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新政治学大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新政治学大纲](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3448561.jpg)
- 邓初民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8299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7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89页
- 主题词:政治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新政治学大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编 绪论7
第一章 政治学的意义7
第一节 政治学的对象7
第二节 政治学的任务10
第二章 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14
第三章 政治学的方法19
第一节 政治学上所流行的几种方法19
第二节 现实论理学的方法——唯物辩证法24
第二编 阶级论33
第一章 阶级论在政治学中的地位33
第二章 阶级是什么——阶级的概念37
第三章 阶级发生的原因41
第四章 阶级发展的过程46
第五章 各种各式的阶级集团的历史性50
第六章 现代社会各种阶级之分析53
第七章 现代社会各阶级之政治任务58
第八章 中国的社会阶层63
第三编 国家论69
第一章 国家的本质69
第一节 各种国家理论的批判69
第二节 国家是社会的上层建筑79
第三节 国家是阶级矛盾之不能调和的产物82
第四节 国家是一种公权力的建立84
第五节 国家主要是获得经济的特权87
第六节 国家是生长流变的88
第七节 国家的定义91
第二章 国家之史的发展94
第一节 国家之起源95
第二节 国家之发展97
第三节 国家之消灭126
第三章 国家论与中国136
第四编 政府论145
第一章 导论145
第一节 政府的概念145
第二节 政府的历史性147
第三节 政府的职权149
第四节 宪法在政府论中的地位150
第二章 议会政府(议会政治)154
第一节 议会政府的宪法154
第二节 布尔乔亚宪法中的人民权利156
第三节 议会政府下的选举制度159
第四节 议会政府的组织原则——三权分立162
第五节 所谓分职论——由分权到分职165
第六节 行政机关组织的三种形式——总统制、内阁制、委员制167
第七节 立法机关的组织——议会171
第八节 司法机关175
第三章 法西斯独裁政府178
第一节 法西斯主义的特征178
第二节 法西斯主义的先决条件及其定义180
第三节 法西斯的组合国家及政治上的恐怖182
第四节 法西斯主义的前途184
第四章 苏维埃政府186
第一节 苏维埃政府是普罗专政的国家形式186
第二节 苏维埃政府与普罗专政的系统188
第三节 苏维埃政府普罗专政的任务190
第四节 规定在苏联宪法中的国家权力、政府职权及人民之权利义务192
第五章 民主与独裁196
第六章 中国的政府199
第五编 政党论207
第一章 政党的概念207
第二章 政党的形成过程210
第三章 阶级、政党、领袖213
第四章 政党的种类216
第五章 政党的要素220
第六章 政党的特性224
第七章 政党的战略与策略(或战术)231
第八章 政党对于战略与策略的指导236
第九章 政党斗争的方式242
第一节 秘密的斗争方式243
第二节 公开的斗争方式244
第三节 国会方式245
第四节 武装方式248
第五节 国家方式249
第十章 政党的组织方式252
第十一章 政党的口号与指令255
第一节 口号与指令的概念255
第二节 口号与指令之实际运用的经验257
第十二章 政党之历史的命运260
第十三章 布尔乔亚(Bourgeois)政党262
第一节 布尔乔亚政党的形成262
第二节 布尔乔亚政党与德谟克拉西(Democracy)264
第三节 布尔乔亚政党之史的发展267
第四节 布尔乔亚政党与一党专政278
第五节 布尔乔亚政党的本质280
第六节 布尔乔亚政党对立之虚伪282
第七节 布尔乔亚政党的组织与财政284
第十四章 普罗列塔利亚(Proletarian)政党288
第一节 普罗列塔利亚政党的形成288
第二节 普罗列塔利亚政党及其国际290
第三节 第三国际下的普罗列塔利亚政党的特征292
第四节 全世界普罗列塔利亚政党之史的发展——从第一国际到第三国际296
第五节 苏联联共党史发展过程简述299
第十五章 中国的政党304
第一节 中国政党之史的观察304
第二节 中国各政党的现状及主张307
第三节 中国国民党的特征312
第六编 革命论315
第一章 革命的概念315
第二章 历史上革命的阶段318
第三章 帝国主义320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320
第二节 生产集中和垄断322
第三节 银行的新作用和财政资本的寡头统治324
第四节 资本输出与各资本家集团的瓜分世界326
第五节 各列强间的世界分割328
第六节 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330
第四章 社会主义革命论333
第一节 帝国主义时代与社会主义革命333
第二节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律与社会主义革命334
第三节 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的实例337
第四节 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338
第五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论341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生341
第二节 资本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343
第三节 帝国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349
第四节 殖民地半殖民地资产阶级革命354
第六章 当前资本主义总危机与革命高潮363
第一节 从战后资本主义总危机到新经济恐慌363
第二节 空前的紧张局面与新的革命高潮366
第三节 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368
第四节 反帝的民族统一战线373
第五节 中国人民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76
第六节 国际上的两条阵线——侵略阵线与和平阵线379
第七章 中国革命论383
第一节 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其动力383
第二节 中国革命之史的发展387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前途393
第八章 总结论402
附录 民主政治的新趋势404
原编者跋414
邓初民先生学术年表&吴汉全 吴颖416
邓初民及其《新政治学大纲》——写在邓初民先生的《新政治学大纲》新版之际&吴汉全430
编后记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