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兰西文化的魅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华榕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80681705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文化-研究-法国-19世纪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兰西文化的魅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历史是“挂小说的钉子”?1
“没有个性的诗,苍白无色”2
线条、色彩、光线与追求3
“真正的征服,是对于无知的征服”3
第一章 官方文艺 古典主义的衰落5
画布上的拿破仑三世5
《皇后欧仁妮及其宫中女官们》6
卡巴内尔的《爱神的诞生》7
“画室内成长的军人”8
涂上五颜六色的帝国军威9
卡尔波受到的谴责与宠爱11
巴黎——欧美音乐中心之一12
《拿破仑三世的赞歌》13
不幸的《弄臣》,走运的《茶花女》14
《西西里晚祷》的意外成功15
《蓝色多瑙河》“发源”于巴黎15
李斯特、肖邦的乐思与爱情16
“帝国欢庆”与奥芬巴赫17
“第二帝国的国王”18
《溜冰圆舞曲》、《永远或决不》19
“皇室顾问”梅里美20
皇后欧仁妮伤心落泪22
举足轻重的文艺评论22
大卫及其晚辈们24
《泉》与人体之美27
“安静为人体首要之美”28
安格尔与德拉克洛瓦的冲突28
沙龙音乐与戏剧29
第二章 浪漫主义文艺的延续31
浪漫主义——新艺术的新感觉31
浪漫主义的冲击波32
德拉克洛瓦——浪漫主义的狮子34
“攻击现实,嘲笑未来”35
科罗画中的朦胧美37
东方风格、宗教传说与历史题材37
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转变39
浪漫主义——文学上的自由主义39
浪漫主义戏剧的滑铁卢41
雨果是人不是神41
雨果抨击政敌的才华42
“我就是那最后一名”43
巴黎的雨果博物馆44
女扮男装的乔治·桑45
最悲惨的一间阁楼里……46
乔治·桑参加1848年革命47
热情奔放的女作家48
乔治·桑与福楼拜的信札48
四分之一黑人血统的大仲马50
《安东尼》假戏真做51
“我们的心弦在颤抖”52
“我这个法国最伟大的人物”53
“作品被查禁了12年”53
大仲马与加里波蒂的友谊54
私生子与《茶花女》55
声名显赫的父与子56
波德莱尔的曲折经历58
“我对政变表示狂怒”59
复杂而矛盾的《恶之花》60
母亲怀里死去的作家61
科学院三次嫌弃的雕刻家61
凯旋门上的《马赛曲》62
人物雕刻与动物雕刻64
正在消失的浪漫主义音乐家65
惧怕尸体与迷恋音乐68
伯辽兹——贝多芬的再生69
风靡巴黎的《迷娘》70
《浮士德》歌剧带来的荣誉70
《动物狂欢节》延期“举行”72
第三章 现实主义文艺的发展74
“握笔征服世界的拿破仑”74
黑色咖啡“流成河”76
巴尔扎克“远征”俄罗斯77
略带寒酸的巴尔扎克博物馆77
巴尔扎克的出国护照78
《红与黑》——19世纪编年史78
斯汤达尔与拿破仑的不解之缘79
贝尔主义:个人奋斗80
独到见解的《拿破仑一生》80
“罕见之人,我一生都爱他”81
巴黎社会底层的写真82
“为生活、为民众而艺术”83
“现实主义的无动于衷”84
《宝石犬,冬日的幻想》84
尚弗勒里与《现实主义文集》85
“艺术应该朴素、真实与独立”85
反抗包办婚姻与《现实主义》杂志86
“一切皆在愚蠢地竞争”87
《包法利夫人》的诞生88
高卢公鸡、宪章与公道89
爱玛找到的生活洞眼89
法国外省的风土人情90
“肩披一块破布”91
“随时找到改革的途径”91
“艺术必须高于个人情感”92
法国文学的“五人小组”92
文学界的著名兄弟俩93
“应该看到人类的苦难”94
撰写小说如同医生治病95
《最后一课》的作者96
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97
从屋顶观看攻打巴士底狱98
死后错划的波拿巴主义者99
“别再换国王,反正都一样”100
“冰箝,箝住了金丝雀的嘴”102
从卢浮宫到枫丹白露102
“最伟大的画家当然是我”103
库尔贝的农妇裸体形象104
