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司治理审计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蔡春,唐滔智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ISBN:780221090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8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197页
- 主题词:公司-审计-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司治理审计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 蔡春1
1 公司治理机制的演进与审计发展:回顾与展望1
1.1 公司治理演进与审计发展1
1.1.1 英国公司治理的演进1
1.1.2 美国公司治理的演进3
1.2 公司治理与审计研究评述6
1.2.1 公司治理模式与审计6
1.2.2 公司治理、会计准则与审计8
1.2.3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披露与审计11
1.2.4 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14
1.3 后安然时代的公司治理与审计17
2 公司治理导向审计研究之理论基础及其构想23
2.1 公司治理与审计研究之理论基础23
2.1.1 委托代理理论23
2.1.2 不完全契约理论25
2.1.3 交易成本理论25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26
2.1.5 受托经济责任观27
2.2 公司治理环境评价是公司治理导向审计的基础29
2.2.1 公司治理环境评价的意义29
2.2.2 公司治理环境的战略评价32
2.3 公司治理状况评价是公司治理导向审计的核心35
2.3.1 公司治理评价体系36
2.3.2 公司治理评价的基本原理38
2.3.3 南开治理指数和南开治理指数数据库43
2.4 内部控制系统评价是公司治理导向审计的关键44
2.5 结语46
3 受托经济责任、审计独立性与公司治理研究47
3.1 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和发展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前提47
3.2 初始的企业受托经济责任、独立审计关系与审计质量49
3.2.1 企业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49
3.2.2 初始的独立审计关系49
3.2.3 审计质量主要取决于审计师的职业能力50
3.3.2 独立审计关系的变化51
3.3.1 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51
3.3 近代企业受托经济责任、审计关系与审计独立性问题的出现51
3.3.3 审计师独立性的缺失成为审计质量问题的隐患52
3.4 现代受托经济责任、审计关系与审计独立性问题的突显53
3.4.1 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对受托经济责任的拓展53
3.4.2 审计关系的变化53
3.4.3 审计师的独立性问题成为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54
3.5 公司治理与受托经济责任之间的关系55
3.5.1 公司治理的概念55
3.5.2 公司治理与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在一致性56
3.6 审计独立性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57
3.6.1 内部公司治理机制在提高审计独立性方面的措施: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扩大57
3.6.2 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在提高审计独立性方面的措施:强化监管58
3.6.3 审计独立性对公司治理的影响60
4 审计独立性与公司治理的现实考察62
4.1 公司治理对提高审计独立性的作用62
4.1.1 公司内部治理在提高审计独立性中的作用62
4.1.2 公司外部治理在提高审计独立性中的作用65
4.2 审计独立性、财务报告的可信性与公司治理77
4.1.3 审计独立性的有效治理77
4.2.1 在IPO市场上审计独立性对正确评价股票发行78
价格的影响78
4.2.2 审计独立性在提高年度财务报告可信性的作用82
4.3 审计独立性、盈余管理抑制与公司治理85
4.3.1 审计独立性与盈余管理、公司治理的关系85
4.3.2 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其形式85
4.3.3 审计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87
5.1 会计信息披露的变迁与公司治理92
5 公司治理、会计信息质量与审计92
5.1.1 业主制与会计信息披露93
5.1.2 受托经济责任与会计信息披露93
5.2 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关系分析94
5.2.1 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的作用94
5.2.2 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的影响95
5.3 会计信息质量与审计96
5.3.1 公司治理、会计信息与审计源于受托经济责任96
5.3.2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要审计97
5.4.1 我国公司治理现状100
5.4 基于审计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分析100
5.4.2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议103
6 管理舞弊、舞弊审计与公司治理研究107
6.1 舞弊、管理舞弊与舞弊审计辨析107
6.1.1 舞弊辨析107
6.1.2 管理舞弊定义109
6.1.3 舞弊审计的定义109
6.2.1 关于舞弊理论研究111
6.2 管理舞弊研究现状评述111
6.2.2 关于舞弊原因研究112
6.2.3 关于舞弊手段研究114
6.3 管理舞弊症结与公司治理结构分析116
6.3.1 委托代理关系116
6.3.2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缺陷117
6.3.3 公司绩效117
6.3.4 信息不对称117
6.3.7 内外部监管无力118
6.3.6 高管聘用机制118
6.3.5 外部环境压力118
6.3.8 关联方的“协助”119
6.4 舞弊审计的渊源与发展119
6.4.1 管理舞弊审计的定位119
6.4.2 管理舞弊审计存在的问题120
6.5 结语121
7.1 公司治理、内部审计与受托经济责任123
7.1.1 公司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123
7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123
7.1.2 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125
7.1.3 受托经济责任: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共同目标125
7.2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126
7.2.1 内部审计概念的演变126
7.2.2 内部审计的本质127
7.2.3 内部审计机构的形成129
7.2.4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结合点分析129
7.3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130
7.3.2 增加公司价值131
7.3.1 发挥控制功能,促进和保障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131
7.3.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32
7.3.4 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作用132
7.3.5 对经营者的评价、鉴证作用133
7.4 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审计的影响133
7.4.1 公司治理模式133
7.4.2 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模式134
7.5.1 审计委员会性质和职能135
7.5 公司治理、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关系135
7.5.2 公司治理、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关系136
7.5.3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137
7.6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发展与完善138
7.6.1 西方现代内部审计理论及内部审计的发展138
7.6.2 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139
7.6.3 基于公司治理内部审计的改进141
7.6.4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拓展142
7.7 结语143
8.1.1 从蓝田股份说起145
8.1 “内部统治”与公司治理异化:以蓝田股份为例145
8 公司治理异化与审计改良145
8.1.2 基于COSO报告的分析146
8.2 对完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151
8.2.1 保障信息沟通152
8.2.2 明确职责权限152
8.2.3 加强内部监督152
8.3 审计分析技术与公司治理诊断:以蓝田股份为例153
8.3.1 研究背景及问题154
8.3.2 传统审计理念辨析154
8.3.3 审计分析156
8.4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新理念:舞弊侦查162
8.4.1 问题的提出162
8.4.2 风险导向模式简评162
8.4.3 舞弊侦查:风险导向模式改良164
8.5 管理舞弊审计控制:蓝田股份案例的启示166
8.5.1 管理舞弊审计控制的提出166
8.5.2 管理舞弊审计控制的要求169
参考文献173
后记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