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稗类钞 第1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清稗类钞 第1册
  • 徐珂编撰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6815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149MB
  • 文件页数:5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稗类钞 第1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时令类1

太宗用大统法以推时宪1

世祖颁新法时宪书1

世祖圣祖命以西法推时宪2

圣祖授时废西洋新法2

圣祖授时改回回法2

圣祖仍用西法以推时3

圣祖以康熙永年表授时4

圣祖御定七政四余万年书以授时4

高宗御定万年书以授时4

进历颁历5

御用时宪书5

卑州不奉正朔7

春分秋分之祭7

宫中五祀7

每月荐新8

善月恶月8

京师逛庙日期8

满洲岁时纪略9

西藏岁时纪略10

宫禁之岁暮新年13

岁暮新春之打莽式14

孝钦后宫中之岁暮新年14

除夕元旦之风景16

黄陂之岁暮新年17

宫廷新年玩具17

立春日打春18

立春日之春色18

庚子西安行宫之立春18

元旦立春19

元旦上元曲宴宗室19

祭堂子19

辛丑西安行宫之元旦22

都人之元旦23

青海蒙番之元旦23

正月初二祭财神23

正月初五为破五24

正月之顺星散灯花24

上元惊蛰24

上元调将24

上元放和合25

上元廷臣宴25

康熙两上元盛典25

孝钦后上元撒金屑26

辛丑西安行宫之上元26

正月开印27

正月送子27

二月朔之太阳糕27

二月二日龙抬头28

孝钦后宫中之花朝28

吴兴尚黄明28

禅房送春29

浴佛节之缘豆29

端午龙舟29

孝钦后宫中之端午30

京师端午30

五月二十三日分龙兵31

展端阳31

七月喇嘛放头会31

七月初三日祓斋31

宫廷七夕32

广州七夕32

陈炜卿七夕诗32

中秋泥塑兔神32

中秋后迷童子33

八月二十六日为宫中节日33

京师九月九33

展重阳34

十月朔34

大内之十一月十二月年事34

十一月月当头35

冬至郊天35

冬至胙肉纳于怀35

冬至庆贺35

九九销寒36

十二月封印36

十二月打灶36

祀灶唱访贤曲37

庚子西安行宫之除夕37

气候类38

大沽口气候38

宣化气候之异38

秦皇岛气候39

长春气候39

洮南气候39

宁古塔气候39

黑龙江气候40

上海大雪40

甘肃气候40

西宁一昼夜备四气40

伊犂炎热41

雪岭之寒42

青海小岛气候42

永绥气候42

广州气候43

闽中冰雪43

成都气候44

川边气候44

金川雪墙44

西藏气候45

云贵天气45

云南之瘴45

内蒙气候46

地理类 城寨附 道路附 桥梁附47

全国环游纪程47

自江苏上海县至安徽怀宁县47

自江西湖口镇至南昌县49

自江西湖口镇至湖北夏口厅49

自湖北夏口厅至武昌县50

自湖南岳阳县至湖北宜昌县51

自湖北宜昌县至四川成都县51

自四川成都县至西藏53

自湖北夏口厅至京师55

自京师至山西阳曲县57

自山西阳曲县至新疆和阗县57

自新疆阿克苏县至京师61

自京师至东三省仍还京师62

自京师南航运河至浙江鄞县66

自浙江鄞县至福建马尾68

自福建马尾至广东番禺县69

自广东番禺县经云南蒙自县至江苏上海县70

南北之见71

已垦之土地72

田亩种类73

旗籍田产74

小江南74

无定河75

木兰75

伊绵谷75

张家口75

盛京76

洮南地势76

兀良哈三卫77

东道77

发祥之地为建州女真82

吉林为船厂83

圣水渠83

黑龙江83

察哈延山84

宁古塔84

哈汤85

