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点中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点中医
  • 王兴臣,刘孟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3464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中医学-普及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点中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来源于生活的中医药1

(一)神农尝百草——中药的起源1

(二)取火、磨石——古朴医学添新枝3

(三)漫长求索,烹饪大师彪青史5

二、一切从整体考虑8

(一)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8

(二)形神合一——精神和生理上的完美统一9

(三)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0

三、阴阳五行——中医学的方法论12

(一)医学战胜巫术,阴阳五行登大堂12

(二)阴阳平衡诠释有病无病13

(三)五行生克判断疾病转化16

四、中西医“脏器”不能等同21

(一)“脏器”的组成不同21

(二)理论体系来源有异22

(三)脏器名字相同,功能不同24

五、“心胸宽阔”——一切从“心”开始26

(一)心主血脉——中西互通心血管26

(二)心主神明——心灵手巧的由来28

(三)心开窍于舌——巧舌如簧源于心28

六、肺近君主(心),为“相傅之官”30

(一)肺像风箱主气,司呼吸30

(二)肺气运动,宣发肃降32

七、脾为后天之本,“切脾”能危及到生命吗34

(一)“切脾”不等于没有了后天之本35

(二)饮酒伤肝更伤脾35

八、肝主疏泄——“伤心”其实最伤肝37

九、肾管伎巧通于耳,“两耳垂肩”有大智慧吗40

(一)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40

(二)十个男人九个肾虚吗41

(三)这种“朝九午三”要不得43

十、“心包”——君主对外的联络官44

十一、胆量大小与胆囊无关46

(一)胆藏精汁助消化,属腑46

(二)胆不传导饮食,属奇恒之腑46

(三)胆主决断47

十二、三焦——水液运行之通道48

(一)隶属六腑的三焦是孤府48

(二)按部位划分的三焦,分上、中、下焦50

十三、从“心肝宝贝”看五脏之间的关系52

(一)心与肺——烈火真金52

(二)心与脾——燃尽为土53

(三)心与肝——钻木取火53

(四)心与肾——水火既济54

(五)肺与脾——土运金强55

(六)肺与肝——木火刑金56

(七)肺与肾——金生丽水57

(八)肝与脾——土壅木郁58

(九)肝与肾——乙癸同源58

(十)脾与肾——筑堤防水60

十四、经络是路线,穴位是驿站61

(一)经络纵横交错遍全身61

(二)穴位星罗棋布,循经跟踪不错路62

(三)“看似无章”有大用途的“阿是穴”63

(四)苦苦探索解谜底,循经感传探实质65

十五、“人活一口气”,气是什么67

(一)气是什么67

(二)气从何生67

(三)分布不同,职责有异68

(四)“生龙活虎”靠气机69

十六、从“汗血宝马”谈起71

(一)血有泉源,生生不息71

(二)血能养目养筋又养神72

(三)津液循行润诸窍72

(四)气、血、津液是近亲73

(五)血汗同源连着津74

十七、“运气”不是算命76

(一)运气是什么76

(二)运气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76

十八、致病之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81

(一)六淫袭人生外感81

(二)饮食劳倦、七情异常患内伤82

(三)虫叮兽咬等归为不内外因83

(四)“药邪”“医过”也是因84

十九、百病生于气,喜、怒、悲、恐皆伤人86

(一)正常情绪畅气血86

(二)异常情绪伤五脏88

(三)笑一笑老人少,闹一闹催人老89

二十、怪病多由痰作祟91

(一)痰分有形和无形91

(二)蛛丝马迹现原形92

(三)治痰要知气火情93

二十一、病名相似治不同,望文生义可不行94

(一)血虚不是贫血94

(二)阳痿不是肾阳虚95

(三)肾虚不等于肾病95

二十二、看病四诊合参,避免以偏概全96

(一)中医为什么能诊病96

(二)认识疾病有章可循96

二十三、颜面望诊不是相面99

二十四、从言谈话语中发现的疾病101

(一)肺肾之气是声音之根101

(二)从声音高低探虚实101

(三)“言不由衷”源于“神不守舍”102

