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3196862.jpg)
- 栗洪武著(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0485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近代西学的内容3
二、近代中西学的主要区别8
三、近代西学传入中国的途径14
四、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特征20
五、近代西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3
第一章 封建教育的衰落与学习西方、改革旧教育思潮的兴起26
一、清末封建教育空疏腐败的表现26
(一)学校名存实亡27
(二)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28
(三)士风学风颓废衰败29
二、西学东渐与改革封建教育思潮的兴起31
(一)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31
(二)“经世致用”之学为文化教育界注入一股活力34
(三)改革封建教育、提倡西学思潮兴起35
三、有识之士对西方船坚炮利的回应37
(一)龚自珍对封建教育的抨击37
(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39
小结41
一、基督教与拜上帝会43
第二章 拜上帝会与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教育思潮的兴起43
(一)宣扬“一神论”,借上帝的权威否定封建君主专制44
(二)主张在现实社会中也应取消等级差别45
(三)强调人间也有“地上天国”46
二、抨击封建主义教育,实行平等教育和普及教育47
(一)抨击封建主义教育47
(二)实行平等教育和普及教育48
(一)改革教育内容50
三、改革教育内容和科举选士制度50
(二)改革科举选士制度52
(三)主张向西方学习53
小结54
第三章 洋务运动与洋务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56
一、洋务运动推进西学东渐56
(一)洋务运动的产生和发展57
(二)“中体西用”理论的形成58
(三)早期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61
(一)洋务教育的方针和内容62
二、洋务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62
(二)兴办洋务学堂65
(三)开展留学教育67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确立71
(一)制定《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72
(二)废除科举制度78
(三)建立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82
(四)厘定教育宗旨82
小结83
第四章 维新运动与改良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85
一、维新运动中变“西学”为“新学”85
(一)早期改良主义者的西学观86
(二)维新派人士的西学观88
二、改良主义教育的酝酿92
(一)重视教育的作用,把兴办学校、培养人才作为国家富强的根本92
(二)要求打破传统教育的模式,建立新型的大中小学校93
(三)抨击八股取士制度,要求改革科举考试94
(四)主张学以致用,扩大学习西学的范围95
(一)提倡新学,改良教育96
三、改良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96
(二)广设学堂,培养维新人才97
(三)创办学会和报刊,宣传维新思想98
(四)“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99
小结101
第五章 辛亥革命与民主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103
一、辛亥革命与西学的深化103
(一)广泛深入地传播西学104
(二)中国“西学”第一人——严复对西学的介绍106
二、民主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110
(一)建立宣传机构,开展社会教育111
(二)创办新型学校,培养革命骨干112
(三)组织留日学生参加革命斗争114
(四)对封建主义旧教育和改良主义教育进行批判115
三、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115
(一)发布教育改革令116
(二)颁行新的教育方针117
(三)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和各类学校管理办法118
(四)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意义119
小结121
一、传教士与西方教育的传入123
第六章 基督教的传播与教会教育思潮的兴起123
二、教会教育思潮的兴起125
(一)教会非正规学校的出现126
(二)教会初、中等学校的草创127
(三)教会初、中等学校的发展128
(四)教会大学的建立与发展131
(五)非基督教运动与收回教育权133
(六)教会学校教育的改革与终结136
三、教会学校教育的影响138
(二)教会学校的毕业生在中国教育界发挥的重要作用139
(一)教会学校是西学东渐的重要桥梁139
(三)教会大学的特色专业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140
(四)教会大学开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河143
小结143
第七章 西学东渐与留学教育思潮的兴起147
一、留美教育思潮此起彼伏147
(一)清末的留美教育147
(二)庚款退还与留美教育150
(三)民国时期的留美教育152
(一)清末的留欧教育155
二、留欧教育思潮汹涌澎湃155
(二)民初的留欧教育159
(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61
(四)二三十年代的留苏教育166
三、留日教育思潮时涨时落167
(一)学务官员游历考察日本教育170
(二)选派官费生和自费生赴日留学171
小结174
(一)用民主和科学向青年进行启蒙教育177
一、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的传播177
第八章 新文化运动与多种新教育思潮的纷争177
(二)民主和科学的深层涵义178
(三)民主和科学的精髓是理性主义180
二、新文化运动中对封建主义文化教育思潮的清理181
(一)封建复古主义教育思潮的出现181
(二)反对封建复古主义教育思潮的斗争182
(三)倡导建立以民主和科学为中心的新教育183
三、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184
(一)重新确定新的教育方针184
(三)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185
(二)废除读经科和以孔孟之道为中心的道德教育内容185
(五)大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186
(四)男女平等教育权的确立186
四、多种教育思潮的涌现和教育团体的建立187
(一)教育思潮的涌现187
(二)教育团体的建立192
小结195
一、实验主义的东传198
(一)杜威来华传播实验主义学说198
第九章 实验主义的东传与“三民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198
(二)杜威实验主义教育学说的主要观点200
(三)孟禄等人对实验主义教育的推行202
二、1922年的学制改革203
(一)新学制制定过程203
(二)学制系统204
(三)新学制的课程标准纲要207
(四)新学制的意义207
三、一批教育家的教学方法改革实验和乡村教育实验208
(一)教学方法改革实验208
(二)乡村教育实验210
四、“三民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220
(一)颁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221
(二)制定“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和政策221
(三)“三民主义”教育的实施225
小结230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233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33
(一)西学东渐中的社会主义流派234
(二)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240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潮的开端242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主张与教育活动242
(二)共产党建立初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运动247
三、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254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的形成254
(二)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实践260
小结278
主要参考资料280
后记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