扬子江85

瓜洲故城85

溧阳改隶镇江86

丹徒沙田86

仪征改扬子86

上海之昔日87

上海租界之解释87

上海租界之沿革88

济南山水天下无88

鸡鸣岛89

小邾子故城89

开通太行北道90

望都县90

归化城91

黄河水信91

伊河洛河瀍河涧河91

郑州92

邠州92

天生墩92

河套93

甘肃少水93

金满县94

关西之行路难95

迪化95

准噶尔山河95

青海96

青海戈壁97

青海漠市98

青海柴达木99

青海巴颜喀喇山及诸山脉100

青海大雪山101

青海雪岭101

台湾渡海开禁102

台湾置郡县102

宋村103

茅麓山103

长沙103

入蜀之路104

入蜀有三谷四道104

棺材峡104

温泉105

川边番地105

宁远倮夷之区域106

康藏卫分三区106

西藏107

三瞻109

察木多109

西康110

西康之山111

腾吉里湖111

岭左地势112

榆林港112

粤西异境天开112

广西省城形胜113

云贵山水113

滇省水道113

坝子114

大理下关114

云南土司辖地114

倮塞山115

腊耳山115

月崖115

蒙古道路115

多伦116

库伦116

库伦佛山117

哈萨克117

京师城门118

正阳门门禁118

京师五镇119

带卫归海119

古长城120

万里长城120

蔡元请修筑边墙120

上海县城沿革121

广州城121

台湾不建城122

洛阳之寨122

湖南苗寨122

达围寨122

安娘坝番寨123

京师道路123

胡同本为火弄124

京师八大胡同124

京师王广福斜街124

上海租界之路124

铁路桥125

芦沟桥125

船桥126

台湾藤桥126

成都长春桥126

溜渡127

云南铁索桥127

贵州盘江之桥127

名胜类128

燕京八景128

京都诸胜128

京西诸胜130

水局131

十刹海131

后海132

陶然亭132

金鱼池132

八里庄133

二闸133

玉泉山诸胜133

西山诸胜135

白河风景139

秦淮河140

雨花台140

莫愁湖140

京口三山140

第一泉142

剑池142

芜湖风景142

汴中名胜142

一二百三十有三亭143

九峯山之胜143

琵琶亭144

黄鹤楼144

奥略楼145

巴塘八景145

三十六江楼146

榕巢147

粤西奇山147

云南响水塘瀑布147

名胜联句148

宫苑类 公共处所附150

禁城各门150

禁城无路灯150

大清门151

东华门向明而启151

午门151

禁中宫殿152

宁寿宫152

咸安宫153

安佑宫153

乐寿宫153

水晶宫153

北郊斋宫154

热河行宫154

奉天行宫154

西安行宫155

五华故宫155

大殿之建筑155

三殿156

英华殿157

傅心殿158

寿皇殿158

承光殿158

光绪己丑八月祈年殿灾158

孝钦后训政时之殿159

崇政殿159

体仁阁弘义阁160

文渊阁160

清福阁160

翔凤阁160

乐善堂161

倚虹堂161

浴德堂161

十王亭162

大内应候室162

大内密室162

如意馆163

绮花馆163

狮子园163

畅春园164

圆明园164

圆明园被灾170

安乐渡170

绮春园170

颐和园171

颐和园戏台173

宝莲航174

颐和园窗绢之字画174

智慧海174

孝钦后大兴土木175

南苑175

南北海小修工程176

南海176

佛照楼176

圑城内之宫殿碑碣177

雪池冰窖179

太液池179

琼岛180

畅观楼180

皇史宬180

大学士直庐181

侍卫直宿处181

槐树院子181

上书房直庐182

雍正初南书房遗迹183

南书房旧直庐183

午门公署183

广州某巡检署184

叶尔羌办事大臣署184

粤西贡院184

?门184

会馆185

公所185

第宅类186

京都内城屋宇186