共和女神破门而入105
“他身怀米开朗琪罗的力量”107
“古诺先生,我师承于您”107
比泽夫妇心目中的政治108
东望巴黎:火光熊熊109
第四章 印象主义文艺的兴起110
印象主义与“后代健康”110
《喧哗》周刊上的“印象主义”111
有争论的印象主义首领113
“我画我所见的东西”113
《枪决马克西米利安皇帝》114
弃医学画的巴齐依116
一群寻求真理的年轻画家117
伦敦有颜色的雾118
船上作画的莫奈118
表现“世界意识的瞬间”119
印象主义的工业画作119
“粗野的”皮沙罗120
近二十种不同的绿色121
“离经叛道”的德加121
描绘赛马与舞蹈的大师123
裸体女画为他赢得声誉123
明亮色彩、虹色光线124
印象主义的惟一巾帼125
记者眼里的凶恶女人126
印象派的英国画家127
打破“固有色”的传统128
暂时的印象派画家129
“光学语言”与“再现自然”130
“点彩派”、“分色派”131
第五章 巴比松、巴那斯与其他133
枫丹白露林边的巴比松村133
森林语言的倾听者——“落选大师”134
拾麦、晚祷与扶锄135
自视清高,但不苟且偷安136
“风景画中的贝多芬”136
扑朔迷离的《牧群》137
“为艺术而艺术”的诗人们139
“从容沉思与美妙形式”140
“法兰西文学的魔术家”141
“国家缪斯”的抨击人143
《从地球至月亮》……144
描绘知识阶层的作家145
三次落榜的雕刻巨匠146
栩栩如生的《青铜时代》147
常进当铺 少去餐馆148
《卢贡—马卡尔家族》149
少受青睐的象征主义150
“我仅相信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150
追求人道而又伤感的社会152
《向德拉克洛瓦致敬》152
“我已死去,我又复活了”154
第六章 政府的文化政策 文化冲突156
法兰西历史的低谷156
神甫们“关怀”教育157
保证金与印花税158
“穷人应该沉默”160
惩罚报刊,禁锢喉舌160
梯也尔关于自由的演说161
出版报刊,无需预先批准,但是……162
“我宁愿喜欢拿破仑二世”163
皇后衣裙与“帝国欢庆”163
欧美绘画大会师164
貌似公正的官方沙龙164
马尼餐厅、冰镇香槟165
亲王当教父,作家当教母166
不该接受3万法郎馈赠166
皇帝曾研究制糖、征兵与挖运河167
内政部长保护《茶花女》167
皇后刁难乔治·桑168
从文化压制走向文化宽容168
忍受困苦,坚持真理169
拿破仑三世鞭打《浴女》170
库尔贝的“异端画展”170
“我不想模仿和抄袭”170
福楼拜与《包法利夫人》同上法庭171
“包法利夫人至今还在哭泣!”172
“沉默如同怯懦、迟钝”173
《恶之花》被砍掉6朵173
“鲜血代价换取而来”174
乔治·桑与教权派较量174
从窗户瞭望法兰西175
至死不归的欧仁·苏176
《草地上的午餐》激起冲突176
皇后不屑一顾世界名画177
“落选沙龙”——“皇帝的沙龙”177
《奥林匹亚》引起裸体画之争178
马奈将跻身卢浮宫博物馆178
“我的观察与思考皆属正确”180
第七章 官方史学 浪漫主义史学182
敏感的文艺,迟钝的史学182
“陈情书”、拿破仑书信183
独一无二的《拿破仑三世文集》183
法国皇帝笔下的《恺撒》185
教育总监立功受奖185
官方议员兼任史学家186
1848年仅为“一连串的阴谋”186
令人肉麻的“皇帝万岁!”187
种族、环境、时间决定历史188
建立国家不应是“空中楼阁”189
“醉酒之人,先乱干,后清醒”189
“历史不是艺术,而是纯科学”190
上帝与勒南的信仰危机191
伯爵史学家托克维尔192
1848年革命的预见者193
“考虑内阁,忘记了革命”194
“民主的危险在于多人专制”195
“感情实现上帝的预言”195
浪漫主义史学的发展196
拉马丁三位一体198
“戎马天才,不是社会天才”199
“国王是疯子,基佐爱虚荣”199
阳台上宣布共和国200
生动感人的《吉伦特派史》201
“替拿破仑擦靴子”的史学家203
法国叙述史的开端204
“研究其功绩,避免其错误”204
“丢脸比流亡更严酷”204
预报1830年革命的海燕205
“普罗旺斯的两兄弟”206
“你等我的信号再下手”207
史学领域的“阶级斗争之父”208
“人民是一种危险的力量”209
丹东是“人民的化身”210
“复活完整的生活”211
“这个巨人就是人民”212
米什莱和基涅的战斗情谊212
