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学通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学通论
  • 彭新万,杨勇,陶然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1406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学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

一、经济学的产生2

二、经济学的发展与演变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4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9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1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3

一、资源的稀缺性13

二、经济学的基本问题14

三、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资源利用15

四、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5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16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16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共性19

三、理性地对待这两种理论体系19

上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25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25

第一节 商品26

一、商品及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26

二、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27

三、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29

四、商品的价值量30

五、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32

第二节 货币和流通规律33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33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37

第三节 商品经济中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41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41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42

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43

第四节 市场经济44

一、市场经济44

二、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44

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45

第三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的生产47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48

一、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48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50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52

第二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55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55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57

三、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及当代剩余价值生产的特点58

第三节 资本积累59

一、资本的再生产59

二、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趋势63

三、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方式: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65

四、相对过剩人口66

第四节 工资与收入分配69

一、资本主义工资69

二、工资的形式70

三、工资水平及其变动72

四、工资的国民差异73

第四章 资本流通75

第一节 资本循环76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76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态78

三、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80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81

一、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81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82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84

四、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84

五、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的意义85

第三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87

一、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87

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前提88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89

四、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91

第四节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93

一、生产与消费94

二、分配与消费95

三、交换与消费96

第五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96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96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98

第五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102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103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03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05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07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09

一、商业资本及其职能109

二、商业利润110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112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113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113

二、利息和利息率114

三、资本主义信用116

四、股份公司和股票117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120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120

二、地租的两种形式121

三、土地价格124

四、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126

第六章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128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128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128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130

三、垄断在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地位131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33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33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实质134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134

第三节 垄断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137

一、资本的国际化发展137

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化138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140

下篇 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145

第七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45

第一节 需求和供给145

一、需求及需求法则145

二、供给及供给法则149

第二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152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152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153

第三节 政府对价格的干预155

第四节 弹性理论156

一、需求价格弹性概述157

二、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边际收益的关系160

第八章 消费者理论163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163

一、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概念164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65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166

一、无差异曲线166

二、边际替代率(MRS)169

第三节 预算线170

一、预算线的基本含义170

二、预算线的变化171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173

一、消费者均衡的图示法173

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174

三、消费者均衡的变动174

四、消费者剩余176

第五节 特殊形状的无差异曲线177

一、完全替代型无差异曲线177

二、完全互补型无差异曲线178

第九章 生产者理论180

第一节 生产函数180

一、短期生产函数181

二、长期生产函数184

第二节 成本理论186

一、短期成本186

二、长期成本189

第三节 生产者均衡190

一、等成本线190

二、利润极大化191

三、成本极小化192

第十章 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194

第一节 产品市场结构194

一、市场结构的特征195

二、厂商均衡196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196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196

二、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197

三、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197

四、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199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200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200

二、完全垄断市场的企业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200

三、完全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201

四、完全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202

第四节 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202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202

二、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203

三、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203

四、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204

五、寡头垄断204

第五节 要素市场的厂商行为205

一、要素市场上利润极大化的条件205

二、要素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供给和需求205

三、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价格的决定207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210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210

第二节 宏观经济循环流量图213

一、两部门经济循环流量图213

二、三部门经济循环流量图215

三、四部门经济循环流量图216

第三节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218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218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方法219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相关总量221

第五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222

第十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AE—NI模型)224

第一节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224

一、消费函数225

二、储蓄函数226

第二节 两部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NI—AE模型)227

一、Y=AE法227

二、I=S法229

第三节 乘数效应230

一、消费支出乘数230

二、投资乘数231

第四节 三部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NI—AE模型)232

一、Y=AE232

二、I+G=S+TxN233

三、相关乘数233

第十三章 IS—LM模型235

第一节 IS曲线235

一、投资曲线235

二、IS曲线推导236

第二节 LM曲线239

一、货币供给240

二、货币需求241

三、LM曲线推导242

第三节 IS—LM模型分析244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246

第一节 财政政策246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246

二、财政政策分类246

三、功能财政247

四、财政政策效应248

第二节 货币政策249

一、货币政策的定义249

二、货币政策工具249

三、货币政策的局限250

第三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251

第十五章 AD—AS模型253

第一节 AD曲线253

第二节 AS曲线255

一、宏观生产函数255

二、劳动市场255

三、AS曲线257

第三节 AD—AS模型对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解释259

一、总需求AD增加259

二、总供给AS增加261

第十六章 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262

第一节 失业262

一、失业的相关概念262

二、失业的分类263

三、对失业的经济学解释264

四、奥肯定律264

第二节 通货膨胀264

一、通货膨胀的相关概念264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265

三、通货膨胀的成因266

四、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267

五、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269

第三节 经济增长270

一、经济增长的概念及其衡量270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270

三、经济增长的相关知识271

第四节 国际收支平衡272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272

二、国际收支平衡274

参考文献2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