奖与惩的选择180

一、奖与惩的对立统一性181

二、奖励的选择技巧181

三、惩罚的选择技巧182

四、奖与惩结合的技巧183

第四节奖惩时机的选择184

一、奖惩时机诠释184

二、奖惩时机的特性185

三、奖惩时机的选择187

第五节奖惩场合的选择187

一、奖惩场合的分类188

二、公开场合奖励的选择188

三、公开场合惩罚的选择189

四、非公开场合下的奖惩选择190

五、公开与非公开的灵活结合191

第六章奖惩与环境193

第一节奖惩环境综论193

第二节 内外环境的和谐制约195

一、内环境对奖惩效能的影响195

二、外环境对奖惩效能的制约196

三、内外环境在奖惩运行中的相互制衡197

第三节奖惩的内环境198

一、权威·干预与奖惩198

二、偏见·私心与奖惩200

三、嫉妒·虚荣心与奖惩202

第四节奖惩的外环境203

一、奖惩与经济环境203

二、奖惩与政治环境205

三、奖惩与文化环境207

四、奖惩与法规210

第五节奖惩规章制度212

一、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12

二、国家公务员奖励暂行规定215

三、国家公务员纪律规定218

四、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220

五、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升级奖励试行办法225

六、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职级奖惩暂行处理办法226

七、关于加强行政惩戒工作管理的通知228

八、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暂行规定230

九、教学成果奖励条例233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235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236

十二、企业职工奖惩条例239

第七章奖惩与考核245

第一节考核的重要性246

第二节 人事考核与奖惩之间的关系249

一、人事考核的历史演变250

二、考核是奖惩的依据252

三、国外的奖惩与考核254

第三节考核的基本原则256

一、坚持分级与分类原则256

二、坚持严格与公正原则259

三、坚持立体考核原则262

四、坚持民主公开原则264

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266

六、坚持考核注重实绩原则266

七、坚持考核与奖惩相结合原则267

第四节考核内容及标准的确定268

第五节考核的分类及其方法271

一、考核的分类271

二、考核方法273

(一)主观判断方法273

(二)工作标准法273

(三)评议法274

(四)分项考核法274

(五)考试法275

三、考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76

第六节考核的有关法律法规278

一、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278

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81

三、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282

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286

五、工人考核条例291

第八章奖惩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297

第一节奖惩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297

一、现代企业管理中错误奖惩的危害性298

二、建立正确的企业奖惩机制301

三、灵活运用奖惩技巧305

第二节 国际现代企业管理奖惩范例311

一、韩国企业的典范——三星集团在人才管理中的奖罚分明原则311

二、国际商用机器(IBM)公司奖惩办法312

第三节人事管理中的奖惩运用327

一、人事管理中奖惩的哲理机制327

二、人事管理奖惩的本质329

三、人事管理奖惩方法(1)——奖惩型332

四、人事管理奖惩方法(2)——奖惩度335

五、人事管理奖惩方法(3)——奖惩裂变效应337

六、人事管理奖惩方法(4)——防治错误339

第四节教育艺术中的奖惩应用342

一、教育艺术中的特殊奖惩环境343

二、教育者的奖惩观与奖惩手段的选择345

三、表扬与批评352

参考文献357

后记3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