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神经疾病定位诊断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神经疾病定位诊断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3039655.jpg)
- 邢永前,赵斌,许志恩主编;韩陈保,王义刚,黄绍娴,江先娣,刘宁副主编;王义刚,尹小健,田亚莉,江先娣,刘宁,邢永前,许志恩,朱育昌,陈小江,陈义雄,陈武标,陈煜森 著
- 出版社: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31102633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72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神经疾病定位诊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大脑皮层3
二、非特异性上行网状激活系统3
上篇 神经疾病症候3
第一章 意识障碍3
第一节 意识障碍的解剖生理基础3
一、病史询问4
第二节 意识障碍的检查4
三、上行网状抑制系统4
二、体格检查5
三、辅助检查7
一、根据意识水平的下降进行分型8
第三节 意识障碍的分类8
二、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9
一、意识障碍的诊断9
二、根据意识内容的改变进行分型9
三、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9
第四节 意识障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9
二、脑死亡与心脏死亡10
一、脑死亡的概念10
第五节 脑死亡10
四、脑死亡的诊断标准11
三、脑死亡的历史与现状11
第一节 痴呆的发病机制12
第二章 痴呆12
二、神经电生理学检查13
一、实验室检查13
第二节 痴呆的检查与诊断13
三、影像学检查14
一、阿尔茨海默病15
第三节 常见痴呆综合征15
四、痴呆的诊断15
二、血管性痴呆16
三、Pick病17
四、路易体痴呆18
六、Creutzfeldt-Jakob病19
五、帕金森病性痴呆19
二、失语症检查法20
一、概述20
第三章 失语、失用、失认、失读和失算20
第一节 失语20
三、失语的类型和临床表现23
二、顶叶失用25
一、概述25
第二节 失用症25
三、额叶失用28
第三节 失认30
一、视觉失认31
二、听觉失认33
二、失读伴失写(中枢失读)34
一、失读不伴失写34
第四节 失读与失写34
第五节 失算和计算不能35
三、纯失写35
三、正常睡眠结构36
二、生物钟节律的生理36
第四章 睡眠障碍36
第一节 睡眠的生理学基础36
一、睡眠与觉醒神经结构及神经递质36
二、对睡眠障碍患者的检查和评估37
一、睡眠障碍的病史37
第二节 睡眠障碍的诊断方法37
一、睡眠障碍国际分类39
第三节 睡眠障碍和睡眠疾病39
二、失眠42
三、睡眠相关障碍43
五、昼夜节律睡眠紊乱的临床类型44
四、过度嗜睡疾患44
六、伴有睡眠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45
一、头痛的解剖学基础46
第一节 概述46
第五章 头痛46
二、头痛发生的机制47
三、头面部疼痛的分类48
四、头痛的诊断49
一、偏头痛51
第二节 原发性头痛51
二、紧张性头痛57
三、丛集性头痛59
一、炎症性头痛61
第三节 继发性头痛61
三、颅内压异常性头痛62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性头痛62
四、颞动脉炎64
五、脑神经痛65
一、前庭系统69
第一节 眩晕的病理生理学基础69
第六章 眩晕69
二、非前庭系统71
一、迷路刺激试验72
第四节 眩晕的辅助检查72
第二节 眩晕的病因及发病机制72
第三节 眩晕的临床表现72
十、简要介绍几种前庭功能的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73
九、影像学检查73
二、前庭脊髓试验73
三、听力试验73
四、眼震图73
五、特殊眼功能检查73
六、神经电生理检查73
七、经颅多普勒(TCD)检查73
八、位置试验73
二、引起眩晕的病变部位及病因75
一、临床确定眩晕75
第五节 眩晕的诊断75
一、耳源性眩晕76
第六节 常见的眩晕症76
三、脑血管疾病性眩晕78
二、颈源性眩晕78
六、运动病79
五、眼源性眩晕79
四、癫痫性眩晕79
二、神经肌肉接头性肌萎缩80
一、神经源性肌萎缩80
第七章 肌萎缩80
第一节 肌萎缩的病理生理80
第二节 肌萎缩的病因80
一、中枢神经源性肌萎缩81
第三节 肌萎缩的分类和表现81
三、肌源性肌萎缩81
四、废用性肌萎缩81
二、周围神经源性肌萎缩82
五、肌源性肌萎缩83
四、神经肌肉接头性肌萎缩83
三、末梢神经损伤性肌萎缩83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84
七、废用性肌萎缩84
六、代谢性疾病肌萎缩84
二、有关神经环路和神经递质及调质85
一、有关解剖结构与病变综合征85
第八章 不随意运动85
第一节 不随意运动发生的机理85
一、震颤86
第二节 不随意运动的类型及表现86
三、异常运动87
二、肌纤维颤动与肌束震颤87
一、肌张力的产生89
第一节 肌张力的产生及调节89
第九章 肌张力异常89
二、肌张力的中枢调节90
一、肌张力减低91
第二节 肌张力异常的类型及表现91
二、肌张力增高92
