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智慧城市 物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城市建设之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智慧城市 物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城市建设之道](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3479576.jpg)
- 吴余龙,艾浩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4777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现代化城市-城市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智慧城市 物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城市建设之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智慧城市建设动力1
1.1 城市的构成要素与功能1
1.1.1 城市的构成要素2
1.1.2 城市功能与城市功能的演变3
1.2 城市发展的趋势4
1.2.1 技术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5
1.2.2 城市发展理念的变化7
1.3 智慧城市发展的动力要素13
1.3.1 城市民生14
1.3.2 城市经济15
1.3.3 城市政务与公共管理16
1.4 智慧城市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17
第2章 智慧城市概念20
2.1 智慧城市的概念20
2.1.1 概念背景20
2.1.2 不同视角下的智慧城市22
2.1.3 概念总结28
2.2 智慧城市的内涵30
2.2.1 经济上健康合理可持续31
2.2.2 生活上和谐安全更舒适32
2.2.3 管理上科技智能信息化33
2.2.4 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关系34
第3章 科学理解智慧城市35
3.1 信息科学与智慧城市35
3.2 经济学与智慧城市36
3.3 城市规划学与智慧城市37
3.4 公共管理学与智慧城市39
3.5 社会学与智慧城市40
第4章 智慧城市核心技术41
4.1 物联网41
4.1.1 物联网的概念42
4.1.2 物联网的层次结构43
4.1.3 物联网的相关技术45
4.1.4 物联网的典型应用49
4.2 云计算52
4.2.1 云计算的概念52
4.2.2 云计算的计算形式54
4.2.3 云计算的核心技术55
4.2.4 云计算的典型应用56
4.3 增强现实57
4.3.1 增强现实的概念57
4.3.2 增强现实的关键技术58
4.3.3 增强现实的典型应用59
4.4 数据融合60
4.4.1 数据融合的概念60
4.4.2 数据融合的原理62
4.4.3 数据融合的主要技术62
4.4.4 数据融合的典型应用63
4.5 数据清洗64
4.5.1 数据清洗的概念65
4.5.2 数据清洗的原理66
4.5.3 数据清洗的关键技术67
4.5.4 数据清洗的典型应用68
4.6 空间信息格70
4.6.1 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71
4.6.2 空间信息网格的关键技术71
4.6.3 空间信息网格的典型应用73
4.7 泛在网74
4.7.1 泛在网的概念74
4.7.2 泛在网的核心技术75
4.7.3 泛在网的典型应用77
4.8 无标签的识别78
4.8.1 特征选取原则78
4.8.2 生物特征计算79
4.8.3 视觉计算81
第5章 智慧城市建设内容83
5.1 市政设施类83
5.1.1 智慧交通83
5.1.2 智慧市政管理85
5.1.3 智慧节能88
5.2 公共服务类90
5.2.1 智慧政务90
5.2.2 智慧医疗94
5.2.3 智慧文化教育97
5.3 社会管理类100
5.3.1 智慧社区100
5.3.2 智慧公共安全104
5.3.3 智慧环保108
5.3.4 智慧食品药品安全109
5.4 产业发展类112
5.4.1 智慧产业112
5.4.2 智慧物流113
5.4.3 电子商务115
5.4.4 智慧旅游116
第6章 境外智慧城市实践120
6.1 卢森堡——无线市政120
6.2 阿姆斯特丹——可持续发展124
6.3 斯德哥尔摩——智慧城市128
6.4 戈尔韦——智慧港133
6.5 纽约——智能化城市138
6.6 新加坡——智慧国2015计划142
6.7 首尔——U-City计划147
6.8 台北——无线台北158
6.9 横滨——YSCP计划166
第7章 我国城市发展与智慧城市理想174
7.1 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74
7.1.1 宏观环境分析175
7.1.2 微观环境与城市发展179
7.1.3 研究对象选择180
7.2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之我国政府的选择181
7.2.1 北京181
7.2.2 上海184
7.2.3 天津187
7.2.4 重庆189
7.2.5 宁波192
7.2.6 深圳195
7.2.7 广州197
7.2.8 武汉200
7.2.9 南京203
7.2.10 成都205
7.2.11 佛山208
7.2.12 无锡209
7.2.13 昆明210
第8章 我国智慧城市评价体系211
8.1 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211
8.1.1 评价体系的必要性211
8.1.2 现有评价体系213
8.1.3 体系设计的原则216
8.2 三级评价体系218
8.2.1 评价体系结构218
8.2.2 评价方法220
8.3 智慧城市专项绩效评估指标226
8.3.1 智慧交通226
8.3.2 智慧社区229
8.3.3 智慧旅游230
8.3.4 智慧政务232
8.3.5 智慧物流235
8.3.6 智慧食品安全236
8.3.7 智慧城管237
8.3.8 智慧市民融合238
8.3.9 智慧光城计划239
8.3.10 智慧节能环保240
8.3.11 智慧安全与应急241
8.3.12 智慧医疗243
8.3.13 云计算244
第9章 智慧城市建设之路246
9.1 智慧城市蓝图246
9.2 智慧城市建设模式247
9.3 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模式251
9.3.1 政府自建自营251
9.3.2 服务外包252
9.3.4 建设转移(BT)253
9.3.5 商业建设运营256
9.3.6 特许经营257
9.4 智慧城市投资运营实例258
9.4.1 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模式构成要素258
9.4.2 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模式构成要素260
9.5 智慧城市安全管理267
9.4.1 智慧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性268
9.4.2 智慧城市中的物联网安全269
9.4.3 智慧城市中的云计算安全274
参考文献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