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影响西方近现代思想的巨人 马基雅里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彭顺生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ISBN:7805044791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影响西方近现代思想的巨人 马基雅里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理论家与统治者眼中的马基雅维里1
(二)集矛盾于一身的马基雅维里4
(三)是巨人还是恶魔6
第一章 向命运挑战的巨人与伟大的爱国者12
(一)坎坷的仕途生涯——从国务秘书到阶下囚12
(二)“命运女神惧怕阳刚男人”——与命运抗争的巨人16
(三)“我爱祖国甚于我的灵魂”——伟大的爱国者21
(一)“开辟一条前人从未涉足的新路”27
第二章 西方近代方法论的革新者27
(二)从实际出发28
(三)机械唯物论30
(四)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31
(五)实证与归纳法32
(六)矛盾律与两端法34
(七)开近代政治学研究之先声36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代最有名望的政治哲学家42
(一)论“命运”与“德行”42
(二)论道义与功利44
(三)论自由与法律45
(五)论权力牵制与平衡46
(四)论国家与个人46
(六)最有名望的政治哲学家48
(七)评马氏的政治哲学49
第四章 独树一帜的伦理思想家54
(一)“人性恶”——马氏伦理思想的基石54
(二)对传统美德观的挑战57
(三)君主不受伦理道德的束缚59
(四)政治无道德论62
(二)“目的证明手段正当”——近代外交原则的提出 (165
(五)评马氏伦理思想65
第五章 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奠基者73
(一)大变革的时代——马氏政治学说形成背景73
(二)“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论政治的世俗性79
(三)以权力为核心的政治学说81
(四)“法律是国家的基础”——论国家与法83
(五)“共和制”较君主制更优越——论政体86
(六)“人民比君主更贤明”——论人民与君主92
(七)“恶事假手于人,善事留给自己”——论驭臣之术95
(八)论政治自由98
(九)马氏政治学说的进步性102
(十)马氏政治学说的革命性105
(十一)马氏政治学说的局限性108
(十二)马氏政治学说对后世的影响110
第六章 西方第一个近代军事理论家133
(一)艰难的军制改革历程133
(二)论军队137
(三)论军事建设142
(四)论战争146
(五)论战略战术149
(六)对后世的影响155
第七章 西方第一个近代外交理论家162
(一)纵横捭阖的外交生涯162
(三)“果断”、“谨慎”、“欺诈”——论外交谋略168
(四)“人们只看重军事强盛和付得起钱的人”——实力外交观171
(五)“以攻为守”——扩张主义外交观174
(六)西方第一个近代外交理论家175
(七)“马基雅维里时代”与“马基雅维里幽灵”177
第八章 西方近代反腐倡廉的先驱186
(一)腐败的危害186
(二)腐败的根源187
(三)反腐倡廉的方法与措施188
(四)对人类反腐倡廉的贡献190
第九章 洞悉社会与人心的社会心理思想家195
(一)马氏社会心理思想形成原因195
(二)人与人性——论人的社会性196
(三)善与恶——论需要与动机198
(四)德与刑——论社会控制202
(五)外圆中方——论社会态度204
(六)狮子与狐狸——论统治艺术205
第十章 只求“公益”不顾“恶名”的功利主义思想家210
(一)公益至上——功利主义伦理观210
(二)国家利益优先——功利主义政治观211
(三)功利主义社会改革观212
(四)评马氏功利主义思想213
(五)影响与缺陷216
(一)《佛罗伦萨史》——不朽的杰作221
第十一章 杰出的人文主义史学家221
(二)人本史观——上帝的复归224
(三)“时代与世事在变化”——近代历史哲学的萌芽226
(四)“命运女神”“一半归我们支配”——打破历史循环论228
(五)历史与政治结合——倡导历史为政治服务230
第十二章 马基雅维里在中国236
(一)马氏及其著作在中国的传播236
(二)国内学术界对马氏政治思想之研究238
(三)国内学术界对马氏其它思想之研究245
(四)马氏比较研究与马氏在中国的影响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