京师正子午线186

古藤书屋186

刘文清故第187

三王府四王府187

庆僖亲王得和珅故宅187

恭王邸188

两公主第188

旧居188

接叶亭189

千年铁门限189

宁古塔家屋189

留琴堂190

穴居190

洛阳家屋190

闽屋之特式191

黄莘田十砚斋191

阮文达重建曝书亭191

退省庵192

辰州苗屋192

蛮房192

广州瓦面有晒台193

龙土司第193

回人屋宇194

缠回屋宇194

狜猔屋宇195

台湾番民屋宇195

园林类196

京师园亭196

怡园196

德济斋建园亭于京师197

京都两万柳堂197

万生园197

随园199

薛庐200

胡园201

又来园201

韬园202

公园202

拙政园203

绣谷园204

味莼园204

愚园205

西园205

徐园205

扆虹园206

东园西园206

大虹园之塔206

絜园207

平地起楼台207

李园207

海山仙馆208

避暑山庄之真假山208

张涟工垒石209

祠庙类 陵墓附211

天坛211

风云雷雨四祠211

京都东岳庙211

京都宗人府土地祠212

太庙212

京师孔庙212

曲阜圣庙213

糊涂庙214

赵云庙214

焦山海西庵214

四贤祠214

完颜公庙215

丹达神庙215

松鹤庵215

显忠祠215

烈皇庙216

郑成功祠217

王义娘庙217

贤良祠218

四神祠218

定南武壮王祠218

雍和宫218

枣花寺219

花之寺219

护国寺219

天宁寺219

?檀寺220

大佛寺220

札什伦布220

延寿寺221

灵谷寺221

妙相庵221

寒山寺221

龙华寺塔222

岱庙222

大石佛寺223

相国寺223

塔尔寺223

东科寺224

拉布郎寺225

拉布寺225

昭225

内宗寺外宗寺226

布达拉大昭寺226

小昭寺227

拉木喇嘛庙227

光孝寺227

海幢寺228

涌泉寺228

清真寺229

祠庙联语229

昭陵231

慕陵232

醇贤亲王园寝232

八枝箭233

蒙人保守成吉思汗陵233

顽儿冢234

香冢234

闽中坟墓235

外蒙古人不知墓235

帝德类236

皇上日阅实录236

开国方略236

太祖敷教明刑237

太宗用洪文襄238

世祖韬晦238

世祖优待前明238

世祖下薙髪令239

世祖勤政239

世祖阅明孝宗实录240

圣祖愿天下治安240

圣祖悯三等人240

圣祖书三藩河务漕运三大事于宫柱240

圣祖勉谕臣僚241

圣祖爱惜士卒241

圣祖知崇正学241

圣祖留心书本之谕242

圣祖论居官不善之报242

曾国藩之论圣祖242

世宗资助书生242

世宗不喜谄谀243

世宗慎于建储243

世宗密训李卫244

世宗知崇正学244

世宗朱批谕旨244

世宗追斥揆叙244

高宗初政245

高宗不忘本245

高宗严办伪稿案245

高宗雪睿亲王寃247

高宗书无逸以自警248

高宗崇奬风雅248

高宗邃于音律248

高宗斥世臣诗稿248

高宗爱民249

高宗临政之年249

高宗内禅249

仁宗信任李忠毅250

仙鹤龄因贺表获咎于仁宗251

仁宗斥姚祖同刻薄251

仁宗以庄敬日强健行不息二语分镌宝玺252

仁宗敬礼杨怿曾252

仁宗留意微员252

仁宗责臣工诗252

仁宗命移鹰狗处253

宣宗遣妃253

文宗雪林则徐寃253

咸丰季年三奸伏诛254

文宗容纳陆御史之直谏260

德宗自述261

德宗思得气节之士261

德宗保全言官261

德宗戊戌新政262

德宗戊戌密谕264

德宗欲开懋勤殿265

德宗谕黄绍箕抡才265

德宗听讲下泪265

德宗注论语266

德宗之记忆力266

德宗亲翁同龢266

德宗自奉俭约267

德宗羁縻董福祥之手诏267

德宗西狩琐闻268

德宗抑郁269

德宗自晦269

恩遇类271

亲郡王配享太庙271

满汉文武大臣配享太庙271

