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俗风情大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民俗风情大观](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0255703.jpg)
- 杨子东,常舟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306806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735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7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民俗风情大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节庆风俗春节2
元宵节6
清明节11
端午节13
六月六16
中秋节18
重阳节20
赫哲年23
傣族的新年——泼水节24
那达慕大会26
回族的年节——开斋节28
古尔邦节30
七月会31
诺劳孜节32
西迁节33
藏历年34
珞巴年36
大过年37
火把节39
大理三月街41
十月节43
侗族的婚庆节45
卡雀哇48
赶年49
三月三50
依饭节52
庙节53
唱哈节54
隆昌苗族“四月八”爬山节55
高跃“爬坡节”56
彝族的阿细跳月57
瑶族的节日歌会58
哈尼族的吃新谷节60
排湾人“五年节”习俗61
盍什节64
扩塔65
木脑盛会67
熬露68
特毛且69
苗年71
花炮节72
端节75
歌节76
达努节78
饮食习俗中国茶俗种种82
太湖之滨的熏豆茶82
苏州香茶82
浙江德清的咸茶83
闽南的肉骨茶84
成都的盖碗茶84
饺子面条与中国民俗85
话说宴席88
苏州的饮食风俗89
吃菱在嘉兴92
浙江金华的蛋俗93
东莞的槟榔风俗95
杭州节令食俗96
绍兴人与酒99
绍兴的“女儿酒”100
曲阜鸡俗及传说102
鲁南乡村的打平伙104
曹县的节日扁食105
泰安煎饼107
鲁中山区食俗三题109
腊八粥111
正月十五吃元宵113
端午节与粽子114
重阳糕与菊酒116
中秋食俗118
长安“三泡”119
臊子面与关中民俗122
陕西乾县的锅盔123
北国珍馐——酿发菜125
关中石子馍127
素食美味——酿皮子128
二月二,炒豆豆129
四川的茶馆130
名扬四海的川菜132
成都的小吃135
麻婆豆腐和夫妻肺片137
东北火锅及传说139
新疆的抓饭和羊肉串140
新疆的奶茶141
维吾尔族的包子143
香馕144
以瓜代茶及其它146
蒙古族传统食品147
壮族食俗趣闻148
别具一格的哈尼酒宴149
彝族的饮酒风俗150
餐布上的马驹(哈萨克族)153
哈萨克族的连体木杯154
回族的“九碗三行”155
大凉山彝村的共食遗风156
羌族咂酒和酒歌157
满族食俗159
傈傈族食俗160
奇异的吃虫节(仫佬族)162
产后吃海带(朝鲜族)163
赫哲族与鱼164
锡伯族的全羊席165
俄罗斯族的点心166
婚姻习俗结婚贴“囍”及来历168
吃喜糖的由来170
“撒缘”及由来171
陕南婚俗趣闻172
陕西乾县婚俗拾零174
贵州旧婚俗176
豫北新娘三天“试刀”178
神龙架民间婚俗179
广西金秀瑶族婚俗180
公公挑盖头布181
苏南水乡婚俗录183
浙江的“新娘下蛋”及“再醮妇”习俗186
浙江仙居“典水面”旧俗188
浙东海岛渔民婚俗189
疍民婚俗奇观——抛新娘190
潮阳婚俗拾趣192
粤东饶平婚俗193
广西平南的早婚旧俗195
扬州民间婚俗196
苏州婚俗200
大媒小媒的婚俗203
高山族婚俗拾趣204
小伙出嫁与闺女娶夫206
煞有介事的人鬼通婚207
吵新娘208
鄂尔多斯的传统婚礼209
回族的旧婚俗213
旧西藏婚姻奇俗215
藏族的婚礼217
傣族的偷婚习俗218
彝族婚礼中的背亲、摔跤和打闹220
偷女婿(布郎族)222
维吾尔族婚礼224
刀朗人的婚礼226
哈萨克族婚俗228
柯尔克孜族的婚礼230
乌孜别克族的婚俗232
“坐家”与“戴假壳”(布衣族)233
撵媳妇(苗族)235
土族的迎亲对歌237
苗族的恋爱及情歌238
姑娘哭嫁(土家族)241
