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浙江大学简介 1981-198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浙江大学简介 1981-1982](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3636556.jpg)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浙江大学简介 1981-198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歌乐山下艰苦创业(1953——1956)1
第一节 西南政法学院的诞生2
一、建校前的筹备工作2
二、西南政法学院的成立4
三、歌乐山下烈士墓旁新建校园6
四、健全组织机构,培养师资队伍7
五、贯彻全国司法会议精神,加强司法干部轮训工作9
六、贯彻全国政法教育会议精神,筹建法学本科10
第二节 开办法律本科 走向正规办学11
一、烈士墓校址第一期工程结束,迎接首届本科生入学11
二、贯彻政法教育方针,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11
三、实行教师工作日及教学工作量制度13
四、学习苏联办学经验,邀请苏联专家讲学14
五、建立学术机构,注重科学研究15
六、建立图书馆,加强图书资料建设17
七、制定12年远景规划,勾画学院发展蓝图17
八、成立年级办公室和干部轮训部,组建重庆法律学校19
第三节 加强党的领导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21
一、党委的组建与党代会的召开21
二、党、政、群团机构的设立与调整21
三、民主党派与知识分子工作24
四、思想建设与审干、肃反25
第二章 在曲折中前进(1957—1965)29
第一节 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29
一、学习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开展整风运动29
二、反右派斗争31
三、交心运动与整风补课32
第二节 大跃进形势下的教育大革命34
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院师生开展大辩论34
二、学习毛泽东著作,大搞“科研”的群众运动36
三、大办工厂、农场,大炼钢铁37
四、大办粮食,大种蔬菜38
第三节 两院一校合并 扩大办学规模38
一、两院一校合并,按党校性质办学38
二、反右倾斗争41
三、参加农村整风整社和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42
四、学院更名与办学规模的扩大和调整43
第四节 贯彻“高教六十条” 整顿教学秩序45
一、治理学校环境45
二、贯彻“高教六十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47
三、贯彻“双百”方针49
四、召开第二次党代会51
第五节 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52
一、开展整风、“三反”、“五反”和社教运动52
二、组织师生参加“四清”运动54
三、学习解放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56
第三章 经历“文革”十年浩劫(1966—1976)59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引发学校大动乱59
一、院党委成立“文革”领导小组59
二、市委工作组主持下的运动60
三、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学校党组织陷于瘫痪62
四、夺权斗争与“文攻武卫”63
五、“文革”中毕业生的分配65
第二节 革委会领导的政治运动66
一、进驻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与院革委会的成立66
二、“清队”、“一打三反”68
三、“整党”、“批清”69
四、“批林整风”与“反击右倾翻案风”71
第三节 撤校与反撤校的斗争72
一、学院被宣布撤销72
二、反撤校的艰难斗争73
第四章 创办国家重点院校(1977—1984)78
第一节 克服困难迅速恢复办学78
一、选择校址和新建校园78
二、制定和实施八年发展规划80
第二节 拨乱反正 全面落实党的政策83
一、开展揭、批、查83
二、坚持实事求事,认真落实党的政策83
三、清除“左”倾思想流毒,端正办学方向88
第三节 把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上来92
一、整顿组织机构,建立规章制度92
二、改革教学计划,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94
三、开办刑事侦查学专业97
四、重建函授教育,开办干部专修科97
五、创办研究生教育98
六、举办全国高校法律教师进修班99
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101
第四节 开展科研活动 繁荣理论创作104
一、加强科研活动,扩大内外学术交流104
二、加强科研管理,评选科研优秀成果105
三、适应形势发展,建立学术研究机构106
四、创办多种刊物,繁荣理论创作107
第五节 努力活跃校园生活 提高学生知行能力108
一、学雷锋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108
二、开展法律咨询和社会调查活动109
三、开展课余读书活动110
四、开展文体活动111
第六节 大搞基本建设 改革后勤工作112
一、基本建设实现八年规划112
二、后勤工作管理实现规范化113
三、加强财务管理,严格审计监督115
四、调整领导班子,开展整党整风116
第五章 改革学校教育管理体制(1985——1988)118
第一节 增设专业 实行院系两级管理118
一、改变单科性办学模式,建立“五系”118
二、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努力培养“三个面向”的合格人才120
三、立足本科教育,强化管理,提高教育质量122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124
五、组建新的教材编审委员会,加快教材建设步伐126
第二节 加强研究生教育与管理127
一、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127
二、研究生的培养管理129
第三节 加强教师队伍和重点学科建设130
一、强化教师培训,建设一支与教学科研相适应的教师队伍131
二、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132
三、加强教研室建设,实行教师聘任制和教师工作规范133