瀛台赐宴272

派吃祭肉及听戏王大臣272

宴外藩273

冬至赐貂273

赐荷包镫盏诸物273

会亲273

克勤郡王墓开隧道273

范文程以生员受知太祖274

范文程脱包衣籍274

列圣呼范文程官而不名274

世祖赐宋荦食于中和殿275

吴绮以傅奇受知世祖275

世祖擢胡学士275

世祖赞誉慎交社276

张宸以祭文受知世祖276

世职知县加东昌府通判衔276

世祖赞王熙为公辅器276

圣祖诏绘觉罗武默讷像277

韩文懿以时文受知圣祖277

圣祖呼尤侗为老名士277

杜立德入殿赐宴278

杜立德乞归赐诗278

圣祖加恩范承勋278

圣祖宠任张文贞279

圣祖优礼陈廷敬279

圣祖赐宋荦豆腐法279

圣祖推恩于襄勤父280

圣祖赐曹寅母御书匾额280

圣祖矜恤翰林官属280

皇子临丧行拜奠礼280

圣祖赐蔡升元葬亲银281

圣祖御书文恪二字赐励杜讷家281

圣祖赐胡朏明御书281

圣祖为张文端奏请多留江宁一日282

圣祖追念李霨勋劳282

圣祖称汤西厓为诗公282

圣祖褒于清端283

圣祖题徐湘苹画大士像283

傅腊塔受知圣祖283

编检得赐禁城骑马283

圣祖加惠二程后嗣284

圣祖加恩傅忠毅生母284

世宗宠待大臣284

世宗加恩陈时夏生母285

世宗召高宗入养心殿赐食285

赏花钓鱼285

世宗优礼蒋文肃285

知州蒙世宗特赐286

世宗慰留朱文端286

蒋文肃屡受世宗赏赐286

世宗召见布衣方观承286

张廷玉鄂尔泰受知世宗287

世宗赐张廷玉联287

高宗赐张廷玉诗288

世宗屡赐张廷玉金288

给还张廷玉家资288

世宗呼阎百诗为先生289

欢喜老人289

奉旨观剧289

世宗信任李卫290

汉员赐宅291

梁文庄墨渍袍袖291

梁文庄素衣入直291

王兰生稽古之荣292

山高水长楼看烟火292

赐田文镜入祀贤良祠293

沈德潜校御制诗295

高宗赐沈德潜诗296

高宗赐徐文穆诗296

元旦恩锡筵宴297

高宗以御题墨刻赐督抚297

方勤襄三大荣遇298

高宗释董文恭妇翁298

陈杰以勤朴受知高宗298

任启运受研穷经学之褒299

裘文达赐御衣冠299

高宗赐裘文达继母生母匾额300

赐锦堂300

五征君300

高宗奬江右两名士301

高宗嘉惠梁诗正父301

高宗赐陈文勤予告诗301

高宗褒赏刘文正送行诗302

阮文达以眼镜诗受知高宗302

毕秋帆以廷对屯田事拔第一302

杨瑞莲以诚实受知高宗303

汉命妇荣遇303

香山九老303

高宗目钱文端为江浙大老304

高宗赐王大臣曲宴304

赐外官花翎305

卢明楷以精乐律受知305

高宗御题南楼老人画册305

陈文肃一日数召见306

巴延三以直宿受知高宗306

宁寿宫赐宴功臣306

福文襄异数十三307

尹均与千叟宴308

宗室公赐紫308

绘功臣像三次308

高宗加恩百岁翁309

王文庄受二十四福之赐309

邹小山以昆曲受知高宗309

钱维城以绘事受知高宗310

赵秉冲以诸生入直310

高宗赐曹文埴父母寿311

高宗赐段秀林黄马褂311

翁方纲清书牙拉赛音311

福字备赏312

仁宗存问谢墉疾313

朱文正奉命侍仁宗读书314

五千余人与千叟宴314

刺史与千叟宴314

仁宗亲视朱文端疾315

仁宗作诗贺董诰315

李松云以麦浪诗受知仁宗316

曹锡宝以劾和珅家人得追赠316

雒昂乘傅从军316

仁宗赐大挑举人葛纱317

宗室宴317

朝马肩舆之赐317

大庾戴氏叔侄之恩眷318

仁宗识拔戴文端318

仁宗亲临戴文端丧次举哀319

仁宗因得雪加恩朝臣319

仁宗眷念吴阶319

康绍镛受知仁宗320

明文襄养疾受全俸320

在旗大臣赐紫321

赐奠321

汤文端受知三朝321

松文清受知宣宗322

宣宗宣慰黄勤敏之悼亡322

宣宗赐黄勤敏人参322

李文恭受知宣宗323

鲍桂星闭门思过323

宣宗宴十五老臣323

宣宗特赐英和福字324

英和比翼朝天324

特诏图像紫光阁324

老司员以报捷赏花翎325

