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古斯族系的兴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古斯族系的兴起
  • 高凯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5093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民族历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古斯族系的兴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导言1

关于通古斯的概念和通古斯学研究1

图2—1 《满文老档》原稿本书影2

图1 大金得胜陀碑女真文碑文第一行及其释文2

图2—2 乾隆四十四年抄本《满文老档》书影3

图3 满族萨满法器——腰铃8

图4—1 努尔哈赤像9

图4—2 后金建国初(满文)“金国汗之印”9

本书的资料范围、基本方法和主要观点16

图5 唐代渤海国疆域图19

图6 金朝疆域图20

图7 清朝疆域图21

图8 渤海国、金朝、清朝人口图21

二 历史上通古斯族系兴起的性质24

通古斯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24

图9 东北亚地区早中晚三期旧石器遗址分布图26

图10—1 萨卡奇—阿梁的岩画28

图10—2 萨卡奇—阿梁的岩画28

图11 山东武梁祠汉代画像石“三皇五帝大禹夏桀”图29

图12—4 日轮三足乌图30

图12—1 河姆渡出土绘有日鸟图像的骨匕柄30

图12—2 河姆渡出土绘有日鸟图像的象牙雕片30

图12—3 阳乌负日图30

图12—5 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31

图13—1 五千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实线)与中国物候记录的温度(虚线)变迁图33

图13—2 九千年来中国野象活动北界的迁移33

图14 汉代画像石伏羲女娲图38

图15 新开流遗址出土的骨雕鹰头40

图16 肃慎分布图41

图17—1 莺歌岭遗址出土的石镞43

图17—2 莺歌岭遗址出土的陶猪44

图17—3 莺歌岭遗址出土的陶狗44

图18 挹娄分布图46

图19 勿吉—靺鞨分布图48

图20 唐崔忻题名井栏石刻49

图21 勿吉—靺鞨的半地穴式住屋51

图22—2 金代“谋鲁坚谋克印”54

图22—1 金代“蒲与路印”54

图23—2 沙俄通过《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割占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示意图55

图23—1 《中俄尼布楚条约》书影55

通古斯建立政权或王朝是中国的内部事务56

图24 唐张建章墓志铭(局部)拓片59

图25 辽代女真分布图67

图26 海东青头雕68

图27 大金得胜陀颂碑碑首正面70

图28 明代女真分布图71

图29 明洪武三十五年造“广宁中卫前千户所百户之印”72

图30 明永宁寺碑铭文72

图31 明永乐十年造“囊哈儿卫指挥使司印”73

图32 《后金汗攻永平誓师安民谕》78

汉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优先发展及其吸引力81

三 通古斯南进的地理和经济、文化因素81

图33 中国史前两种农业体系分布图82

通古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缓慢性86

图34 东北地区作物冷害区划图94

图35 东北地区连阴雨天气严重区域图96

经济、文化交流阻塞是通古斯南进的根本原因97

四 通古斯南进过程中递进趋势的主要原因分析102

通古斯兴起的历史机遇问题102

图36—1 皇太极像107

图36—2 皇太极御用腰刀107

金、清统治集团的内部状况和民族政策108

图37 内蒙古乌珠穆沁旗金代界壕遗迹116

图38 清崇德八年(1643)制造的神威大将军炮120

图39 管理旧土尔扈特部南中旗札萨克之印126

图40 乾隆《喇嘛说》碑文拓片局部130

图41 康熙皇帝像133

图42 顺治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的金印136

图43—1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书影137

图43—2 金本巴瓶和掣签138

图44 鄂尔泰像139

金、清统治阶级对被统治地区经济状况的适应能力141

五 不平衡发展与通古斯族系的政权重构现象167

唐代粟末靺鞨的兴起167

图45—1 渤海战士头盔(右上)和渤海骑士铜塑172

图45—2 渤海上京城南南大庙石灯幢172

图45—3 渤海上京遗址柱础173

图45—4 渤海上京遗址花纹砖173

图45—5 渤海上京遗址示意图173

图45—6 渤海上京遗址出土文字瓦174

图45—7 渤海仿汉字创造的殊异字体174

辽末崛起于松嫩平原的女真完颜部175

图46—1 阿什河176

图46—2 金上京遗址176

图47—1 宋景德元宝178

图47—2 宋圣宋元宝178

图47—3 唐开元通宝178

图47—4 宋崇宁通宝178

图48 金代女真铠甲179

图49—1 金上京遗址出土铁弩机180

图49—2 金上京遗址出土铁矛181

图49—3 金上京遗址出土铁锏181

图49—4 阿城亚沟石人山南麓崖壁上的金代早期女真武士石刻181

图49—5 阿城亚沟石人山南麓崖壁上的金代早期女真武士石刻摹本181

图50 金中都与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对比示意图182

明代建州女真的起源、迁徙和建国183

图51 金代胡里改路印184

图52 元代八思巴文“管水达达民户达鲁花赤之印”184

图53 通古斯族系周期性兴起示意图190

六 通古斯族系与其他族系兴起特点的比较191

氐、匈奴和突厥191

图54 北匈奴及鲜卑西迁示意图195

图55 阙特勤碑汉文部分局部拓片199

图56 回纥汗国辖区示意图200

吐蕃、乌蛮和白蛮200

羌和东胡205

七 通古斯族系的历史地位219

奠定和捍卫祖国的边疆219

开发东北、经营北方和建设全国224

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238

八 结论253

索引257

跋2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