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134
第四节 强化管理 科研取得新成果135
一、制订规划,加强重点科研项目管理135
二、建立“两所”、“三中心”,为教学科研服务136
三、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扩大学术交流140
四、图书资料的建设与发展143
五、档案的管理、利用与建设144
六、实行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制度144
第五节 试行院长负责制146
一、试行院长负责制,实行党政分开146
二、领导体制转换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148
第六章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1989—1994)150
第一节 学院对“八·九风波”影响的处理150
一、我院在“风波”期间的概况150
二、学院的主要工作151
三、遵照市委指示,统一思想认识,正确对待“风波”影响152
第二节 改进德育工作 加强“两课”教学152
一、加强“两课”课程建设152
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154
第三节 狠抓教书育人 促进教学工作的新发展158
一、强化教书育人的激励机制158
二、优化育人环境159
三、教学工作的新进展161
第四节 强化科研工作 争创优秀成果165
一、加强组织领导165
二、抓好重点学科建设167
三、争取国家及省、市重点科研项目167
四、精心组织学术研讨会168
第五节 加强体育工作 夺取体育教学新成绩169
一、体育教学与科研169
二、群众性体育活动170
第六节 恢复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加强党的建设172
一、加强组织建设172
二、加强思想建设173
三、表彰先进基层组织和优秀党员174
第七章 学校发展的新阶段(1995—1999)176
第一节 学院更名为大学 制定新的发展规划176
一、抓住法学教育发展机遇,学院更名为大学176
二、调整领导班子,制定新的发展规划177
第二节 教学改革持续发展179
一、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扩大办学规模179
二、大幅度调整、归并学科、专业180
三、突出重点学科建设,增设学位授权点182
四、规范教育管理,搞好教学评估183
五、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开创教学新局面185
第三节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87
一、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187
二、强化激励机制188
第四节 扩大对外交流 促进科研发展190
一、实施科研规划,增设研究机构190
二、积极开展学术交流191
三、搞好科研管理,科研工作取得重要成果193
第五节 强化管理 改善办学条件196
一、加强内部管理,深化体制改革196
二、增加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199
三、图书档案设施及实验室的现代化建设200
第六节 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202
一、贯彻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搞好党务工作202
二、成立“关工委”,加强学生工作204
三、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206
第八章 在新形势下迎接新的挑战(2000——2003)211
第一节 “十五”发展规划的制定与修编211
一、“九五”发展规划完成的基本情况211
二、“十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和编订《西南政法大学远期发展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212
第二节 调整学校领导班子 形成坚强核心213
第三节 依托学科建设 坚持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214
一、加强法学优势学科,发展和充实非法学学科214
二、着力发展研究生教育216
三、注重质量,稳步发展普通本科教育217
四、积极发展成人教育218
五、努力发展职业教育218
六、适当发展全日制自考助学教育219
第四节 改建沙坪坝校区 新建渝北校区220
一、改建沙坪坝校区220
二、新建渝北校区220
第五节 科研立校 学术强校222
一、推进科研机构建设,全面启动科研基地建设222
二、加强科研管理制度化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223
三、逐步改善科研项目管理224
四、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和学术人才培养224
五、扩大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225
第六节 进一步深化改革 增强学校生机与活力227
一、认真贯彻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精神,做好学校转轨平稳过渡工作227
二、调整党政管理机构和学院设置,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228
三、整顿教学秩序,深化教学改革231
四、搞好事企剥立,逐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232
第七节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232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233
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233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234
四、做好离退休工作235
第八节 齐心协力抗“非典”237
一、开展排查与隔离238
二、落实防控措施,实行封闭式管理238
三、配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239
四、党委、政府领导的支持与工作协调239
结语242
一、光辉历程,成绩斐然242
二、办学特色与西政精神244
三、迎接挑战,再创辉煌246
附录:249
一、学校机构设置249
二、历任书记、校长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