澄怀园赋诗书扇325

戴文节以书画受知宣宗325

宣宗念师傅吴谷人之子326

宣宗赐耆臣紫缰326

宣宗推恩廉吏后裔326

杨忠武殁后恩谕327

黔中三奇男蒙特恩327

文宗亲赐杜文正奠醊327

吴存义受黑貂之赐328

文宗挽林文忠联328

沈文肃超擢巡抚328

骆文忠侄孙蒙荫329

厮养遇穆宗而至粤海关329

王景琦以二簧晋秩329

宝文靖谥合素志330

潘霨以医擢官330

沈源深受知德宗331

孝钦后以陆元鼎办事为可放心331

庆宽以画得二品顶戴332

管劬安以画得宠于孝钦后332

孝钦后赏福寿字333

知府得赐福字333

袁树勋以一哭受知孝钦后334

孙家鼐受赐茶饍334

孝钦后赐醇王福晋杏黄轿334

孝钦后赐荣禄夫人福寿字335

荣禄妾得宠于孝钦后335

三星照335

孙多祺母以进素肴而得赏335

织妇恃宠辱官336

妇孺献果赐银牌336

巡幸类337

圣祖六巡江浙337

圣祖南巡赋诗339

圣祖赐青浦孔宅匾联340

高宗六巡江浙340

高宗南巡供应之盛341

高宗南巡禁卫之严341

高宗命对烧酒342

高宗南巡赋诗342

高宗止幸浙东342

顾栋高不以高宗南巡为然343

程文恭奏止高宗巡幸湖州343

高宗幸安澜园343

高宗阅冰嬉水围343

向导处勘程途344

奏飞燕捉天鹅曲344

御枪处导引344

咏文宗秋驾诗345

德宗西狩手携小匣345

庚子西巡琐记345

宫闱类353

大内联色尚白353

皇子皇女之起居353

妃嫔位次354

先朝嫔御354

宫女354

宫女日课354

太后下嫁摄政王355

不准缠足女入宫356

世祖自撰董妃行状357

世祖乳母封奉圣夫人363

世祖有废后363

圣祖停止汉官命妇入宫之例363

圣祖废理密亲王364

高宗有废后364

高宗纳银妃365

高宗斥秀女366

宣宗立文宗为太子366

宣宗杀宫眷366

文宗傅位之异闻367

文宗保全奕欣367

琳皇贵太妃留居禁中367

文宗有五春之宠368

文宗忌辰368

穆宗憎洋货368

穆宗微行369

穆宗宾天之异闻369

德宗自述370

德宗继统371

德宗习英文及与德菱女士之谈话374

德宗在瀛台之起居374

两宫先后升遐375

宣统帝入嗣375

美人述宫事376

孝贞后娴礼法376

孝哲后为穆宗所敬礼378

孝钦后自述378

孝钦后起家贵人382

孝钦后省亲382

孝钦后诛肃顺之异闻382

孝钦后轻骑入圆明园383

孝钦后戒烟383

孝钦后之门禁384

孝钦后起居384

孝钦后床榻之陈设385

孝钦后出行之卤簿及后妃之轿色385

孝钦后闲游386

孝钦后阅封奏386

孝钦后选处女为宫眷386

孝钦后戏缪素筠387

孝钦后宠李莲英妹387

孝钦后逐金华柜伙387

孝钦后有遗帑387

孝钦后待满族388

孝钦后怒责德宗388

孝钦后欲使德宗割股389

孝钦后谋废德宗389

孝钦后立溥儁为大阿哥390

孝钦后率德宗西狩391

孝钦后逼死珍妃392

孝钦后受主位所制棉衣392

孝钦后愚德宗393

孝钦后行慈善事业393

孝钦后嗜小说394

瑾妃游苏州394

孝钦后痛惜名人书画394

孝钦后以村市景自娱395

孝钦后受生母拜跪礼395

孝钦后崩后情状395

隆裕后与德宗不睦396

隆裕后奉孝钦后命为太后396

瑜贵妃不愿称奴才396

隆裕后临终语397

朝贡类398

御门398

视朝升殿398

朝贺大会398

站山子399

大朝筵宴之陈设399

常朝399

御便殿400

坐班400

年班朝觐400

年班进京所带行李人役400

庆祝万寿401

早朝时刻及升御之殿401

红緑头牌402

碰头殿砖402

奏对以三语为率402

吏部引见402

兵部引见403

世祖登极403

世祖逢五视朝404

高宗卯刻视朝404

刘于义朝拜暴薨404

乾隆朝之正殿朝会405

宣宗复召对赐坐之制405

劳文毅朝毕忘戴冠405

韩文钧朝见遽起去406

孝钦后视朝时之仪从406

