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会计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会计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3056483.jpg)
- 王业可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92239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会计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会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
一、会计的产生1
第一章 会计:为决策提供信息1
二、会计的发展2
第二节 会计的含义5
一、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5
二、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6
第三节 会计目标7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7
二、会计能提供的信息9
第四节 会计方法11
【本章小结】13
【本章关键概念】13
【复习思考题】13
【附录】会计的职能、作用和任务14
第一节 会计要素18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18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原理18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19
第二节 会计等式25
一、会计基本等式25
二、会计基本等式的转化形式27
三、经济业务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27
第三节 设置账户33
一、会计科目33
二、账户39
第四节 复式记账原理42
一、复式记账的概念42
二、借贷记账法43
三、借贷记账法的运用——编制会计分录50
【本章小结】53
【本章关键概念】53
【复习思考题】53
【练习题】54
一、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57
第三章 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57
第一节 会计凭证57
二、原始凭证58
三、记账凭证65
四、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70
第二节 会计账簿72
一、会计账簿概述72
二、账簿的设置和登记76
三、记账要求和错账更正86
四、对账和结账92
【本章小结】95
【本章关键概念】95
【复习思考题】95
【练习题】96
一、会计循环的意义98
二、会计循环的步骤98
第四章 会计循环98
第一节 会计循环概述98
第二节 会计期末账项调整102
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102
二、应计业务收入103
三、应计费用的记录104
四、预收收入的分配104
五、预付费用的摊销105
第三节 会计循环的实例106
六、折旧的账项调整106
一、资料107
二、按照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进行会计处理107
【本章小结】111
【本章关键概念】112
【复习思考题】112
【练习题】112
【附录】工作底稿114
第一节 货币资金121
一、现金121
第五章 货币资金、应收项目与投资121
二、银行存款125
三、其他货币资金131
第二节 应收项目134
一、应收票据134
二、应收账款137
三、预付账款139
四、其他应收款139
五、坏账140
第三节 投资143
一、投资的分类143
二、短期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144
三、短期投资持有收益的确认144
四、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145
五、短期投资的处置148
【本章小结】149
【本章关键概念】149
【练习题】150
【复习思考题】150
第六章 存货152
第一节 存货的分类与确认152
一、存货的分类152
二、存货的确认153
第二节 存货盘存制度154
一、定期盘存制154
二、永续盘存制154
一、存货取得的计价155
第三节 存货的取得155
二、存货取得的核算157
第四节 存货的发出163
一、存货发出的计价163
二、存货发出的核算165
第五节 存货的估价171
一、毛利率法171
二、零售价法173
【复习思考题】175
【本章小结】175
【本章关键概念】175
【练习题】176
【附录】材料的计划成本核算法179
第七章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185
第一节 固定资产概述185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与分类185
二、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中的列示186
二、固定资产取得的价值构成及账务处理187
一、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187
第二节 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187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折旧194
一、固定资产折旧概述194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196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199
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200
第五节 固定资产处置201
二、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203
一、固定资产的清查203
第六节 固定资产清查与期末计价203
第七节 无形资产204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及特征204
二、无形资产的内容205
三、无形资产的分类207
四、无形资产的取得208
五、无形资产的摊销210
六、无形资产的处置211
一、长期待摊费用212
七、无形资产的期末计价212
第八节 其他资产212
二、其他长期资产213
【本章小结】213
【本章关键概念】214
【复习思考题】214
【练习题】214
第一节 流动负债216
一、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216
第八章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216
二、应交税金218
三、其他流动负债223
第二节 长期负债229
一、应付债券229
二、其他长期负债232
第三节 所有者权益234
一、实收资本234
二、资本公积237
三、留存收益240
【本章小结】242
【本章关键概念】242
【复习思考题】242
【练习题】243
第九章 损益确认和计量245
第一节 收入245
一、收入概述245
二、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247
三、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252
四、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取得收入的确认与计量256
五、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处理256
第二节 费用257
一、费用概述257
二、费用的确认原则259
三、直接费用的确认与计量259
四、期间费用的确认与计量260
一、利润的性质和构成261
第三节 利润和利润分配261
二、利润的核算262
三、利润分配266
【本章小结】267
【本章关键概念】268
【复习思考题】268
【练习题】268
一、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目的270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270
第十章 财务会计报告270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271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272
一、资产负债表的意义272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273
三、资产负债表的填制274
第三节 利润表282
一、利润表的意义282
二、利润表的格式283
三、利润表的编制285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287
一、现金流量表的意义287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288
三、现金流量表的格式288
【本章小结】290
【本章关键概念】291
【复习思考题】291
【练习题】292
第一节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295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与目的295
第十一章 财务报表分析295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96
第二节 对比分析法297
一、与计划对比297
二、与前期对比298
三、与同行业对比299
一、同一时期比较300
第三节 比率分析法300
二、不同时期比较309
三、企业之间的比较312
第四节 因素分析法312
【本章小结】314
【本章关键概念】315
【复习思考题】315
一、成本的概念316
第一节 成本计算概述316
第十二章 成本计算316
二、成本与费用317
三、成本的分类317
四、成本计算的目的和要求318
五、成本计算中需要设置的账户320
第二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321
一、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321
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330
一、品种法336
第三节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336
二、分批法338
三、分步法339
【本章小结】342
【本章关键概念】343
【复习思考题】343
【练习题】343
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345
一、本量利分析的含义345
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345
第十三章 本量利分析与短期经营决策345
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346
一、固定成本346
二、变动成本347
三、半变动成本347
第三节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351
一、完全成本法的内容351
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352
二、变动成本法的内容352
第四节 本量利分析的应用353
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353
二、本量利分析中的基本概念——边际贡献353
三、盈亏平衡分析354
四、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355
五、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分析355
六、本量利图356
一、决策的性质358
七、本量利分析的评价358
第五节 决策分析概述358
二、决策分析的程序359
三、与决策相关的成本概念359
第六节 短期经营决策的分析方法362
一、短期经营决策的内容和特点362
二、短期经营决策的分析方法362
【本章小结】371
【本章关键概念】372
【复习思考题】372
【练习题】373
第十四章 会计规范与会计工作组织374
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374
一、会计主体假设374
二、持续经营假设375
三、会计分期假设376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377
一、会计信息质量原则377
四、货币计量及币值不变假设377
二、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379
三、会计修正和补充性惯例381
第三节 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382
第四节 会计工作组织386
一、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和要求386
二、会计机构及其设置388
三、会计人员及其任职资格、职称、职责389
一、会计电算化及其重要意义391
四、会计核算的组织方式391
第五节 会计电算化391
二、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392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未来展望392
【本章小结】392
【本章关键概念】393
【复习思考题】393
参考答案394
参考文献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