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陶瓷工艺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家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750192964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49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5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陶瓷工艺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陶瓷的概念及分类1
二、我国陶瓷技术发展概述3
三、陶瓷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11
第一章 原料13
第一节 原料分类13
一、概述13
二、原料分类13
第二节 粘土类原料14
一、粘土的成因与分类15
二、粘土的组成24
三、粘土的工艺性质32
四、粘土的加热变化42
五、粘土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45
六、我国的粘土原料45
一、石英的种类和性质51
第三节 石英类原料51
二、石英的晶型转化53
三、石英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56
第四节 长石类原料56
一、长石的种类和一般性质57
二、长石的熔融特性59
三、长石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60
一、含碱硅酸铝类61
第五节 其它矿物原料61
二、碱土硅酸盐类原料64
三、碳酸盐类68
四、钙的磷酸盐类70
五、高铝质矿物原料71
六、锆英石74
七、工业废渣75
第六节 陶瓷原料的标准化79
第一节 坯料的类型84
一、瓷器坯料84
第二章 坯料84
二、精陶坯料103
三、其它陶瓷器坯料107
第二节 配料的依据112
第三节 配料计算113
一、坯料组成的表示方法113
二、配料计算116
一、可塑泥团的成形性能130
第四节 坯料的成形性能130
二、泥浆的成形性能136
三、压制用粉料的成形性能142
第五节 调整坯料性能的添加剂146
一、添加剂的种类146
二、解凝剂的作用146
三、塑化剂的构成149
四、有机粘合剂的性能149
二、釉的特点和性质151
一、釉的作用151
第一节 釉的作用及特点151
第三章 釉料151
第二节 釉的分类、制釉氧化物165
一、釉的种类165
二、制釉氧化物166
第三节 确定釉配方的依据169
一、釉配方的物理化学基础169
二、釉料配方的配制原则172
三、釉料配方的确定173
一、釉料的表示方法176
第四节 釉料配方的计算176
二、釉式的计算177
三、釉料配方的计算180
第五节 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191
一、釉料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191
二、釉层冷却时的变化194
三、釉层内的气泡196
一、釉熔体的析晶过程199
第六节 釉的析晶199
二、影响釉熔体析晶的因素200
三、析晶对釉面光学性质的影响203
第七节 坯釉适应性205
一、膨胀系数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206
二、中间层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208
三、釉的弹性、抗张强度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209
四、釉层厚度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210
第四章 显微结构与性质212
第一节 陶瓷坯体的显微结构212
一、显微结构的形成213
二、工艺因素对显微结构的影响217
第二节 釉层的显微结构220
一、透明釉220
二、乳浊釉222
三、结晶釉224
五、高温颜色釉225
四、无光釉225
六、半导体釉230
第三节 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230
一、釉的熔融温度范围230
二、粘度与表面张力234
三、热膨胀性与弹性237
四、白度、光泽度与透光度243
五、力学强度与表面硬度246
六、化学稳定性248
七、介电性质249
第四节 陶瓷性能的控制252
一、陶瓷强度的控制252
二、陶瓷光学性能的控制261
三、陶瓷介电性能的控制266
第五章 原料的处理274
第一节 原料的精选274
一、原料的精选方法274
二、水的性质对坯料、制品性能的影响277
第二节 原料的预烧278
一、预烧的作用278
二、石英、长石、滑石、工业氧化锌、粘土的预烧279