召见膝裹厚棉407

孝钦后六旬万寿407

德宗万寿408

奏对行一跪礼408

三枢臣朝拜倾跌408

贡物之弊409

年例进呈贡物409

冬季进呈冬笋冰鲜410

吉林岁贡410

六安州贡茶411

黑龙江贡貂411

黑龙江贡鹰412

黑龙江贡柳叶鱼412

布鲁特贡马412

藏回例贡413

东北边部落入贡413

进呈先时后时花果414

钱谦益贡物414

暹罗进白鼠415

西人贡火鸡415

西洋贡狮415

杜紫纶独进一词416

圣祖却喇里达贡416

贡瓜416

高宗却粤贡416

广东贡米417

厦门贡燕417

特旨免贡长江鲥鱼418

吴中巨室进鸡肝418

粤鄂浙三疆臣贡物418

吴氏献砂仁肉圆419

西藏贡金钟419

西洋贡铜人419

钱陈群献竹根如意419

虬髯客书万寿无疆四字420

廓尔喀十年一贡420

张照献制松苓酒方421

王大臣进如意421

檄谕缅甸国王421

外藩进白鹰海东青422

金甡贡莱石菊花422

廓尔喀贺教匪荡平423

仁宗令弃叶尔羌贡玉423

宣宗御用笔砚424

颜检奏罢福建贡荔425

缅甸进平定回疆贺表425

琉球四年入贡425

广东贡化州橘红426

广橘贡费十数万426

曾文正贡石盂427

琉球贡使427

丰台花匠贡盆菊428

张樵野进人参酒428

志家进笼饼428

缅甸贡象429

廓尔喀贡使429

孝钦后好贡献429

某大臣贡儍白金鱼430

藩王入贡430

外臣进日本开国五十年史430

外藩类431

蒙古十六国部落431

乌兰察布盟旗之编制431

外蒙服叛本末433

青海蒙古435

世宗驾驭蒙古435

高宗善待蒙古435

三音诺颜部436

哈萨克人借地436

土尔扈特来降437

都尔伯特投诚之待遇437

哲孟雄438

阉寺类439

受宫439

太监例选无家室者439

私宅太监有定额439

太监品级440

太监之称谓服饰440

世祖禁内监入班行礼440

世祖高宗定太监职制441

高宗令内监改姓441

高宗选秦赵高三姓为太监441

高宗约束阉寺442

高宗不许内官干预政事442

高宗令太庙用王府中太监442

仁宗令廷杖曹进喜443

唐宪臣自宫443

高宗改内监读书之制443

李金凤与闻林清事444

戴文节不善事内监445

宣宗为内监创白玉顶戴446

安得海伴太子读446

安得海伏法446

孝钦后待内侍447

三监绰号448

李莲英以梳头得宠448

李莲英深衔德宗448

李莲英调停修园事449

李莲英随醇王校阅海军449

李莲英侮李鸿章450

李莲英侮福锟450

李莲英有四子450

李莲英有精舍451

李莲英用红缎铺垫451

李莲英未获谴之故451

香王为孝钦后之探452

孝钦后乐与硬刘谈452

西巡时太监之多452

高四历事三朝453

张某以墨污试卷自宫454

太监奉旨申饬张唐454

小德张暴富455

小德张骄倨456

王子元中饱456

外交类457

外人讥吾外交457

各国与上海之关系457

误以赔款为抚恤458

张文襄与各国领事立约458

王某某畏葸误国459

赛金花保全都人459

庚子和议460

展拓使馆界址460

京师使馆界内之防疫461

文祥与外使议觐见礼节461

去酒果462

海宴堂宴外宾462

宫廷燕享外宾462

重阳宴各国公使夫人462

各使恭送孝钦德宗梓宫463

陈其元折服英美商人464

高宗敕英王谕465

鲍鹏与英领事义律议款465

琦善受欺于英466

唐景星折英使威妥马467

英使翻辰州教案467

与英重订藏约468

云南勘界468

天津焚法国教堂案468

李文忠语法使469

德拒我使469

莱阳中德之交涉470

日本利用毛昶熙之讆言471

日人诱降丁汝昌472

总署论中日和约473

李文忠主与日和474

日本少佐干预词讼475

李文忠不慊于日475

德宗联日475

太宗自称金国汗476

洪秀全亦知外交4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