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国际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朱文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9632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7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91页
- 主题词:国际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国际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国际法导论1
第一节国际法的发展历史2
一、早期国际法2
二、传统国际法学派5
三、现代国际法的形成9
第二节国际法的编纂13
一、早期国际法的编纂历史14
二、联合国组织与国际法的编纂15
第三节国际法的法律特征17
一、国际法的作用与职能18
二、国际法的执行力20
第四节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23
一、理论上的两分法24
二、国际法被“转化”或“采纳”26
三、国内法v.国际法30
本章要点32
第二章国际法渊源34
第一节“渊源”的定义出处与种类34
第二节主要渊源39
一、国际条约39
二、国际习惯42
三、一般法律原则46
第三节辅助渊源49
一、司法判例50
二、国际公法学家的学说50
三、其他可能的国际法渊源51
本章要点54
第三章国际法主体55
第一节国际法主体的基本概念56
第二节国际法主体的类别58
一、国家是国际法主要的主体58
二、国际组织是国际法的重要主体60
三、争取独立民族的国际法主体资格63
四、个人及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问题64
本章要点68
第四章国际条约法70
第一节定义及特征71
一、缔约的基本要件71
二、缔约的主体76
第二节条约的缔结与生效79
一、缔约能力79
二、缔约程序82
1.起草与谈判82
2.草签与签署84
3.批准与核准85
4.接受与加入87
第三节条约的保留89
一、保留的特征89
二、保留的效果91
三、中国与条约的保留96
第四节条约的遵守与适用98
一、条约的遵守99
二、遵守条约与“情势变迁”100
三、对非缔约方的效力103
第五节条约的修改、无效及终止104
一、条约的修改105
二、条约的无效与终止106
三、强行法108
本章要点110
第五章承认与继承112
第一节对国家或政府的承认113
一、承认的方式、效果及原则113
二、“承认”法律效力的理论116
三、国家承认119
四、政府承认124
第二节国家与政府继承127
一、国家继承128
二、政府继承130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与继承问题13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是政府承认问题132
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继承134
本章要点135
第六章国家管辖权137
第一节管辖基本原则137
一、属地管辖原则138
二、属人管辖原则139
三、普遍管辖原则141
1.海盗罪142
2.国际罪行与国家的共同义务144
3.普遍管辖权的实践与案例146
第二节国籍与外交保护149
一、国籍149
二、外交保护151
第三节引渡和庇护153
一、引渡154
1.引渡制度的发展154
2.引渡的主体、对象及基本原则156
3.中国的引渡实践159
二、庇护161
1.庇护的基本原则161
2.“域外庇护”实践中的问题163
3.庇护的发展164
本章要点167
第七章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168
第一节基本概念与发展169
一、基本概念169
二、管辖豁免原则的发展趋势172
三、国际法院对国家主权豁免的坚持176
第二节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179
一、公约的要点179
二、豁免的主体180
三、商业交易的判断标准182
四、国有企业与国家的关系183
五、执行豁免185
第三节中国的实践与政策186
一、中国有关国家豁免的立法187
二、中国有关管辖豁免的案例189
1.湖广铁路债券案189
2.莫里斯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案191
3.香港刚果(金)案193
(1)国家主权豁免原则193
(2)香港基本法的解释195
三、立法的必要性196
本章要点197
第八章外交特权与豁免199
第一节驻外使馆的特权与豁免200
一、使馆的特权与豁免200
1.使馆馆舍不可侵犯200
2.使馆档案及文件不可侵犯201
3.通讯自由201
4.免纳捐税、关税202
5.使用本国国旗和国徽202
二、享有特权与豁免的使馆人员202
1.使馆馆长203
2.外交官员204
3.其他使馆职员205
三、保护使馆特权与豁免的实践205
第二节使馆人员的特权与豁免207
一、不可侵犯权208
二、管辖豁免权209
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理论根据211
第三节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发展213
一、传统外交代表机关的特权与豁免213
二、国家官员的特权与豁免216
本章要点220
第九章国家领土221
第一节基本概念221
第二节国家领土取得的方式225
一、何为“领土取得”?225
二、割让与合并228
三、先占231
四、征服与时效233
第三节国家领土争端及其解决235
一、对条约文本的解释236
二、主权行为的行使239
三、一般性法律原则的适用243
第四节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247
本章要点250
第十章国际海洋法252
第一节海洋法发展阶段253
一、1958年之前的第一阶段254
二、1958年至1982年的第二阶段255
三、1982年以后的第三阶段256
第二节基线258
一、基线的种类258
二、基线在实践中的适用260
第三节内水与群岛水域261
一、内水261
二、群岛水域263
第四节领海与毗连区264
一、领海264
二、毗连区266
第五节专属经济区267
一、专属经济区的设立267
二、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的关系268
第六节大陆架270
一、大陆架的概念270
二、联合国大陆架范围界定委员会273
三、中国的大陆架275
四、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争端问题276
1.“自然延伸”和“中间线”的争议276
2.划界方面的“公平原则”278