(四)老年之音要辨清102

二十五、舌诊,内脏变化的“明镜”104

(一)三寸之舌连全身104

(二)舌质舌苔仔细审104

(三)染苔诊病不可信105

(四)刮苔误病,有冤无处申107

二十六、“把脉”——能工巧匠的试金石108

(一)脉应脏腑108

(二)知常达变109

(三)熟能生巧110

二十七、五花八门头绪多,执简驭繁分八纲112

二十八、脏腑辨证作指南,临证用药不茫然113

(一)脏腑“八纲”互参,针药直捣龙潭113

(二)横看卫气营血,侧视上下三焦114

(三)经气环流散脏腑,络病辨证究脏腑114

二十九、中风伤寒,六经辨证细端详115

(一)外感辨证用六经115

(二)内伤杂病源仲景117

三十、瘟疫流行,叶、薛、吴、王显身手118

(一)流行病唤出新理论,卫气营血领风骚118

(二)争论之中留佳话,推动新知大发展119

(三)木工钻眼已九分,自谦吴塘作圆满120

(四)聪慧勤学采众长,荟萃诸家说经纬121

三十一、历尽经孕产乳,青春芳华常驻123

三十二、中医让“哑科不哑”125

(一)御医妙手用黄土125

(二)望闻问切解密码126

三十三、疮疡不一样,临证分阴阳128

(一)“火毒”生热疮,泻火能消炎128

(二)寒痰有阴疽,温化阴霾散128

(三)疮疡分阴阳,临证细端详129

三十四、因而饱食,筋脉横解——吃出来的肛肠病131

(一)随处可见的难言之隐131

(二)难言之隐从何来131

(三)难言之隐贵在防132

(四)病了不忌医134

三十五、正邪斗争,决定是否发病135

(一)何谓正邪135

(二)正邪斗争,人体发病135

(三)正邪胜负,决定疾病性质136

(四)正邪两败俱伤,病情虚实错杂137

(五)表里不一,虚实有假137

(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137

三十六、治未病,事半功倍139

(一)未病先防139

(二)欲病——亚健康139

三十七、治病必求其本142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142

(二)标本缓急要分析142

三十八、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144

三十九、治病的境界,“以和为贵”“以平为期”146

(一)不偏不倚是“中”146

(二)阴平阳秘叫“和”146

四十、汤、丸、散、片,制成剂型随病选148

(一)汤药是永恒的主题148

(二)揭开丹药的面纱149

(三)改进剂型,跟上时代的步伐149

四十一、“以毒攻毒”,无三心有二意150

(一)“疯狗脑”治疗狂犬病150

(二)“痘浆”预防天花151

(三)砒霜、蛇毒力克顽疾152

(四)以毒攻毒要慎重154

四十二、都是无知贪功惹的祸155

(一)药物无毒不治病155

(二)药名混淆铸冤案156

(三)中西药联用不当伤了肾156

四十三、说说发物与忌口158

(一)发物伤人有条件158

(二)避开发物之害158

(三)借用发物之利159

四十四、中医麻醉之路——“药酒”“麻药”“针刺”160

(一)麻药,即麻又醉160

(二)针麻,既不“麻”,也不“醉”162

四十五、金针拨障,领袖见光163

(一)千锤百炼的金针拨障术163

(二)环环入扣见光明165

四十六、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中医正骨绝活167

四十七、推拿按摩——玩转乾坤的大手掌169

(一)推拿按摩一回事169

(二)推拿按摩有技巧170

(三)推拿按摩治大病171

四十八、“针灸拔罐,病去一半”172

(一)小小银针治百病172

(二)针灸拔罐有讲究173

(三)简便效廉又安全175

(四)走出国门要创新175

四十九、中医心理暗示愈陈病176

(一)程钟龄索瓶治癔瘫176

(二)杯弓蛇影有遗篇177

五十、“病不服药,常得中医”178

(一)有病选良医178

(二)有病要早治179

(三)不药可自愈179

五十一、保健养生,越活越年轻181

(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181

(二)恬淡虚无做真人182

(三)节制房事182

(四)“活到九十九,餐餐少一口”182

(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183

五十二、抓药的传说185

五十三、古代医生的称谓和考核186

(一)古代医生的称谓186

(二)古代医生的考核188

五十四、传承医术,医案功不可没190

(一)医案使用有历史190

(二)传承医术功劳大191

(三)病历医案勤整理191

五十五、不为良相,即为良医1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