二、临床表现94
一、概述94
第十章 共济失调94
第一节 小脑性共济失调94
第三节 大脑性共济失调95
二、临床表现95
第二节 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95
一、概述95
第四节 前庭性共济失调96
二、颞叶、顶叶性共济失调96
一、额叶性共济失调96
一、偏瘫步态97
第三节 常见神经疾病的步态异常97
第十一章 步态异常97
第一节 概述97
第二节 步态的检查97
四、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98
三、小脑疾病步态98
二、截瘫步态98
七、肌营养不良性步态99
六、舞蹈病步态99
五、帕金森病步态99
二、浅、深反射的调节101
一、反射的定义及分类101
第十二章 反射异常101
第一节 概述101
三、病理反射102
二、反射活跃或亢进102
第二节 反射异常的类型102
一、反射减低或消失102
一、常规检查的深反射103
第三节 反射异常的临床意义103
二、浅反射104
上篇主要参考文献106
第二节 定位诊断111
第一节 诊断方法111
中篇 神经疾病定位诊断111
第一章 神经疾病的诊断方法及诊断原则111
第三节 定性诊断113
一、感觉的传导径路115
第一节 感觉的解剖生理115
第二章 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115
三、感觉的节段性支配116
二、脊髓内感觉传导束的层次排列116
一、刺激性症状118
第二节 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118
二、脊神经后根病变119
一、周围神经病变119
二、抑制性症状119
第三节 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119
四、脑干病变120
三、脊髓病变120
一、临床资料121
第四节 病例分析121
五、丘脑病变121
六、内囊病变121
七、大脑皮质病变121
二、分析122
一、下运动神经元的解剖生理123
第一节 弛缓性瘫痪123
第三章 瘫痪的定位诊断123
三、弛缓性瘫痪的定位诊断124
二、弛缓性瘫痪的临床表现124
一、上运动神经元的解剖生理125
第二节 痉挛性瘫痪125
二、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表现128
三、痉挛性瘫痪的定位诊断129
一、临床资料130
第三节 病例分析130
二、分析131
二、病理132
一、解剖生理132
第四章 周围神经疾病的定位诊断132
第一节 概述132
三、周围神经疾病的临床表现133
四、周围神经疾病的分类134
一、嗅神经疾病136
第二节 脑神经疾病的定位诊断136
二、视觉通路疾病139
三、眼运动神经(动眼、滑车、外展神经)疾病146
四、三叉神经疾病156
五、面神经疾病160
六、听神经疾病166
七、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疾病174
八、副神经疾病178
九、舌下神经疾病179
一、脊神经的解剖与生理180
第三节 脊神经疾病的定位诊断180
二、脊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184
一、临床资料187
第四节 病例分析187
二、分析188
一、外部结构189
第一节 脊髓的解剖生理189
第五章 脊髓疾病的定位诊断189
第二节 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190
二、内部结构190
一、灰质节段性损害191
四、脊髓横贯损害192
三、脊髓半侧损害192
二、传导束损害192
五、脊髓髓内与髓外病变的定位诊断193
二、分析194
一、临床资料194
第三节 病例分析194
一、大脑半球外形和分叶196
第一节 大脑半球的解剖生理196
第六章 大脑半球疾病的定位诊断196
二、大脑半球内部结构198
第二节 大脑半球病损的特点202
一、失语204
第三节 大脑高级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204
二、失用205
四、失读和失算206
三、失认206
六、忽略207
五、失写207
七、情感紊乱208
八、记忆障碍210
一、额叶213
第四节 大脑损害的功能定位213
二、顶叶214
三、颞叶215
四、枕叶217
八、胼胝体218
七、半卵园中心218
五、内囊218
六、岛叶及外囊218
二、分析219
一、临床资料219
九、边缘叶219
第五节 病例分析219
二、纹状体的传入和传出纤维220
一、基底节的组成220
第七章 大脑半球深部基底节疾病的定位诊断220
第一节 基底节的解剖生理220
四、黑质的传入和传出纤维221
三、苍白球的传入和传出纤维221
一、肌张力障碍222
第二节 基底节病损的临床表现222
二、肌阵挛223
三、抽动224
四、震颤225
五、舞蹈症226
二、根据震颤及其频率定位228
一、根据临床症状的性质定位228
第三节 基底节症状的定位诊断228
二、分析229
一、临床资料229
三、去脑强直状态229
四、去皮层僵直状态229
第四节 病例分析229
一、丘脑的解剖230
第一节 丘脑的解剖生理230
第八章 丘脑疾病的定位诊断230
二、丘脑的生理功能231
二、丘脑病损的临床表现232
一、丘脑病损的临床特点232
三、丘脑的血液供应232
第二节 丘脑病损的临床表现232
二、中丘脑区234
一、前丘脑区234
第三节 丘脑病变的定位诊断234
二、分析235
一、临床资料235
三、腹外侧丘脑区235
四、丘脑后区235
第四节 病例分析235