本章要点282
第十一章空气与外层空间法284
第一节空气空间法的基本概念285
一、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285
二、国家的领空主权287
第二节国际航空的法律制度290
一、飞行器的国籍290
二、损害赔偿与安全293
三、反对劫持国际民用航空器293
四、反对恐怖行为296
第三节外空法律的制订297
一、科技与法律的结合297
二、联合国组织对外空法律的推动299
第四节外空法律制度302
一、关于损害责任制度302
二、营救制度305
三、登记制度307
四、月球开发制度307
第五节外空法中的热点问题309
一、静止轨道的公平利用问题309
二、卫星遥感与卫星直播311
三、外空使用核能源及外层残骸314
四、防止外空军事化316
本章要点319
第十二章国际环境法321
第一节早期的实践与案例321
一、基本概念与历史发展321
二、环境保护中的跨国因素324
三、环境保护的法律文件326
第二节国际合作及重要发展328
一、斯德哥尔摩会议329
二、里约热内卢环境会议331
第三节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333
一、资源开发主权的权利与不损害环境原则333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335
三、预防性原则336
四、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337
第四节环境保护的主要领域339
一、臭氧层保护339
二、全球气候变化341
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343
四、《京都议定书》344
五、生物多样性347
六、中国与环境保护问题349
本章要点350
第十三章国际人权法352
第一节人权法的历史发展353
第二节人权的国际保护357
一、《联合国宪章》》》358
二、联合国成立初期关于人权保护的实践359
三、《世界人权宣言》363
第三节联合国人权公约366
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366
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369
第四节专门性人权条约370
一、《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371
二、《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374
三、《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376
四、《禁止酷刑或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377
五、《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379
六、《儿童权利公约》380
第五节联合国人权理事会381
一、联合国人权委员会381
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383
第六节国家保护责任384
一、“国家保护责任”的拟订385
二、“国家保护责任”的影响与冲击387
本章要点389
第十四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391
第一节解决争端方式的选择392
一、提倡非武力的解决方式393
二、“国家同意”是和解的前提条件396
第二节国际法院的司法途径398
一、司法在和解争端上的意义398
二、接受法院管辖权问题404
三、“初步反对”问题409
四、国际法院的司法判决的执行413
第三节中国和解争端的实践416
一、国家排它性的自主选择权417
二、中国坚持谈判解决争端的立场419
三、国际法院咨询意见422
本章要点425
第十五章国家责任427
第一节演变与发展428
第二节国际不法行为的构成要件431
一、国际行为的不法性432
二、可归责于“国家”433
三、国家“行为”的内涵436
第三节责任的内容与形式438
一、停止、赔偿、恢复原状及补偿438
二、受害国以外的国家援引责任442
第四节国家责任的免除445
一、同意、自卫及反措施445
二、不可抗力、危难及危急状态447
本章要点450
第十六章武力的使用452
第一节限制战争权的历史演变453
一、早期关于使用武力的争论453
二、尝试限制武力的使用456
第二节禁止使用武力459
一、文艺作品改变民众对战争的认知459
二、《联合国宪章》与使用武力问题460
第三节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的例外465
一、自卫权465
二、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468
第四节使用武力问题的新发展470
一、预防性自卫471
1.预防性自卫的基本要件471
2.伊拉克战争与预防性自卫473
二、“人道”因素476
1.安理会决议中的“人道”因素477
2.“人道”因素的合法性479
本章要点481
第十七章国际人道法483
第一节历史发展485
一、保护战争受难者的日内瓦公约485
1.早期的日内瓦公约486
2.1949年日内瓦四个公约488
二、1977年两个附加议定书494
第二节战争行为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497
一、基本原则497
1.对战争手段和方法的限制498
2.区分原则500
3.比例原则502
4.禁止使用导致不必要痛苦的武器503
二、非国际性武装冲突问题506
1.日内瓦公约共同第三条507
2.日内瓦公约第二附加议定书508
第三节惩治严重违反日内瓦公约的行为510
一、“严重违反日内瓦公约”的行为510
二、“严重违反行为”的时间和空间要素512
本章要点514
第十八章个人刑事责任515
第一节历史发展516
一、追究刑事责任的理念516
二、个人刑事责任原则的确立519
第二节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的国际司法机构522
一、“特设”国际刑事法庭522
1.纽伦堡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523
2.前南与卢旺达特设国际法庭524
二、混合型法庭526
1.东帝汶严重犯罪特别法庭526
2.塞拉利昂特别法庭527
3.柬埔寨特别法庭529
三、常设国际刑事法院530
第三节被追究的国际罪行532
一、种族灭绝罪533
二、反人道罪534
三、战争罪536
四、侵略罪538
第四节基本原则540
一、官方身份不免责540
二、执行命令不免责542
三、被告的人权保障原则544
1.无罪推定545
2.获得律师帮助权546
3.平等诉讼权547
本章要点548
参考文献550
索引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