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墓碑与记忆 革命历史故事的偿还与重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慧瑜著;蔡登山主编 著
- 出版社: 秀威资讯
- ISBN:978986221897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墓碑与记忆 革命历史故事的偿还与重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重写历史」与缝合80年代3
第一章 弥合断裂与暴露伤口——关于「建国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两种历史叙述15
第一节「英雄传奇」的谱系与改写18
第二节「历史/冷战记忆」的缝合与和解40
第三节「社会伤口」的遮蔽与呈现50
第四节 无法清除的「怪味」与精神治疗58
第五节 主流意识形态霸权的确立61
第六节 批判知识份子的位置71
第二章 墓碑与记忆:革命历史故事的偿还与重建75
第一节 主旋律叙述的内在裂隙75
第二节 革命历史及近代史叙述的重建77
第三节 革命历史叙述的墓碑化及偿还机制86
第四节 当下与50-70年代历史的耦合策略94
第五节 新的历史主体的询唤99
第三章「谍谍」不休:谍战片的后冷战书写102
第一节 跨越冷战/后冷战的谍战片104
第二节从「女特务」到「兄/长」108
第三节 忠诚与背叛115
第四节 被杀死的「信仰」120
第四章「革命/民主」的耦合:《十月围城》的意识形态缝合术125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缝合点125
第二节 观影者的主体位置与反官方/反体制的情感结构133
第三节 双重空间区隔、能指的滑动与画外音的「干预」144
第五章「馀震」、创伤与意识形态的「除锈」工作——从《唐山大地震》看「主流电影」的文化功能151
第一节「主旋律」的出现及其叙述困境153
第二节「主流电影」的浮现159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除「锈」工作:暴露创伤与治癒伤口166
第六章「现代」主体的浮现与「亚洲」的伤口——《南京!南京!》的文化症候与现代性反思的限度176
第一节 无法完成的「亚洲想像」184
第二节 作为教室/影院的现代性空间及内在的暴力190
第三节 冷战/后冷战时代的抗战叙述:中国主体位置的填充与悬置197
第四节 西方视角中的中国女人208
第五节「我」的缺席与农民作为暧昧的中国主体217
第六节 角川的位置:自我的他者化227
第七节 现代性/亚洲的伤口:日本在中国现代性遭遇中的双重位置235
第八节 不可抹去的他者:沈默的被砍头者243
第七章 危机时代的乡愁与拯救之旅249
第一节 现代主体与双重故乡249
第二节 沈默的「台湾少女/老婆婆」:乡愁与疗救253
第三节《入殓师》:精神/身体的双重抚慰与寻父之旅262
第四节《信使》(Ⅰ Ⅱ):中产阶级的危机与恐懼265
第五节 信使故事与沈默的他者/死者270
参考文献273
后记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