第八章 共和主义史学 “社会主义”史学214
史学中的共和主义与“社会主义”214
40—60年代的“历史热”215
“太子顾问”改行治史216
主张民族复仇的史学217
关于第二帝国的第一部史著218
记载政变的专家218
共和史学的著名女将219
“四十五生丁税”的实行者220
向拿破仑迷信发动冲击221
研究对外政策危险吗?222
研究女工问题的专家222
小资产者的代言人223
兄弟两人分道扬镳224
较早的工运史、工业史225
1848年的心态波澜225
“应该建立和平部”226
“对饥饿人民讲解饥饿课程”227
“共和国即自由、平等、博爱”228
路易·勃朗和恩格斯会谈229
埃贝尔——“大革命的心脏”230
第九章 哲学、科学技术的进步232
风行一时的实证主义232
“爱情为原则,秩序为基础,进步为目的”234
编纂法语辞典的哲学家235
“科学不是仆人,而是皇后”236
真美善与折衷主义236
勒努维埃的相对主义237
“所有权就是盗窃”237
“人民银行”、“不要权威”238
政变的含义即“民主与社会革命”239
工人阶级——“政治婴儿”240
瓦特的先行者——帕潘241
太阳系起源于原始星云242
安培与两股平行电流244
上断头台的拉瓦锡245
左旋酒石酸、右旋酒石酸248
1830年的科学辩论249
“圣母显灵”,教徒朝圣250
电灯、电梯、显影、定影250
微生物、发酵、葡萄酒252
马丁炉冶炼优质钢252
铝——金属家族的新生儿254
制定元素的“螺旋图”255
肝的葡萄糖生成功能255
椭圆函数与五次方程256
大气吸收线的发现257
第十章 城乡社会生活的特色258
近代城乡的第二次巨变258
人口危机尚未威胁法兰西258
热恋故土与涌入城市259
“来到布尔戈尼,首先应摸猫头鹰”260
巴黎在尘土飞扬中再造261
桥,塞纳河上的桥262
“巴尔扎克世界”的消失262
火车钻山洞引起恐惧264
总统薪金,皇帝俸禄264
大资产者身居要职266
乘机发财,任人唯亲266
作威作福的“小皇帝”267
旧贵族的资产阶级化268
低收入与黑面包268
中央菜市场的“残肴买卖”269
有钱易长寿,无钱易夭折270
巴黎的断裂:富区与贫区270
“穷人柩车”、死后的不平等271
“巴黎如蝴蝶,外省如蜗牛”272
惟一的艺术家——照相师272
男人——农村的主要劳力273
“结束生活如同步入人生”273
农妇——家务活的承担者274
物品够用,但质地粗糙274
乡间小道四通八达274
“庄稼汉”与“吹牛者”的冲突275
法国小农的“护界神”275
农民的选票,政权的命运276
一个村落,一座教堂277
政府、教会与农民277
“土地越小,君权越大”278
神甫与镇长争权夺利278
变化——乡村特色278
第十一章 经济起飞 政治演变280
“第二帝国历史几乎全面修改”280
“路易—菲立浦就是顶好的共和国”281
“工业政变”、“经济飞跃”283
形同雨伞的中央菜市场284
北南西东的四大工业区284
“蜘蛛网计划”变成现实285
“整个欧洲无法与它匹敌”286
历史淘汰——轮船取代帆船286
新银行——资本与生产的桥梁287
美丽的法兰西、优良的葡萄酒288
“农业的黄金时节”289
“不存在任何神圣的东西”289
“国王对我言听计从”290
“根除一句谎言,需要50个世纪”291
宴会运动导致王朝垮台291
自由、平等、博爱与秩序292
法兰西银行现在告急293
“四十五生丁税”——农民的枷锁293
十七次欢呼“共和国万岁!”294
群众追求“社会的、民主的共和国”295
五日血战,一场阶级搏斗295
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296
立法议会——秩序党的猎物296
“宁要白色恐怖,不要红色恐怖”297
“皇帝万岁!”与沉默无语297
“待它面临深渊,我将割断绳索”298
在巴黎渡过了“卢比孔河”298
“平安无事,这是警察局长请我……”299
过去“没有进步,只有斗争”299
总统先生改称皇帝陛下301
“专制帝国”———万马齐喑301
拿破仑三世九死一生301
巴黎祝捷,宣布大赦302
“愿意议会较多参与国事”304
银行家及时发出警报304
巴黎工人的《六十人宣言》305
缓慢改革与迅变政局306
1870年——风云紧急307
共和女神再次迈步向前307
注释309
后记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