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宇宙的世纪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英)马尔科姆·朗盖尔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576107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73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582页
- 主题词:天体物理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宇宙的世纪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致谢5
第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恒星及其演化的研究9
第一章 19世纪的遗产10
1.1 引言10
1.2 从约瑟夫·夫琅禾费到古斯塔夫·基尔霍夫11
1.3 1等星的视差15
1.4 照相术的发明16
1.5 新一代望远镜20
1.6 前史总结23
第二章 恒星光谱的分类27
2.1 威廉·哈金斯——恒星天体物理学的创立者27
2.2 1等星光谱分类系统29
2.3 哈佛恒星光谱分类31
第三章 恒星结构及其演化41
3.1 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的早期理论41
3.2 赫罗图的起源45
3.3 新物理学的影响51
3.4 爱丁顿与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理论55
3.5 量子力学的影响和新粒子的发现62
第四章 恒星演化的终点76
4.1 红巨星问题76
4.2 白矮星78
4.3 超新星和中子星82
第二部分 宇宙的大尺度结构,1900—193991
第五章 银河系和旋涡星云的性质92
5.1 “岛宇宙”与星云表92
5.2 银河系结构95
5.3 大论战100
5.4 哈勃和星系宇宙103
5.5 银河系旋转的发现105
5.6 星际物质与尘埃消光107
5.7 作为旋涡星系的银河系108
第六章 天体物理宇宙学的起源117
6.1 爱因斯坦时代以前的物理宇宙学117
6.2 广义相对论与爱因斯坦的宇宙119
6.3 德西特、弗里德曼和勒迈特125
6.4 星云的退行127
6.5 罗伯逊-沃克度规132
6.6 米尔恩-麦克雷与爱因斯坦-德西特模型134
6.7 爱丁顿-勒迈特模型137
6.8 1939年的宇宙学问题139
第三部分 电磁波谱的拓宽143
第七章 电磁波谱的拓宽与新天文学144
7.1 引言144
7.2 亚原子粒子和宇宙线的发现149
7.3 射电天文学156
7.4 X射线天文学163
7.5 γ射线天文学169
7.6 紫外天文学与哈勃空间望远镜173
7.7 红外天文学176
7.8 新天文学世纪的光学天文学186
7.9 其他类型天文学194
第四部分 1945年以来的恒星和星系天体物理学199
第八章 恒星与恒星演化200
8.1 引言200
8.2 核合成和化学元素的起源200
8.3 太阳中微子203
8.4 日震学209
8.5 恒星演化214
8.6 中子星的发现219
8.7 X射线双星和黑洞研究224
8.8 射电脉冲星和广义相对论的检验228
8.9 引力波的检测231
8.10 超新星233
第九章 星际介质物理学246
9.1 星际气体的光致电离246
9.2 中性氢与分子谱线天文学248
9.3 多相星际介质253
9.4 恒星的形成256
9.5 太阳系外行星和褐矮星263
9.6 宇宙线天体物理学和星际介质267
第十章 星系和星系团物理学277
10.1 星系277
10.2 星系中的暗物质282
10.3 椭圆星系动力学287
10.4 星系的大尺度分布289
10.5 星系团物理学294
第十一章 高能天体物理学305
11.1 射电天文学和高能天体物理学305
11.2 类星体及其近亲的发现308
11.3 广义相对论和活动星系核模型312
11.4 活动星系核光谱学316
11.5 活动星系核中黑洞的质量319
11.6 活动星系核非热现象327
11.7 γ射线暴338
第五部分 1945年以来的天体物理宇宙学357
第十二章 天体物理宇宙学358
12.1 伽莫夫与大爆炸358
12.2 稳恒态宇宙论362
12.3 射电源计数366
12.4 氦问题369
12.5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369
12.6 氦问题再讨论371
第十三章 宇宙学参数的确定380
13.1 桑德奇与H0和q0的值380
13.2 哈勃常数383
13.3 宇宙年龄T0386
13.4 减速参数q0390
13.5 密度参数Ω0399
13.6 本章总结403
第十四章 星系和活动星系随宇宙历元的演化407
14.1 活动星系的宇宙学演化407
14.2 星系计数419
14.3 莱曼α云422
14.4 莱曼α吸收体中元素的丰度426
14.5 莱曼截断星系428
14.6 总产星速率430
14.7 结论435
第十五章 星系和宇宙大尺度结构的起源436
15.1 引力坍缩和膨胀宇宙结构的形成437
15.2 宇宙的热史438
15.3 小扰动随宇宙历元的发展443
15.4 星系形成的绝热图景和等温图景446
15.5 热暗物质——具有有限静质量的中微子450
15.6 冷暗物质和结构形成451
15.7 偏值454
15.8 初始功率谱的重构456
15.9 冷暗物质图景的变种457
15.10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涨落460
15.11 萨哈罗夫振荡的发现467
15.12 宇宙学参数的确定468
15.13 后复合期宇宙473
第十六章 极早期宇宙486
16.1 大问题486
16.2 观察极限490
16.3 宇宙学人存原理491
16.4 暴胀宇宙与粒子物理学的线索491
16.5 初始扰动谱的起源495
16.6 重子起源学说496
16.7 普朗克阶段497
星名索引501
主题词索引504
人名索引559
译后记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