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心雕龙先秦两汉文学批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心雕龙先秦两汉文学批评研究
  • 高林广著(内蒙古财经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11431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文学理论-中国-南朝时代;《文心雕龙》-古典文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心雕龙先秦两汉文学批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甲编 “性灵镕匠,文章奥府”:《文心雕龙》的儒家经典批评9

一、论《诗》11

(一)周公缉颂,夫子继圣:论《诗经》的创作及成书12

(二)舒文载实,义归无邪:论《诗经》的内容特点14

(三)摛风裁兴,藻辞谲喻:论《诗经》艺术16

(四)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论《诗》的文体学意义26

二、论《书》32

(一)《书》实记言,标列“七观”:论《书》的特点和地位33

(二)辞义温雅,万代仪表:论《书》的文学性34

(三)辞尚体要,务实弃华:论《书》的语言特点38

(四)太康败德,五子咸怨:论《五子之歌》43

(五)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论《书》对后世诸体文学的影响46

三、论“三礼”51

(一)《礼》以立体,据事制范:论“三礼”的典范意义53

(二)文成规矩,思合符契:论“三礼”的表现手法55

(三)铭洡箴祝,《礼》总其端:论“三礼”的文体学意义59

四、论《易》68

(一)韦编三绝,哲人骊渊:论《易》的价值及其文学性意义69

(二)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论《易》与文德72

(三)理圆事密,联璧其章:论《易》的丽辞范式75

(四)旨远辞文,言中事隐:论《易》的审美特征76

五、论《春秋》经、传79

(一)腾褒裁贬,彰善瘅恶:论经传的创作宗旨79

(二)简言达旨,隐义藏用:论经传的叙事记言特点82

(三)穷高树表,枢纽经典:论经传对后世各体文学创作的影响86

六、论《论语》89

乙编 “腾褒裁贬,万古魂动”:《文心雕龙》的史志及史传文学批评95

七、论《战国策》97

(一)录而弗叙,即简为名:论《战国策》的编撰和命名97

(二)义理明辨,烦情入机:论《战国策》的文章特点99

八、论《史记》104

(一)虽殊古式,而得事序:论《史记》体制的优劣105

(二)实录无隐,爱奇反经:论《史记》内容的得失111

(三)意归义正,明述封禅:论《史记》谐辞隐语的运用和对封禅文的贡献119

(四)随文数典,钩沉考鉴:对《史记》的征引和借鉴122

九、论《汉书》129

(一)班固述汉,因循前业:论《汉书》的创作及内容130

(二)托赞褒贬,约文总录:论《汉书》之“志”“赞”“序”133

(三)辨章学术,用精取弘:对《汉书》的引叙和容摄135

丙编 “英才特达,炳曜垂文”:《文心雕龙》的先秦诸子批评143

十、论孟子、荀子145

(一)膺儒磐折,巨儒之情:论孟荀的思想特点和学术成就146

(二)《孟》《荀》所述,理懿辞雅:论孟荀的文章成就149

(三)振叶寻根,观澜索源:对孟荀文论思想、学术观念、事典语辞的吸纳和借鉴153

十一、论老子、庄子155

(一)伯阳识礼,庄周述道:论老庄的地位与影响156

(二)文质附乎性情,华实过乎淫侈:论《老》《庄》的文章特点158

(三)缵述前续,贯联统系:借《老》《庄》义理阐发为文之道162

十二、论墨子170

(一)墨翟执俭确之教:对墨学特质的体认171

(二)意显语质:论《墨子》的文章风格173

(三)墨翟非儒,孟轲讥墨:论儒、墨之争175

十三、论韩非子178

(一)弃孝废仁,绮丽艳说:总论《韩非子》的内容特点和文章风格178

(二)总法家之式,著博喻之富:对《韩非子》言说方式的评判和吸纳183

丁编 “一朝综文,千年凝锦”:《文心雕龙》的先秦两汉典型作家及典范作品批评191

十四、论《楚辞》194

(一)奇文郁起,金相玉质:论《楚辞》的历史地位195

(二)诡异之辞,狷狭之志:论《楚辞》与《风》《雅》的同异198

(三)重沓舒状,触类而长:论《楚辞》的审美特质200

十五、论贾谊204

(一)议惬而赋清,致辨于情理:评贾谊赋204

(二)理切辞畅,文洁体清:评贾谊的奏疏、政论等其他创作211

十六、论枚乘214

(一)采动梁北,举要会新:评枚乘的成就和贡献214

(二)腴辞云构,夸丽风骇:评《七发》217

十七、论汉武帝223

(一)柏梁展朝之诗,金堤制恤民之咏:论《柏梁诗》和《瓠子歌》224

(二)靡而非典,雅声浸微:论《赤雁歌》《天马歌》《李夫人歌》228

(三)文同训典,劝戒渊雅:评《策封三王文》232

十八、论司马相如236

(一)洞入夸艳,致名辞宗:论司马相如的辞赋创作237

(二)文晓喻博,属辞无方:论司马相如其他诗、文创作251

十九、论刘向、刘歆255

(一)《新序》该练,奏议旨切:论刘向256

(二)历叙纪传,辞刚义辨:论刘歆263

(三)《七略》芬菲,九流鳞萃:论《七略》270

二十、论《古诗》273

(一)五言之冠冕:关于《古诗》的地位和意义273

(二)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关于《古诗》的作者及创作年代276

(三)直而不野,怊怅切情:关于《古诗》的艺术贡献278

二十一、论扬雄281

(一)意深文阔,理赡辞坚:论扬雄辞赋的成就和贡献281

(二)业深覃思,拟范经典:论扬雄的箴颂、连珠等诸体创作292

二十二、论桓谭300

(一)讽论乖谬,疾其虚伪:评桓谭非谶论300

(二)偏浅无才,不及丽文:论桓谭《仙赋》303

二十三、论班固306

(一)褒贬任声,明绚雅赡:论班固的辞赋理论与辞赋创作307

(二)褒德显容,雅有懿采:评班固颂、祝、铭、对问、封禅诸体创作311

(三)捃摭经史,理无不验:论班固作品中事类与夸饰手法的运用317

(四)余论318

二十四、论张衡319

(一)发其僻谬,奏令禁绝:论张衡的正纬之功319

(二)虑周而藻密,迅发以宏富:论张衡的辞赋创作322

(三)清典可味,雅润为本:论张衡的诗歌创作327

(四)密而兼雅,结采绵靡:论张衡的杂文创作328

二十五、论马融331

(一)吐纳经范,华实相扶:论马融的经学及文学地位331

(二)雅而似赋,以响比辩:论《广成颂》及《长笛赋》332

二十六、论蔡邕337

(一)叙事该而要,缀采雅而泽:评蔡邕碑文337

(二)吐纳典谟,独冠古今:评蔡邕铭文342

(三)博雅穷理,体奥文炳:评蔡邕奏、颂、辞赋345

主要参考文献352

后记3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