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生态工程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盛连喜,许嘉巍,刘惠清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7748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航空航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生态工程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态工程导论1
1.1生态工程定义1
1.2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及生物工程的区别2
1.3生态工程研究的内容和目的3
1.4生态工程研究的背景3
1.4.1生态问题的出现3
1.4.2第二次浪潮的思维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影响4
1.4.3人们在觉醒5
1.4.4生态工程研究7
1.5生态工程的应用前景8
1.5.1生态工程与可持续发展8
1.5.2生态工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9
1.5.3生态工程与农林牧业建设10
思考题11
1.5.4生态工程与城市生态建设11
第二章 生态工程的原理12
2.1自组织原理12
2.2共生原理13
2.3正负反馈调节原理15
2.3.1因果关系15
2.3.2反馈关系15
2.3.3反馈调节17
2.4正常立地理论18
2.5局部控制与全局调节原理19
2.5.1整体与部分19
2.5.2生物圈的等级组织原理20
2.6生态结构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的原理22
2.6.1生态系统的结构23
2.6.2生态功能24
2.7生产功能与保护功能耦合的原理26
2.6.3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6
2.8物质与能量多层利用及循环原理27
2.9仿生原理28
2.9.1仿植物的相生相克行为28
2.9.2仿动物的利他行为29
思考题29
第三章 生态工程设计的方法31
3.1斑块尺度上的生态工程设计31
3.2区域尺度上的生态工程设计32
3.3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方法36
3.3.1生态类型的稳定性分析36
3.3.2景观稳定性分析42
3.4生态演替促进法48
3.4.1生态演替的原理48
3.4.2仿效演替过程49
3.4.3促进演替过程50
3.5外来种的引进与控制方法53
3.5.1外来种的影响及引进原则53
3.5.2外来种的引进与控制54
3.6生态恢复方法56
3.6.1生态恢复的定义及目标56
3.6.2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技术57
3.7结构调整的方法61
3.7.1结构失稳61
3.7.2结构调整的方法63
3.7.3案例分析65
3.8功能完善的方法66
3.8.1生态系统功能缺损的诊断66
3.8.2生态功能完善的方法67
3.8.3案例分析68
3.9.1生态系统中的能流渠道及过程70
3.9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调整方法70
3.9.2生态系统中几种重要的物质循环72
3.9.3物流与能流调控的基本方法75
思考题77
第四章 种植业生态工程78
4.1种植业生态工程的特点78
4.2种植业生态工程的设计80
4.2.1种植业生态工程的设计原则80
4.2.2种植业生态工程设计流程图84
4.2.3种植业生态工程的类型85
4.2.4种植业生态工程评价88
4.2.5种植业生态工程设计模式89
4.3种植业生态工程中的几种实用技术92
4.3.1沼气的厌氧发酵技术92
4.3.3蚯蚓养殖技术100
4.3.2秸秆的氨化技术100
4.4案例分析102
4.4.1间作、套作案例102
4.4.2协调共生案例103
思考题104
第五章 林业生态工程105
5.1林业生态工程概述105
5.2林业生态工程设计的原理110
5.2.1系统论原理110
5.2.2生物间互利共生的原理111
5.2.3“生态位”与自然资源多级利用原理112
5.2.4环境的时间节律与生物的机能节律原理113
5.2.5人工模拟自然演替的原理114
5.3林业生态工程的设计115
5.3.1农田与森林交错带的林业生态建设115
5.3.2荒山林业生态工程的设计118
5.3.3山地自然保护区的林业生态工程设计120
5.4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案例123
5.4.1工程内容123
5.4.2工程效益124
思考题124
第六章 养殖业生态工程126
6.1养殖业生态工程概述126
6.1.1养殖业生态工程的内容126
6.1.2养殖业生态工程与传统养殖业的区别128
6.1.3养殖业生态工程原理128
6.2养殖业生态工程设计132
6.2.1养殖业生态工程设计类型132
6.2.2养殖业生态工程的效益评价134
6.3典型养殖业生态工程模式136
6.3.1综合畜禽生态工程137
6.3.2综合养殖业生态工程模式138
6.4案例分析142
6.4.1立体养殖142
6.4.2工程效益143
思考题143
第七章 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工程144
7.1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的研究概述144
7.2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的原理145
7.2.1共生原理145
7.2.2系统整体性原理146
7.2.3物质多重利用与物质循环原理146
7.3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的设计146
7.3.1农林牧交错带的复合生态工程146
7.3.2农区的牧业生态工程149
