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基本问题研究 回顾与反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基本问题研究 回顾与反思
  • 周险峰主编;张美云,闫亚军,冯青来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01588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教育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基本问题研究 回顾与反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本质论1

第一节 教育本质研究的时代背景1

第二节 教育本质研究的当代意义3

一、教育本质探寻是推动教育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3

二、教育本质追问是优化教育实践必要的形而上学3

三、教育本质反思是提升研究者理论自觉的重要手段4

第三节 教育本质研究的历史进程5

一、显性研究阶段5

二、隐性研究阶段12

第四节 教育本质的不同界说13

一、立足于社会本位的教育本质观及反思14

二、立足于人本位的教育本质观及其反思17

三、质疑教育本质先在性的教育本质观及其反思19

第五节 教育本质研究的方法论反思21

一、对“教育本质”概念厘定的反思22

二、对教育本质研究目的的反思23

三、对教育本质研究路径的反思24

第二章 教育目的研究27

第一节 教育目的研究的背景探析27

第二节 教育目的研究的历程回顾29

第三节 教育目的研究的现状考察33

一、有关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纷争的探究34

二、有关教育目的两种属性之分的研究37

三、有关教育目的中“全面发展的人”的探讨39

四、有关教育目的各种分类的讨论41

五、有关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辨析43

六、几种代表性教育目的观的反思44

第四节 教育目的研究的未来使命50

第三章 教育价值研究53

第一节 教育价值研究的背景考察54

第二节 教育价值研究的历程追溯55

一、价值论的研究简史55

二、教育价值研究的历程58

第三节 教育价值研究的现状述评61

一、教育价值研究的几个命题探讨61

二、教育价值研究的结论概要66

三、教育价值研究的现状概述68

四、教育价值研究的问题反思69

第四节 教育价值研究的未来使命71

第四章 教育与知识的关系研究75

第一节 知识的概念、分类与价值75

一、知识的概念75

二、知识与相关概念的关系77

三、知识的分类78

四、知识的价值81

第二节 知识观、知识型与教育83

一、知识观的内涵83

二、知识观的演变84

三、知识观与教育87

四、知识型与教育88

第三节 知识的选择、重组、创新与教育91

一、知识的价值序列与教育91

二、教育对知识的选择、创新和重新设计93

第四节 知识教育的目的——超越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争97

第五章 教育产业化问题研究101

第一节 教育产业化研究的时代背景101

一、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101

二、教育思想的发展102

三、教育政策的变化102

四、教育实践的诉求102

第二节 教育产业化研究的历程103

一、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期:问题的提出103

二、1992年之后:教育产业化争论的第一次高潮104

三、1999年前后:教育产业化的又一次热议104

四、2004年至今:回归理性反思104

第三节 教育产业化研究的主题105

一、教育产业的内涵与外延105

二、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依据108

三、关于教育产业化的利弊之争110

四、教育产业化机制和实践模式112

五、教育产业化的多学科视野116

第四节 “教育产业化”实践的影响及其反思119

一、提升对教育属性问题的认识119

二、引发教育公平等相关问题的思考119

三、政府的教育职能日渐清晰120

四、反思“教育产业化思潮”,明确我国教育的当务之急121

第六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研究123

第一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研究的背景123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123

二、无人的教育现实亟待改变124

三、人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125

四、国外教育思潮的影响126

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的研究历程126

一、“人”的闪现: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后期126

二、“人”的发现: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后期127

三、“人学”的凸显:20世纪末至今128

第三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研究的主题129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129

二、人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教育131

三、主体与教育133

四、生命与教育135

五、人性与教育137

第四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研究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139

一、影响因素139

二、发展趋势142

第七章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研究144

第一节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研究的背景144

第二节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研究的阶段145

一、1985年至1988年为萌芽阶段:生活是教育的一部分146

二、1988年至2000年为发展阶段:教育本身就是生活146

三、2000年至2007年为深入阶段:倡导“教育回归生活世界”147

四、2007年以后,反思阶段:审思“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合理性148

第三节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研究的内容148

一、生活是教育的一部分148

二、教育本身就是生活149

三、倡导“教育回归生活世界”152

第四节 教育与生活关系研究的未来走向163

第八章 教学过程研究165

第一节 教学过程研究的历程166

第二节 教学过程研究的主要论域172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172

二、教学过程的要素176

三、教学过程的阶段180

第三节 教学过程研究的成就与特征181

一、教学过程研究的成就181

二、教学过程研究的特征182

第四节 教学过程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走势184

一、教学过程研究存在的问题184

二、教学过程研究的走势187

第九章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190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背景191

一、关注教育质量引发的教师专业化思潮191

二、竞争加剧导致的教育改革191

三、终身学习理念192

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192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历程193

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总体状况193

二、研究取向的变化195

三、实践模式的变化196

第三节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主题196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概念与内涵197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素质内容198

三、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角色的定位与变化200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阶段)201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202

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模式204

七、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205

八、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06

九、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改革208

第四节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反思与展望209

一、从纯思辨性研究转向实证性研究209

二、从全盘效仿西方模式到倾向本土实际209

三、从技术理性转向人文关怀209

四、尚需深入探讨的一些问题210

第十章 教育评价研究211

第一节 教育评价研究的背景211

第二节 教育评价研究的阶段212

一、探索阶段(1984—1990年):着力于教育评价基本知识的探究212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1—2000年):努力建构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体系213

三、深化改革期(2001年至今):应多元需求建构多元教育评价理论213

第三节 教育评价研究的内容214

一、教育评价内涵的研究214

二、学前教育评价研究217

三、基础教育评价研究220

四、高等教育评价研究224

五、教育评价制度与元评价研究227

第四节 教育评价研究的反思与展望231

一、以发展为导向的教育评价研究将更受重视231

二、对信息技术在教育评价活动中的作用将更受关注232

三、与质量保障有关的教育评价研究将成为重点内容232

第十一章 教育改革研究234

第一节 教育改革的概念、理论与策略234

一、教育改革的概念234

二、教育改革的理论236

三、教育改革的策略240

第二节 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244

一、有限理性与教育改革244

二、利益与教育改革251

三、历史与教育改革254

第三节 教育改革的评价标准260

一、适切性260

二、进步性262

三、正义性265

参考文献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