侗族的走寨、坐妹与抢亲243
度戒、换头饰及夜半火把迎亲(瑶族)246
哈尼族婚俗247
白族对歌“闹新房”249
对歌声中结连理(傈僳族)250
达斡尔族婚俗252
洁白的祝福(塔吉克族)254
塔塔尔族婚俗255
锡伯族婚礼256
说亲送“订茶”与闹新房“打枕头”(东乡族)258
未婚同居与双喜临门的风俗(鄂伦春族)259
裕固族婚礼261
京族婚俗264
普米族的“锁媒人”婚俗265
重女轻男的婚俗266
野外的婚礼及逃婚习俗(鄂温克族)267
“女性王国”奇俗268
苦聪人的奇特婚礼271
以石定亲271
服饰风俗“龙袍”——帝王的专有服装276
女子缠脚的来由277
周岁孩子围口围280
姑娘出嫁戴戒指的来由281
汉族猫头鞋282
川西男女白缠头284
布依山——“蜡染之乡”、“绣花村寨”285
衣裤上绣红绿花边287
满族的旗袍与坎肩288
朝鲜族的素白服装289
蒙古袍289
纳西族妇女的“七星披肩”290
黎族妇女的纺织和服饰292
羌族云云鞋294
布依族妇女的头饰——戴假壳295
水族妇女头上插木梳296
湘西苗族妇女的装饰品297
独特的芒人装饰299
藏族服饰300
彝族鸡冠帽301
彝族姑娘衣裳喜花边302
朝鲜族的新郎服饰303
侗族的银饰305
维吾尔族的套鞋306
维吾尔族的小花帽307
维吾尔族妇女的面纱308
锡伯族服饰309
鄂伦春族的狍皮衣帽310
土族的服饰和刺绣311
撒拉族服饰311
保安族服饰312
布依族服饰趣谈312
叶车女子的白头巾315
白族妇女的服饰316
柯尔克孜族服饰317
哈萨克妇女的头饰319
哈萨克族的游牧服饰320
塔吉克族的高原服饰320
门巴族服饰321
珞巴族的服饰321
傣族服饰322
怒族的麻布衣裳323
基诺族妇女的斗篷帽子及其它324
苗族无人不穿花324
土家族的“西兰卡铺”326
塔塔尔族的服饰327
塔吉克族的服饰327
礼仪习俗顿首·稽首·空首332
拜认干亲礼俗333
寿诞礼仪漫谈335
年龄称谓礼仪337
清代皇帝的膳食礼制339
古人的姓名字号341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琐谈343
北宋的婚礼345
恩爱夫妻与鸳鸯鸟346
明代的“迎亲礼”347
“闹新房”趣谈348
少数民族待客礼仪350
黎族人的姓氏和命名352
藏族多种多样的取名法355
诞生礼仪拾零357
傈僳族礼仪种种359
锡伯族供奉的“喜利妈妈”361
少数民族的古老习俗——产翁制362
裕固族的小孩剃头和姑娘戴面纱363
普米族的成人礼364
瑶族成年仪式“度戒”与“牛达”365
纳西“女儿国”的礼制366
布依族礼俗367
京族婚姻礼仪369
维吾尔族刀朗人的婚礼仪式371
基诺族命名方式372
拉祜族奇特的婚仪观374
成年礼仪拾遗375
壮族的寿米缸仪式377
佤族的道德传统378
蒙古族的日常礼仪379
满族礼俗380
尊重长辈的哈尼族383
彝家礼俗385
重礼好客的壮胞386
景颇族的日常礼俗389
鄂伦春族的礼节种种390
达斡尔族的礼俗391
独龙族的礼俗392
傣族文明礼节撷英393
侗乡的古朴民风393
高山族道德习俗396
藏族待客礼仪398
道德、礼俗拾遗401
怒族的习惯法404
拉祜族的取名习俗405
文化娱乐习俗中国年节诸神410
中国独特的印章习俗412
扭秧歌414
凤阳花鼓416
古龙坡会417
“花儿”和“花儿会”418
安塞腰鼓420
正月十五“耍社火”421
关中农村的锣鼓班社423
四川民间的体育活动424
四川的乡野田头鼓426
七月三十放河灯428
海南放风灯奇观430
北方的斗鹌鹑旧俗431
藏族的沐浴节433
藏族赛马434
水族端节的赛马会436
酒菜桌上话“划拳”437
壮族歌节439
柯尔柯孜族的游戏娱乐441
赶风流街(壮族)442
云南洱海龙舟赛443
云南的刀竿节(傈僳族)444
维吾尔族的体育及游乐习俗445
大草原的体育与娱乐449
达斡尔族与曲棍球451
狂欢之夜(彝族)453
白族霸王鞭454
景颇族的“木脑”盛会455
黎族传统的体育活动456
黎族的“跳竹竿”458
高山族的背篓球和竿球459
打扁担(壮族)460
摆手舞和打飞棒(土家族)461
民间斗蟋蟀习俗463
苗族的斗牛464
京族的“唱哈”466
爬坡杆、跳鼓和滚芦笙唢呐(苗族)467
傣族的“赶摆”468
傈僳族的年节娱乐469
抢猪节(畲族)471