7.3.3林区的牧业生态工程150
7.3.4种养加复合生态经济系统153
7.4.1留民营村的生态建设156
7.4案例分析156
7.4.2留民营村生态建设的效益分析157
思考题157
第八章 荒芜土地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工程159
8.1我国荒芜土地的现状159
8.1.1水土流失159
8.1.2土地沙化160
8.1.3土壤盐渍化160
8.1.4草场退化160
8.1.5土地退化,耕地锐减160
8.2沙化土地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工程161
8.2.1沙化土地的演替161
8.2.2沙化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63
8.2.3沙化土地的生态工程设计163
8.3.1退化草地的现状166
8.3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工程166
8.3.2退化草地的形成因素168
8.3.3退化草地治理的生态工程设计169
8.4荒山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工程174
8.4.1荒山的基本特点和类型174
8.4.2荒山形成的因素分析176
8.4.3荒山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工程设计177
8.5工矿废弃地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工程设计180
8.5.1工矿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80
8.5.2工矿废弃地复垦的生态工程设计180
8.6案例分析183
8.6.1荒漠土地恢复183
8.6.2盐碱地恢复184
思考题185
9.1.1原始社会农村庭院的雏形187
9.1庭院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187
第九章 庭院生态工程187
9.1.2奴隶社会的农村庭院188
9.1.3封建社会的农村庭院189
9.2庭院生态类型189
9.2.1结构类型189
9.2.2功能类型190
9.3庭院生态系统的组成191
9.3.1人类种群191
9.3.2饲养生物种群191
9.3.3伴生的生物种群192
9.3.4庭院生态系统的环境193
9.4庭院生态系统的环境工程195
9.4.1农村庭院生态系统自然环境的选址196
9.4.2农村庭院生态系统的绿化196
9.4.3庭院工程设计的技术199
9.4.4未来庭院生态系统建造的新途径201
9.5案例分析202
思考题203
第十章 城市生态工程205
10.1城市生态系统205
10.1.1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205
10.1.2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程205
10.1.3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207
10.1.4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207
10.1.5城市生态系统的流208
10.2城市的自然生态子系统211
10.2.1城市地貌212
10.2.2城市气候212
10.2.3城市水文212
10.2.4城市植物群落的主要类型及变化213
10.3城市的社会生态子系统215
10.2.5城市环境下动物区系的变化215
10.4城市的经济生态子系统216
10.5城市生态工程设计217
10.5.1城市生态危机217
10.5.2城市自然保护工程218
10.5.3城市绿化工程219
10.5.4城市综合治理的生态工程224
10.5.5生态城的未来方向228
10.6案例分析229
10.6.1生态小区绿化229
10.6.2物质循环再生230
思考题231
第十一章 湿地生态工程232
11.1湿地概述232
11.1.1湿地的定义232
11.1.3湿地的功能233
11.1.2中国的湿地类型233
11.1.4湿地存在的共性问题235
11.2湿地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237
11.2.1湿地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237
11.2.2湿地工程技术238
11.3湿地生态工程设计238
11.3.1湿地的恢复与重建238
11.3.2湿地保护的设计方案246
11.4案例分析249
11.4.1洞庭湖湿地概况249
11.4.2洞庭湖区存在的问题250
11.4.3采取的措施251
11.4.4结论252
思考题253
12.1.1土地生态系统的属性254
12.1土地生态系统254
第十二章 土地生态工程254
12.1.2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255
12.1.3土地利用中的生态问题257
12.2土地生态工程设计259
12.2.1土地生态工程设计的原理259
12.2.2土地生态工程设计的案例259
思考题265
第十三章 微观生态工程266
13.1微观生态系统与微观生态工程266
13.1.1微观生态系统266
13.1.2微观生态工程269
13.2微观生态工程设计273
13.2.1微观生态工程设计的原理273
13.2.2微观生态工程设计的程序273
13.2.3微观生态工程设计的案例274
思考题280
第十四章 区域生态工程281
14.1区域生态系统281
14.1.1区域特征281
14.1.2研究意义282
14.2区域生态问题的诊断282
14.2.1生态健康的评价指标283
14.2.2诊断方法284
14.3区域生态工程设计原理285
14.3.1整体性原理285
14.3.2循环经济原理285
14.4区域生态工程案例286
14.4.1背景286
14.4.2措施287
14.4.3效益287
思考题288
参考文献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