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胃黏膜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胃黏膜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
  • 房殿春,夏雨亭,吴云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46093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胃黏膜疾病-癌前状态-瘤样病变-研究;胃黏膜疾病-癌前状态-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胃黏膜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胃的解剖1

一、胃的形态和分部1

二、胃的位置和毗邻1

三、胃的韧带2

四、胃的构造2

五、胃的血管、淋巴和神经3

第二章 胃的组织学结构7

一、胃的组织结构7

二、胃的淋巴组织16

三、消化管的内分泌细胞17

四、消化管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28

第三章 胃的生理31

一、胃运动生理31

二、胃的分泌功能37

一、胃黏膜保护机制的研究41

第四章 胃黏膜保护-从基础到临床41

二、药物的胃黏膜保护作用46

第五章 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51

一、胃黏膜上皮细胞分离技术51

二、胃黏膜上皮细胞活力评价54

三、胃黏膜上皮细胞纯化54

四、胃黏膜上皮细胞培养55

五、胃黏膜上皮细胞鉴定58

六、胃黏膜上皮细胞功能60

七、原代培养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教训和经验60

八、展望61

第六章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黏膜的损伤与防治66

一、流行病学66

二、高危因素67

三、临床表现67

四、发病机制68

五、预防和治疗70

第一节 急性胃炎75

一、急性单纯性胃炎75

第七章 胃炎75

二、急性糜烂性胃炎76

三、急性腐蚀性胃炎77

四、急性化脓性胃炎78

第二节 慢性胃炎78

第三节 特殊类型胃炎84

一、Ménétrier病84

二、肉芽肿性胃炎85

三、西瓜胃86

四、淋巴细胞性胃炎87

二、流行病学90

三、病因学及发病机理90

第八章 消化性溃疡90

一、概述90

四、病理改变95

五、临床表现96

六、并发症100

七、辅助检查102

八、鉴别诊断105

九、治疗措施106

十一、预防112

十、预后112

第九章 消化性溃疡的特殊类型114

一、应激性溃疡114

二、胃和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114

三、幽门管溃疡115

四、球后十二指肠溃疡115

五、巨型胃和十二指肠溃疡115

七、老年消化性溃疡116

八、Dieulafoy溃疡116

六、吻合口溃疡116

第十章 慢性胃溃疡与胃癌118

一、慢性胃溃疡概念及溃疡癌变的诊断标准118

二、胃溃疡癌变存在的争议118

三、胃溃疡的癌变率119

四、溃疡癌变的临床特点119

五、溃疡癌变的病理基础120

六、溃疡癌变的机制探讨121

七、小结122

第十一章 胃息肉124

第十二章 残胃与残胃癌变126

一、关于定义126

二、发病情况126

三、病因学126

五、诊断127

四、临床表现127

六、癌变部位及病理类型128

七、治疗128

八、预后130

九、预防130

第十三章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分型和胃癌132

一、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病理组织学分型132

三、肠上皮化生的程度与分级133

二、肠上皮化生内镜下的形态学表现133

四、肠上皮化生与异型增生的关系134

五、肠上皮化生分型与胃癌的关系134

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癌变的标志物135

第十四章 肠化生与细胞凋亡138

第十五章 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147

一、CagA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147

二、CagA的分子多态性及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148

三、CagA的致病机理149

四、影响CagA阳性菌株感染结局的其他因素151

第十六章 端粒、端粒酶及其亚单位与胃黏膜癌前病变157

第一节 端粒、端粒酶的概况157

一、端粒157

二、端粒酶158

第二节 端粒、端粒酶及其亚单位与胃黏膜癌前病变161

第三节 肿瘤与端粒酶162

一、端粒酶活性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162

二、端粒酶与肿瘤治疗163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164

第十七章 胆汁反流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166

一、胆汁反流与胃黏膜的肠化生166

二、胆汁反流的动物模型166

三、胆汁反流对胃上皮细胞的影响167

四、胆汁反流对胃上皮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168

五、小结169

二、药物治疗171

一、一般治疗171

第十八章 肠化生的逆转治疗研究171

三、内镜治疗174

第十九章 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的病理学177

第一节 胃黏膜上皮病变的概念和命名177

第二节 胃黏膜异型增生的认识过程178

第三节 胃黏膜异型增生新的国际分类180

第四节 无肿瘤183

第五节 胃黏膜异型增生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185

第二十章 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放大内镜诊断189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放大内镜下表现189