一、下丘脑236
第一节 下丘脑及垂体的解剖生理236
第九章 下丘脑及垂体疾病的定位诊断236
二、垂体242
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疾病的诊断原则244
一、下丘脑病变的病因245
第三节 下丘脑病变的临床表现245
二、下丘脑病变的临床表现246
三、下丘脑病变的诊断250
一、垂体瘤251
第四节 垂体病变的临床表现251
四、功能定位251
二、空泡蝶鞍综合征256
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256
四、垂体性矮小症262
一、临床资料264
第五节 病例分析264
二、分析265
一、脑干的外形266
第一节 脑干的解剖生理266
第十章 脑干疾病的定位诊断266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267
三、脑干的血液供应271
一、延髓综合征及定位诊断273
第三节 脑干综合征及定位诊断273
第二节 脑干病变的定位诊断原则273
一、确定病变是否位于脑干273
二、确定脑干病变的水平273
三、确定病变在脑干内或是在脑干外273
二、脑桥综合征及定位诊断274
三、中脑综合征及定位诊断275
二、分析276
一、临床资料276
第四节 病例分析276
一、小脑的外部结构277
第一节 小脑的解剖生理277
第十一章 小脑疾病的定位诊断277
二、小脑的内部结构278
三、小脑的联系纤维279
一、临床表现280
第二节 小脑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280
四、小脑的生理功能280
二、定位诊断281
二、分析282
一、临床资料282
第三节 病例分析282
一、自主神经中枢部分283
第一节 自主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283
第十二章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283
二、自主神经周围部分284
三、自主神经的功能287
一、循环障碍289
第二节 自主神经病损的临床表现289
二、排汗异常291
四、自主神经功能失调292
三、营养障碍292
一、临床资料293
第三节 病例分析293
二、分析294
一、颈内动脉系统295
第一节 脑的血液供应295
第十三章 脑血管疾病的定位诊断和综合征295
二、椎-基底动脉系统296
一、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定位诊断297
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的定位诊断和综合征297
三、脑动脉的吻合297
四、脑血液循环调节及病理生理297
二、脑出血的定位诊断299
二、分析301
一、临床资料301
第三节 病例分析301
中篇主要参考文献302
一、腰椎穿刺术307
第二节 脑脊液的采取307
下篇 神经疾病特殊检查307
第一章 脑脊液检查307
第一节 概述307
二、小脑延髓池(脑大池)穿刺术309
一、脑脊液压力检查310
第三节 动力学检查310
三、颈静脉压迫试验(奎氏Queckenstedt试验)311
二、压腹试验(斯氏Stookey试验)311
一、一般常规检查312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312
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313
三、脑脊液免疫学检查316
三、肌电图仪器组成318
二、肌电图检查内容318
第二章 肌电图318
第一节 概述318
一、基本原理318
一、正常肌电图319
第二节 肌电图的分析319
二、不正常肌电图322
三、神经电图325
五、F波326
四、单纤维肌电图326
一、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的神经肌电图诊断327
第三节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327
六、H反射327
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的神经肌电图诊断328
三、肌病的肌电图诊断331
四、重症肌无力和其它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的肌电图诊断332
第二节 脑电图的分析334
二、原理和方法334
第三章 脑电图334
第一节 概述334
一、概念334
一、脑电图的基本特征335
二、脑电图的成份336
四、儿童正常脑电图338
三、脑波的测量338
六、成人正常脑电图339
五、儿童异常脑电图339
七、成人异常脑电图340
九、诱发试验341
八、睡眠脑波341
二、颅内占位病变342
一、癫痫342
第三节 脑电图的临床应用342
三、颅内炎症343
五、脑出血344
四、脑动脉硬化症344
十、精神发育不全345
九、精神病345
六、颅脑外伤345
七、电击伤345
八、神经官能症345
四、动态脑电图的优势与不足346
三、异常动态脑电图表现346
十一、儿童多动症(脑功能轻度障碍)346
十二、脑死亡346
第四节 24小时动态脑电图346
一、检查方法346
二、动态脑电图的适应证346
五、动态脑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347
三、视频脑电图分析348
二、检查方法348
六、动态脑电图判定需要注意的问题348
第五节 视频脑电图348
一、概述348