草原歌手与冬不拉(哈萨克族)472
“姑娘追”和“刁羊” (哈萨克族)473
抢花炮(侗族)475
侗乡的斗雀风俗477
生养丧葬习俗祈子风俗综述480
各地保育习俗480
四川的祈子风俗484
重庆的生养保育习俗485
浙江富阳生育习俗487
温州的“打生”习俗488
元宵灯节摇毛竹489
除夕之夜转椿树490
苏州的满月剃头491
巴蜀的“满月”习俗492
“关中冷娃”的命名494
西秦孩子的满月495
陕西华县的孩子497
邵阳民间的“送子”风俗498
维吾尔族的割礼499
草原上的孩子500
摇床上的喜事(维吾尔族)501
彝族生育习俗502
哈尼族给男孩取名的仪式504
珞巴族的命名505
中国人对死之迷信507
给死人烧纸的来历510
淮安打寿材旧俗511
陕北的“合木”习俗512
浙江的丧葬形式514
富阳丧葬旧俗516
泰安农村丧俗志518
浙江绍兴的回煞旧俗517
大别山乡村土葬522
广东翁源祭墓旧俗524
四川丧葬旧俗525
台湾的丧葬仪式529
贵州民间的“镇魂”及迷信530
贵州的亡灵招魂仪式532
海南琼山丧葬旧俗533
神龙架的丧鼓、丧歌及坐棺535
东海葬礼奇俗536
维吾尔族的葬礼537
锡伯族的葬礼539
藏族丧葬种种540
彝族丧葬习俗541
壮族丧葬歌543
哈尼族葬俗述要547
风葬与悬棺葬548
白族的挂尸祭奠549
布郎族葬俗550
苗族的椎牛送丧551
门巴族葬俗综述552
崩龙族的丧葬习俗558
俄罗斯族葬礼559
塔吉克人的丧俗560
达斡尔人的丧葬561
工匠技艺习俗壮族的“壮锦”564
久负盛名的布依族民族工艺565
苗家“三制”与苗女技艺567
土家族的“土锦”569
僜人的纺织与狩猎570
傈僳人的弩弓和砍刀572
鄂温克族的桦皮船573
芒人的竹编574
佤族工匠技艺575
赫哲族渔俗576
瑶族的开荒习俗578
哈尼族农俗579
长白山满族采参习俗581
基诺族猎俗582
哥里德人猎取黑貂582
杭嘉桐乡蚕俗584
少数民族酿酒技艺拾零587
富有特色的侗乡建筑588
会“走”的房子——蒙古包590
羌族独特的建筑技艺591
白族民居与生产习俗592
川西少数民族的鸡公车594
彝族瓦板房与土掌房596
藏族的建筑艺术及其它597
傣族的竹楼600
少数民族民居拾趣602
哈尼族的银泡制造与建筑604
盖房上梁习俗606
买卖中的讨价还价607
景颇人的竹楼建筑609
崩龙族的冠盖房610
傣族的佛寺建筑611
卖狗肉为啥不用刀切613
货郎摇鼓惊闺614
信仰禁忌习俗语言禁忌618
饮食方式禁忌621
“绿帽子”与服饰禁忌622
经商禁忌625
狩猎禁忌627
媒人禁忌629
房事禁忌631
新媳妇“回门”禁忌633
洞房花烛不同房634
新媳妇“不落夫家”636
夫妻借宿忌同床637
吃狗肉的禁忌639
川人不打杜鹃的来历641
槐木不上房与材料禁忌643
少数民族性分别禁忌644
苗族原始宗教的崇拜观646
普米民族多祭祀648
彝族原始宗教拾零651
藏族喇嘛教与日常禁忌655
傣族全民信仰佛教656
白族的信仰禁忌与“一百零八”659
蒙古“波”与全民尚“白”习俗661
纳西族东巴教和门神664
达斡尔族十大禁忌666
羌族的多神教667
怒族的鬼神观念670
哈尼族农业祭祀与“夺都”习俗672
台湾山村的“婚忌”673
回族忌猪及其它675
布依族的宗教信仰与禁忌676
满族的尚“白”习俗679
佤族宗教活动种种680
赫哲人的“卜”和“萨满”684
粤东畲族笃信盘瓠686
傈僳族信奉多神鬼687
独龙族原始宗教688
壮族的“跳岭头”风俗690
景颇族的自然崇拜691
朝鲜族的周年祭祀692
拾遗694
吉祥的“七”695
鼠忌及老鼠迎亲的传说696
为啥勿念“二十”698
其它习俗打冤家(彝族)702
闽台崇蛇习俗704
小脚展览会706
彝族的“祭龙”风俗708
贵宾席上的毛驴709
藏族农耕711
陕西十大怪713
四川的棒老二716
新疆男子与小刀719
哈萨克族的驯鹰术720
蜀中栽秧送“幺台”721
猎民村的猎犬(鄂伦春族)722
景颇族的原始宗教724
傣族特殊的标志726
迎新火与挑新水(壮族)727
苦聪人的奇特乡规727
云南的“牛亲家”728
八月十五先喂狗(阿昌族)729
路不拾遗(瑶族)730
佤族的木鼓和剽牛731
俄罗斯族的汽浴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