二、肠上皮化生的放大内镜下表现190

三、不典型增生的放大内镜下表现191

第二十一章 基因不稳在胃癌发生中的意义193

一、肿瘤抑制途径——抑癌基因缺失的研究193

二、nMSI途径的研究195

三、DNA甲基化异常的研究196

四、胃癌mtMSI研究197

第二十二章 胃癌恶性行为的生物学基础202

一、细胞外基质成分202

二、蛋白水解酶202

三、细胞间黏附特性203

四、肿瘤免疫203

五、原癌基因204

六、抑癌基因204

七、生长因子204

第二十三章 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胃黏膜癌变的分子机制207

一、幽门螺杆菌的毒力因子及对致癌物形成的影响207

二、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细胞凋亡207

三、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皮细胞增殖209

四、幽门螺杆菌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210

五、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细胞核基因稳定性的影响210

六、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细胞线粒体DNA稳定性的影响210

七、幽门螺杆菌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211

八、幽门螺杆菌对基因甲基化的影响212

九、干预试验的启示212

第二十四章 胃癌线粒体DNA的异常改变及意义215

一、mtDNA的结构特点215

二、mtDNA的突变216

三、胃癌mtDNA的异常改变216

四、mtDNA突变的致癌机制217

第二十五章 肝素酶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219

第一节 肝素酶基因结构220

第二节 肝素酶的表达及活性调节221

第三节 肝素酶的生物学作用及作用机制223

一、肝素酶与肿瘤转移223

二、肝素酶与肿瘤血管生成224

三、肝素酶在组织正常发育中的作用225

第四节 肝素酶在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的分布及表达225

第五节 肝素酶抑制剂及其临床应用前景226

第六节 问题和展望227

一、动物选择234

第二十六章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234

二、蒙古沙鼠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236

三、关于蒙古沙鼠分子遗传学研究239

四、结语239

第二十七章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上皮化生243

一、幽门螺杆菌与肠化生的相关性研究244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化生发生的可能机制245

三、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否会逆转肠化生250

第二十八章 胆汁反流与胃癌257

一、临床流行病学和相关性实验研究257

二、胆汁反流可能的致癌机制259

三、胆汁反流预防和治疗260

第二节 早期胃癌大体类型264

一、隆起型264

第二十九章 早期胃癌的病理学研究264

第一节 概念与定义264

二、表浅型265

三、凹陷型265

第三节 早期胃癌的组织学类型266

二、平坦局限型267

三、微小癌267

一、平坦弥漫型267

第四节 早期胃癌的特殊类型267

四、小胃癌268

五、一点癌269

六、多发性早期胃癌269

七、残胃早期癌269

第三十章 早期胃癌的放大内镜诊断进展270

一、放大内镜的简介270

二、EGC的微细血管形态改变271

三、EGC的小凹形态改变272

二、诊断274

第三十一章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274

一、声像图特征274

三、影像学比较275

四、临床价值评价278

第三十二章 固有荧光光谱技术诊断早期胃癌280

一、激光诱导荧光技术诊断胃癌原理280

二、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的诊断标准281

三、激光诱导荧光技术诊断早期胃癌282

四、胃癌诊断困难者LIF技术的应用283

第三十三章 内镜黏膜活检提高胃肠疾病诊断的准确性286

第一节 消化道组织结构与黏膜活检的关系286

一、正确的确定取材部位287

二、准确地进行活检取材288

三、结合黏膜染色和放大内镜观察指导活检288

五、全瘤活检与靶向病理取材切片289

四、及时充分固定活检标本289

六、提供尽可能多的病理送检信息290

第二节 如何正确解读内镜活检病理报告290

一、内镜医师应掌握的相关病理知识290

二、内镜医师应熟悉活检病理报告的基本形式291

三、内镜医师要监测活检报告的正确性292

第三节 组织病理学观察是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途径292

一、关于慢性胃炎病理学分级的现状292

二、关于胃黏膜炎症的内镜活检取材及病理评价293

三、关于胃黏膜炎症组织学评价293

四、关于腺体萎缩、肠化和不典型增生的评价294

第三十四章 内镜黏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298

一、EMR技术发展进程298

二、EMR操作方法与技巧299

三、EMR适应证301

四、EMR临床疗效301

六、EMR面临的问题302

五、EMR并发症302

第三十五章 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305

一、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手术适应证305

二、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效果306

三、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并发症及其防治307

第三十六章 肿瘤疫苗在胃癌治疗中的进展311

一、抗肿瘤抗原型疫苗311

二、肿瘤细胞型疫苗313

三、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315

四、独特型抗体疫苗317

五、病毒疫苗和重组的病毒疫苗318

六、DNA疫苗318

七、其他类型的肿瘤疫苗319

八、展望319

二、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对肿瘤细胞进行选择性攻击323

一、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323

第一节 肿瘤基因治疗的原理323

第三十七章 胃癌的基因治疗323

三、利用特定的基因表达产物达到肿瘤治疗目的324

第二节 基因导入的方法324

一、病毒载体324

二、非病毒载体325

第三节 胃癌的基因治疗策略325

一、反义基因治疗325

二、针对抑癌基因的治疗326

三、自杀基因治疗327

四、免疫基因治疗328

五、耐药基因治疗330

六、病毒基因介导的肿瘤溶解331

七、抗肿瘤血管形成相关基因治疗331

八、RNA干扰相关基因治疗331

九、针对端粒酶的基因治疗332

第四节 问题和展望3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