四、视频脑电图对癫痫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及意义349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351
一、检查方法351
第四章 脑电地形图351
第一节 概述351
三、直方图352
二、数据分析352
第二节 脑电地形图分析352
一、彩色脑电地形图分析352
三、脑外伤353
二、脑部占位性病变353
四、异常脑电地形图353
第三节 脑电地形图的临床应用353
一、癫痫353
六、老年痴呆354
五、脑部感染性疾病354
四、脑血管病354
一、体感诱发电位355
第二节 脑感觉诱发电位355
第五章 脑诱发电位355
第一节 概述355
一、基本原理355
二、脑诱发电位检查内容355
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357
三、皮层视觉诱发电位358
一、检查方法360
第三节 脑运动诱发电位360
三、临床应用361
二、正常波形361
二、检查方法362
一、基本原理362
第六章 经颅多普勒362
第一节 概述362
二、异常经颅多普勒分析363
一、正常经颅多普勒分析363
第二节 经颅多普勒的分析363
一、脑血管病的诊断365
第三节 经颅多普勒的临床应用365
五、其他方面的应用369
四、锁骨下动脉盗血的诊断369
二、颅内外血管吻合术的监测369
三、脑外伤脑损伤的评价369
一、脑磁图的发展史及基本原理370
第一节 概述370
第七章 脑磁图370
二、脑磁图成像的必备条件371
第二节 正常和异常的脑磁图372
一、癫痫灶的定位374
第三节 脑磁图的临床应用374
二、脑功能区定位376
三、脑功能损伤判定377
四、脑磁图与神经精神疾病378
五、胎儿脑磁图的应用379
七、脑磁图的应用展望381
六、在大脑活动奥秘上的探索381
一、CT基本结构382
第一节 概述382
第八章 CT382
四、CT值383
三、CT扫描方法383
二、CT基本原理383
七、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384
六、伪影384
五、窗位窗宽384
一、正常颅脑横断面断层解剖的CT表现385
第二节 CT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价值385
二、CT在颅脑外伤诊断中的价值387
三、CT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388
四、CT在颅脑肿瘤诊断中的价值390
五、CT在颅内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392
二、梯度系统393
一、主磁体393
第九章 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393
第一节 概述393
第二节 MRI机基本构造393
三、氢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394
二、氢原子核在自然状态下394
三、射频系统394
四、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394
第三节 MRI原理简介394
一、能发生磁共振的原子核394
六、T1、T2与成像信号强度395
五、弛豫时间与磁共振成像395
四、核磁共振与核磁弛豫395
一、自旋回波396
第四节 常用MRI技术在神经系统中的应用396
三、反转回复397
二、快速自旋回波397
四、梯度回波398
六、脂肪抑制成像399
五、平面回波399
八、弥散成像400
七、磁共振血管造影400
九、弥散张量成像401
十、灌注成像402
十二、磁共振频谱分析404
十一、血氧水平依赖成像404
一、MRI检查和诊断的优点406
第五节 MRI检查在神经系统应用中的特点406
二、MRI检查和诊断的缺点407
二、SPECT的数据采集408
一、结构408
第十章 神经核医学检查408
第一节 概述408
第二节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408
二、工作原理409
一、结构409
第三节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409
一、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及局部脑血流量测定410
第四节 SPECT、PET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410
二、脑代谢显像412
三、中枢神经递质和受体显像414
第二节 DSA设备及基本原则416
第一节 概述416
第十一章 介入放射学416
一、脑血管造影的基本方法417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在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417
二、脑血管疾病的DSA诊断与介入治疗418
一、脑血管DSA对肿瘤的定位诊断与定性诊断426
第四节 颅内肿瘤的DSA诊断与介入治疗426
二、头颈部肿瘤的介入治疗427
第十二章 内禀信号的光学成像428
下篇主要参考文献429
附录一临床常用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431
附录二神经病学常用英汉名词对照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