第六章 坯、釉料制备281
第一节 坯料的种类和品质要求281
一、坯料的种类281
二、坯料的品质要求281
第二节 坯料制备286
一、塑性坏料制备286
二、注浆坯料制备301
三、压制坯料制备305
第三节 釉料制备307
一、釉料制备的品质要求及控制307
二、釉料制备308
第四节 坯、釉料制备的主要工序及设备314
一、原料粉碎314
二、筛分318
三、除铁319
四、泥浆脱水321
五、陈腐与练泥323
六、造粒325
七、熔块熔制325
第七章 成形与模具329
第一节 器形的合理设计329
二、成形方法的选择330
一、成形方法分类330
第二节 成形方法的分类与选择330
第三节 可塑成形331
一、滚压成形333
二、旋压成形336
三、挤压成形337
四、车坯成形338
五、其它成形方法338
第四节 注浆成形346
一、基本注浆方法350
二、强化注浆方法351
三、其它注浆成形方法352
第五节 压制成形357
一、干压成形357
二、等静压成形360
第六节 成形模具364
一、石膏与石膏模364
二、新型多孔模具371
三、压制成形用金属模373
四、挤压成形用模具374
五、等静压成形模具375
六、模具的放尺376
一、干燥的作用377
二、干燥过程377
第一节 干燥作用与干燥过程377
第八章 坯体的干燥377
三、干燥收缩与变形378
第二节 干燥制度的确定379
一、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380
二、干燥介质参数的确定381
第三节 干燥方法383
一、热空气干燥383
二、工频电干燥389
三、直流电干燥390
四、辐射干燥391
五、综合干燥395
第九章 粘接、修坯与施釉397
第一节 粘接与修坯397
一、粘接397
二、修坯397
第二节 施釉399
一、釉浆施釉法400
三、干法施釉405
二、静电施釉405
第十章 烧成与窑具416
第一节 烧成制度416
一、烧成制度与产品性能的关系416
二、制定烧成制度的依据425
三、烧成制度示例和说明429
第二节 快速烧成432
一、快速烧成的意义433
二、快速烧成的工艺措施434
第三节 装窑435
一、装窑要求435
二、装窑方法436
第四节 窑具441
一、窑具种类441
二、窑具的性能要求443
三、窑具材质的类型及损坏情况分析445
四、窑具的制造451
一、分类453
第十一章 陶瓷装饰453
第一节 陶瓷颜料453
二、陶瓷颜料制造456
三、陶瓷颜料发色机理457
四、影响色剂呈色因素458
第二节 釉上装饰461
一、彩绘461
二、贵金属装饰463
三、光泽彩464
四、其它装饰方法466
第三节 釉下装饰466
一、彩绘466
二、其它装饰方法469
第四节 釉中彩469
第五节 颜色釉470
一、低温颜色釉470
二、高温颜色釉472
一、结晶釉与砂金釉476
第六节 艺术釉476
二、无光釉479
三、碎纹釉480
四、变色釉480
五、金属光泽釉482
第七节 坯体装饰482
一、色坯、斑点、绞胎482
二、镂空、刻花、堆雕485
三、化妆土487
四、渗花488
第八节 釉料、颜料中铅、镉离子的溶出489
一、溶出原因490
二、影响因素491
三、降低铅、镉溶出量的方法493
第一节 日用陶瓷缺陷分析495
一、变形495
第十二章 陶瓷制品缺陷及其分析495
二、裂纹498
三、斑点500
四、熔洞501
五、落渣501
六、粘疤与底沿粘渣501
八、疙瘩与泥渣502
九、缺泥与磕碰502
七、底足粘脏502
十、起泡503
十一、针孔与橘釉504
十二、釉缕505
十三、缺釉505
十四、釉面擦伤506
十五、生烧与过烧506
十六、烟熏506
二十、彩色不正507
十九、色脏507
十七、阴黄507
十八、火刺507
二十一、画面缺陷508
二十二、饰金缺陷508
二十三、铅溶出量超标510
第二节 墙地砖缺陷分析510
一、变形510
二、裂纹512
四、尺寸偏差513
三、夹层513
五、大小边514
六、黑心514
七、色差515
八、釉面缺陷516
九、吸湿膨胀性518
第三节 卫生陶瓷缺陷分析518
一、变形518
二、裂纹519
三、斑点520
四、坑包521
五、棕眼522
六、缺釉523
七、釉缕与釉面波纹523
八、烟熏523
附录1 水玻璃的成分(Na2O:SiO2)与密度变化关系526
附录2 泥浆的“真密度-波美浓度-固体物料含量”关系527
附录3 常用陶瓷原料常料528
附录4 美国筛网规格表(U.S.A.Standard Sevies)和线织标准试验筛网(ASTM:E11-70)541
附录5 俄罗斯检验用高精度方孔金属丝织筛网(ΓОСТ3584—53)543
附录6 英国标准筛(B.S.410:1969)544
附录7 法国标准筛(AFNOR NF X11~501Dec.1970)544
附录8 德国标准筛网系列(DIN 4189—1968)545
附录9 日本标准筛(JISZ 8801—1996)546
附录10 国际标准组织推荐筛网系列(ISO/R565—1972)547
附录11 各种筛网对照表548
附录12 测温锥的软化温度与锥号对照表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