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装备效能评估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齐胜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3892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武器装备-性能-评估-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装备效能评估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绪论1
1.1 引言1
1.2 效能的概念1
1.2.1 效能定义1
1.2.2 效能度量1
1.2.3 效能指标2
1.3 效能分析6
1.4 效能评估7
1.4.1 评估步骤7
1.4.2 评估方法7
1.5 本书的结构8
第2章 装备效能的指标体系9
2.1 引言9
2.2 单项效能指标9
2.2.1 射击效能9
2.2.2 毁伤效能10
2.2.3 火力效能11
2.2.4 突防效能11
2.2.5 机动效能12
2.2.6 生存效能12
2.2.7 防护效能12
2.2.8 指挥效能13
2.2.10 情报处理效能14
2.2.9 通信效能14
2.2.12 侦察效能15
2.2.11 搜索效能15
2.2.13 预警效能16
2.2.14 制导效能16
2.2.15 干扰效能16
2.2.16 反侦察效能17
2.2.17 反干扰效能17
2.2.18 反潜效能17
2.2.19 布雷效能17
2.2.20 障碍(物)效能17
2.3.1 可用性18
2.3.2 可信性18
2.3 系统效能指标18
2.2.21 作业效能18
2.3.3 能力19
2.4 作战效能指标19
2.4.1 地面防空兵的效能指标19
2.4.2 地面战斗的效能指标21
2.4.3 航空兵作战的效能指标22
2.4.4 核战争的效能指标22
2.4.5 后勤系统行动的效能指标23
2.4.6 海战的效能指标23
3.1 引言25
3.2 射击效能指标评估25
第3章 装备单项效能指标的评估模型25
3.2.1 按目标数量28
3.2.2 按目标可视情况33
3.3 通信与指挥效能指标评估34
3.3.1 通信系统的效能指标评估34
3.3.2 指挥系统的效能指标评估35
3.4 搜索效能指标评估37
3.4.1 发现概率37
3.4.2 发现目标平均数42
3.4.3 发现目标平均时间42
3.5 机动效能指标评估43
3.4.4 发现目标平均距离43
3.6 防护效能指标评估44
3.7 生存效能指标评估45
3.8 可用性指标评估48
3.8.1 有关概念48
3.8.2 三种稳态可用度评估50
3.8.3 多部件系统的可用度评估53
3.9 可信性指标评估54
3.9.1 系统常用可信性指标评估54
3.9.2 具体模型下的系统可靠性参数56
第4章 装备多指标效能的综合评估方法62
4.1 引言62
4.1.1 多指标综合评估的定义和分类62
4.1.2 多指标综合评估的评估过程63
4.1.3 多指标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64
4.1.4 多指标综合评估中的权重76
4.2 广义指标法78
4.3 概率综合法78
4.4 多属性效用分析法83
4.5 模糊综合评估法87
4.6 基于正负理想点的距离评估方法89
4.7 主成分分析法90
4.8 灰色关联分析评估法93
4.9 最小二乘灰色关联度分析法94
4.10.1 评估方法96
4.10.2 评估步骤96
4.10 灰色聚类评估法96
4.10.3 应用实例97
4.11 灰色层次分析法100
4.11.1 步骤100
4.11.2 应用示例103
4.12 集对分析法106
4.12.1 集对分析的基本概念106
4.12.2 建立集对分析的评估模型107
4.12.3 集对分析评估模型的特点109
4.13 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方法109
4.13.1 引言109
4.13.2 武器装备作战能力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型110
4.13.3 模型的分析111
4.13.4 应用举例113
4.13.5 模拟结果分析117
4.14 基于灰色理论和物元分析模型的综合评估法118
第5章 装备系统效能评估的ADC方法123
5.1 引言123
5.2 ADC方法的基本内容124
5.3 ADC方法的应用说明126
5.3.1 可用性126
5.3.2 可信性126
5.3.3 能力128
5.4 ADC方法应用示例134
5.5 ADC方法的讨论139
5.6.3 KADC模型141
5.6.4 CADS模型141
5.6.1 ARC模型141
5.6.2 QADC模型141
5.6 ADC方法的修正模型141
第6章 装备系统效能评估的其他方法142
6.1 专家评定法142
6.2 试验统计法142
6.3 作战模拟法142
6.4 指数法143
6.5 参数效能法144
6.5.1 参变量、效能值选取144
6.5.2 建立效能模型方程144
6.8 SEA方法145
6.6 PAU方法145
6.7 PRD方法145
6.8.1 SEA方法的背景146
6.8.2 SEA方法的基本内容147
6.8.3 SEA方法在系统效能分析中的应用149
6.8.4 SEA方法总结149
6.9 装备系统效能分析中的灵敏度分析法150
6.9.1 灵敏度分析的概念150
6.9.2 灵敏度分析的一般步骤150
6.9.3 灵敏度分析的作用151
6.9.4 应用举例153
6.9.5 总结154
7.2.1 模拟要点155
7.2.3 数学描述155
7.2.2 战场分解155
第7章 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的作战模拟法155
7.2 作战模拟建模过程简介155
7.1 引言155
7.3 指数法156
7.3.1 引言156
7.3.2 火力打击能力指数计算模型159
7.3.3 机动能力指数计算模型161
7.3.4 防护能力指数计算模型165
7.3.5 指挥控制能力指数计算模型166
7.4.1 引言168
7.3.6 人机环境适应能力指数计算模型168
7.4 兰彻斯特战斗理论168
7.4.2 一类动态交互分布式作战模拟数学模型170
7.5 蒙特卡洛法173
7.5.1 蒙特卡洛法的基本原理173
7.5.2 应用实例174
第8章 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的分布交互仿真法179
8.1 引言179
8.2 某型装甲战斗车辆作战效能评估181
8.2.1 主要目的181
8.2.2 作战任务剖面分析182
8.2.3 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182
8.2.5 实验方案183
8.2.4 实验数据183
8.2.6 实验环境184
8.2.7 单车登陆作战效能评估187
8.2.8 建制营登陆作战效能评估196
第9章 C3I系统效能评估方法198
9.1 概述198
9.1.1 C3I系统效能评估的含义198
9.1.2 C3I系统效能评估的内容199
9.1.3 C3I系统效能评估的原则200
9.1.4 C3I系统效能评估的目的和意义201
9.1.5 C3I系统效能评估的指标201
9.1.6 C3I系统效能评估步骤202
9.1.7 C3I系统的效能评估方法204
9.2 C3I系统的系统效能评估205
9.2.1 C3I系统的有效性度量205
9.2.2 C3I系统的效能评估209
9.3 C3I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215
9.3.1 基于影响图模型的作战效能评估215
9.3.2 基于仿真的C3I系统作战效能评估233
第10章 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方法238
10.1 概述238
10.1.1 装备体系238
10.1.2 装备体系效能239
10.1.4 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方法240
10.1.3 装备体系效能评估原理240
10.2 装备结构优化方法241
10.3 装备体系对抗表法241
10.4 RAND战略评估法241
10.5 体系仿真方法242
10.6 试探性建模与仿真方法243
10.6.1 装备体系对抗与体系对抗系统属性243
10.6.2 装备体系对抗探索性仿真方法[68]243
10.7 探索性评估方法[69]246
10.7.1 探索性分析246
10.7.2 探索性评估方法247
10.7.3 基于仿真的武器装备体系效能探索性评估方法思路247
参考文献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