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大学生组织的社会学解读 以H大学为案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大学生组织的社会学解读 以H大学为案例
  • 陈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694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大学生-学生组织-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大学生组织的社会学解读 以H大学为案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

二 文献综述6

三 相关概念界定16

四 研究方法23

五 研究思路34

第一章 新中国大学生组织的变迁37

一 社会主义改造:前17年的大学生组织38

(一)H大学学生组织的组建42

(二)前十七年H大学学生组织的变革44

(三)对前十七年间大学生组织的反思47

二 彻底的无政府主义:“文革”时期的大学生组织51

(一)一位“红卫兵”的口述历史54

(二)对“文革”时期中国大学生组织的反思58

三 走向多元化:改革开放时期的大学生组织62

(一)70年代末官方学生组织的重建62

(二)80年代初学生社团的繁荣和传统学生组织改革64

(三)80—90年代初大学生组织的调整和新发展67

(四)对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大学生组织的反思71

四 小结74

第二章 聚焦学代会80

一 H大学第二届学代会的背景81

(一)H大学学代会的历史82

(二)学代会的筹备情况83

(三)我的入场资格问题84

二 H大学第二届学代会的进程86

(一)入场86

(二)会议日程86

三 H大学第二届学代会的后续调查92

(一)学代会各相关人员的反应93

(二)H大学校学生会第二届主席团换届事件100

四 研究参照:W大学学代会109

(一)W大学学生会的历史109

(二)W大学学代会活动方式111

(三)局内人的比较112

五 对H大学第二届学代会的解读115

(一)影响学代会的外部因素116

(二)影响学代会的内部因素118

(三)学代会:“形式化的政治活动”121

第三章 团、学组织的纵向剖析126

一 学生会、共青团组织的现实界定126

二 班级中的团、学组织及班组织建设129

(一)班组织的形成130

(二)班组织中的团、学机构及其相互关系——班组织中的“显性”结构132

(三)班组织中的“隐性”结构138

(四)班团、学组织的总体特点140

三 院系中的团、学组织及院系文化的形成141

(一)院系团学联的产生142

(二)院系团学联的组织结构143

(三)院系团学联的行动系统147

(四)院系团学联与院系文化建设152

(五)院系团学联的总体特点156

四 校级团、学组织及组织系统整合157

(一)校学生会组织结构与职能157

(二)校学生会与院系学生会之间的整合166

(三)校学生会与校团委之间的整合169

五 小结173

第四章 学生组织系统的横向剖析179

一 学生社团与社团联合会180

(一)学生社团的发展181

(二)社团联合会的形成和学生社团的管理184

(三)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形式:案例说明190

(四)社团发展特点及对社团管理的思考195

二 学生创业与发展团队201

(一)BY作坊:“做自己喜欢的事,与团队一起成长”201

(二)D团队:“基于导师制的人才孵化站”209

(三)关于学生团队的思考216

三 同乡会219

(一)同乡会的形成与组织结构220

(二)同乡会的活动方式222

(三)同乡会的影响223

(四)同乡会与周围环境的关系225

(五)对同乡会的反思226

四 网络学生组织226

(一)网络学生组织的形成和活动方式227

(二)网络学生组织的特点229

(三)对网络学生组织的反思230

五 小结232

第五章 学生组织网络与大学生社会的形成238

一 大学生组织与大学生发展238

(一)当代大学生的特点238

(二)不同类型学生组织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240

(三)学会选择——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250

二 大学生组织与大学生社会251

(一)大学生社会的形成252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的特点:学习化与非政治化256

(三)大学生社会与大学组织的整合260

三 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263

(一)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特点264

(二)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价值内核271

(三)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276

四 小结281

结语 以“适应”为主的大学生组织管理策略286

致谢290

参考文献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