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汽车投资 理论VS.案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汽车投资 理论VS.案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3131307.jpg)
- 乔梁,李春波,刘孝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780211141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汽车工业-投资-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汽车投资 理论VS.案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汽车投资总论1
一、汽车投资概述3
1.汽车3
2.汽车市场4
3.汽车投资的理论6
二、汽车产业8
1.汽车产业8
2.汽车产业的特点10
3.产业政策与市场准入11
1.汽车产业与宏观经济12
三、汽车经济12
2.汽车社会的影响14
3.影响汽车产业发展的因素16
专题1:汽车车型统计新旧分类对比17
专题2:轿车分级基础知识22
附表1: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排名24
附表2:美国汽车经销商100强排名28
附表3:全球100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排名38
第二章 汽车产业结构49
一、汽车产业链51
1.汽车整车组装52
2.汽车零部件53
3.汽车销售56
4.售后市场58
5.汽车金融62
二、国际汽车产业的两大变化:全球化和跨国界重组66
1.发展模式的全球化66
2.跨国界产业重组与联合68
三、汽车产业结构70
1.世界汽车产业格局70
2.美国的汽车产业结构74
第三章 汽车项目投资81
一、项目直接投资评估的通用方法83
1.市场环境评价83
2.产品方案比选85
3.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87
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7
5.财务分析87
6.投资风险分析88
二、项目兼并收购90
1.兼并、收购的概念90
2.并购类型91
三、汽车业的国际投资方式比较及其发展趋势94
1.汽车业的主要国际投资方式94
2.汽车业两种国际投资方式的比较95
3.我国汽车业跨国并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96
4.外资对中国汽车业并购的方式99
案例1:奇瑞汽车:白手起家,走自主开发路101
四、汽车投资案例101
案例2:携手北汽投资,韩国现代挺进中国市场104
案例3:与本田合资,广汽重新崛起106
第四章 汽车项目融资109
一、项目融资的主要方式111
1.股权融资111
2.债券融资116
3.信贷融资122
4.其他融资方式128
5.BOT融资132
二、我国汽车行业融资概况133
案例1:借壳上市,吉利汽车挺进香港资本市场135
三、汽车项目融资案例135
案例2:江淮汽车可转换债券融资137
第五章 汽车行业兼并收购141
一、并购的基本动因143
1.效率性动机143
2.战略性动机144
3.功利性动机146
4.国家政策性动机146
5.机会性动机147
二、并购的基本流程148
三、反并购策略150
1.提高收购者的收购成本150
2.降低收购者的收购收益或增加收购者风险152
3.收购收购者154
4.适时修改公司章程154
四、我国对目标公司反收购的规制157
五、我国汽车行业的并购案例159
案例1:一汽集团收购天津汽车161
案例2:长安收购江铃,冲刺“第一集团”164
案例3:东风日产强强联合——跨国合作再造“东风”166
案例4: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170
第六章 汽车产业投资与政策环境173
一、汽车行业的监管体系175
1.我国汽车产业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175
2.我国汽车产业政府管理体制的现状177
二、相关法律法规178
1.产业发展政策179
2.销售政策183
3.使用过程中的政策对汽车消费的影响185
三、加入WTO之后的产业政策调整186
1.与汽车有关的WTO条款186
2.加入WTO之后中国汽车产业投融资政策的调整188
附录一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1994年)189
附录二 《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2003)198
附录三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04)206
附录四 《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2005年)221
附录五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2005年)229
乔梁对2005年中国车市的三大展望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