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汉语修辞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汉语修辞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103702.jpg)
- 陈汝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7428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30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41页
- 主题词:汉语-修辞学-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汉语修辞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修辞概说1
第一节 修辞概说1
一、修辞——古老的传统1
二、修辞的缘起和历史沿革3
三、修辞行为6
四、修辞行为的属性11
五、修辞观中的几种偏颇18
六、修辞行为的目的与功能24
七、修辞行为的基本要素27
第二节 修辞学概说32
一、修辞学32
二、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34
三、修辞学的学科属性39
第三节 修辞学与当代社会43
一、多维视野中的修辞学43
二、修辞学的科学地位52
三、修辞学与当代社会发展53
一、修辞手段57
第一节 修辞手段及其类别57
第二章 修辞手段57
二、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58
三、语音、语义及形式手段62
四、平实手段和艺术手段65
五、修辞手段的行为类别68
第二节 语音及其修辞功能69
一、汉语语音的特点69
二、谐音功能70
三、韵律功能71
四、节奏功能73
五、语篇功能74
六、风格功能76
第三节 词语及其修辞功能77
一、词语的修辞功能类别77
二、词语的意义与功能79
三、词语的修辞功能81
第四节 词语的附加修辞功能83
一、词语的语体标示功能83
二、词语的风格标示功能86
三、词语的角色标示功能87
四、词语的态度标示功能90
五、词语的形象标示功能94
六、词语的行业标示功能98
七、词语的时代标示功能99
八、词语的地域标示功能101
九、词语的语域标示功能103
十、词语的文化标示功能105
十一、词语的各种附加功能之间的关系108
第五节 熟语及其修辞功能109
一、惯用语及其修辞功能110
二、成语及其修辞功能113
三、谚语及其修辞功能116
四、格言及其修辞功能118
五、歇后语及其修辞功能119
六、俗语及其修辞功能121
七、熟语的附加修辞功能123
第六节 句式及其修辞功能125
一、句式的语气变化128
二、句式的主被差异135
三、句式的肯否错综137
四、句式的长短调整140
五、句式的整散匹配143
六、句式的松紧处理147
七、句式的雅俗分化150
八、句式的文白选择153
九、其他类型的句式156
十、各种句式的杂糅157
第三章 修辞方法161
第一节 修辞方法及其分类161
一、修辞方法的内涵161
二、修辞方法的类别163
一、两两相对法——对偶165
第二节 形式化修辞方法165
二、一贯而下法——排比175
三、一唱三叹法——反复179
四、首尾蝉联法——顶真188
五、回环往返法——回文191
第三节 意义化修辞方法195
一、形象生动法——比喻195
二、简洁幽默法——借代215
三、生动活泼法——比拟224
四、虚张声势法——夸张233
五、含蓄委婉法——双关239
六、新异感受法——移就249
第四章 修辞规律257
第一节 修辞规律及其研究257
一、修辞规律的性质257
二、修辞规律的作用259
三、修辞规律研究概述264
四、修辞规律265
第二节 修辞应符合汉语的结构规律269
一、话语应符合汉语的语音和文字规范269
二、话语应符合汉语的语法规范272
三、话语应符合汉语的语义规范275
第三节 修辞应符合语体规范277
一、语体及其成因277
二、语体研究溯源281
三、汉语的语体规范体系285
四、修辞应切合语体规范293
五、语体的渗透与交叉302
第四节 修辞应切合风格要求310
一、语言风格310
二、语言风格的类型311
三、语言风格与修辞的关系314
四、修辞应切合风格要求315
第五节 修辞应切合言语动机321
一、言语动机321
二、言语动机和目的在修辞过程中的作用322
三、修辞应切合言语动机、言语目的325
第六节 修辞应切合语境332
一、语境及其构成332
二、修辞与语境的辩证关系334
三、修辞应切合社会文化背景337
四、修辞应切合民族心理343
五、修辞应切合社会政治背景351
六、修辞应切合社会心理352
七、修辞应切合社会角色355
第五章 话语建构364
第一节 修辞原则研究364
一、修辞原则研究的历史与现状364
二、修辞原则研究的局限性364
三、修辞原则研究分析365
第二节 话语建构的原则368
一、正确368
二、准确373
三、适切376
四、恰切378
五、四项原则划分的理据381
六、四项原则的辩证关系382
第三节 词语选择384
一、区分词语的理性意义384
二、注意词语的附加修辞功能390
三、寻常词语的艺术化406
一、句子建构417
第四节 句际组合417
二、句际组合的原则424
三、句式匹配的方法430
第五节 修辞格运用452
一、修辞格运用的原则452
二、修辞格运用的方法459
三、修辞格的创新463
第六章 话语理解471
第一节 话语理解及其修辞价值471
一、话语理解471
二、话语理解的修辞价值473
三、话语理解研究的修辞学意义479
第二节 话语理解的内容480
一、话语意义480
二、言语动机482
三、社会角色484
四、个性心理485
五、社会心理487
第三节 话语理解的原则490
一、言境统一490
二、言实统一494
三、言人统一499
四、言行统一503
五、言德统一505
第七章 修辞学史511
一、现代修辞学的基本理论成就511
二、现代修辞学事业的发展成就518
三、现代修辞学发展的经验教训519
四、未来中国修辞学理论展望520
五、世界学术舞台上的中国修辞学522
六、中国修辞学事业的发展前景523
主要参考文献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