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气自我按摩七步功 高寿老人讲述自我按摩、调和阴阳、平衡气血的养生之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理气自我按摩七步功 高寿老人讲述自我按摩、调和阴阳、平衡气血的养生之道](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2999411.jpg)
- 张季高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904562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86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01页
- 主题词:按摩疗法(中医)-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理气自我按摩七步功 高寿老人讲述自我按摩、调和阴阳、平衡气血的养生之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理功能、情志体质、心得体会1
一 阴阳调和及变化2
二心、气、血、形、志的有余和不足3
三 五入、五气、五病、五恶、五液4
四 阴阳五种类型的不同品质5
五金、木、水、火、土五种类型的不同品质6
六 情志激动而发的病理变化7
七 五脏内合与外应的关系8
八 五脏的职能、虚实9
九 五脏、六腑与九窍的关系10
十 五脏大小与病痛的关系10
十一 形气盛衰的生理形态12
十二 形体变化和脏腑症候12
十三 诊治手法与部位14
十四 心得体会15
第二章 经脉分布、营卫津液、气色盛衰19
一 奇经八脉的运行22
二 十二经脉的职责分工与运行路线24
三 十五络穴的分布与运转27
四 关键部位:十二原穴、四海、廿一门穴30
五 十二经筋结聚的功能34
六 营气、卫气与三焦的关系38
七精、气、津、液、血、脉38
八 面部气色症状39
九 五味对五脏的作用40
十 常用的经外奇穴42
十一 气血运行的布局与分工44
十二 五劳七伤的症状45
十三 经穴按经脉分与按身躯分之差别46
第三章 风、寒、湿、热、燥、火六邪发病症候51
一皮、肉、脉、筋、骨五痹与五脏的关系52
二 热邪致痿,独取胃经的意义54
三 寒厥与热厥的病因、病理、症状55
四 疟疾的病机、病因和症状57
五 风邪伤人发寒热、偏枯59
六 胃经发热狂走62
七 膀胱、小肠中风又感于寒湿发痓病63
八 寒热发瘰疠64
九 邪入心、小肠、大肠、三焦发肩背痛66
十 邪入肘、腋、髀、腘后发拘挛病理67
十一 燥火生热而致病是病从口入68
十二 胀病起于气血运行紊乱69
十三 水病、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的症状70
十四 肾风为病发风水面胕肿72
十五 大寒入骨发头痛72
十六 寒入脏腑发心痛、胸痹、心疝三虫74
十七 肝病及卫气留积发胸胁满痛75
十八 邪入心、胆发悲恐惊、口苦、不乐77
十九 脾受病发四肢不用、腹胀、肠鸣、短气78
二十三焦、膀胱受病发少腹肿、不得小便80
二十一 肝病发癫疝、遗尿、癃闭81
二十二 膀胱经脉病,发下部痔疾、脱肛83
二十三肾、小肠病发腹胀、腰痛、引背少腹控睾84
第四章 病痛运转按五行相生相克规律86
一 五行、五脏的相生相克规则88
二 五脏传病发寒热91
三 五脏传病而兼发92
四 邪入五脏成积聚而传病96
五 邪入肺发咳逆上气100
六 阳气厥逆,惊恐使精神受刺激发癫痫104
七 阳脉下坠,阴脉上争发尸厥105
八 气乱于肠胃发上吐下泻106
九 脾厥发溏泄下痢107
十 五谷之气溢,发消渴黄疸107
十一 血枯病与劳风病的病机与症状109
十二 邪气结聚经络致津液停留成瘤疽110
十三 邪风侵入而成百病,以掐旋胜之111
十四 寒热聚结、气血虚实的杂病112
十五 阴阳失调而发热病114
十六 风寒湿燥入侵而发病117
第五章 相辅相成求化解121
一 祛病除痛122
二 水热病的化解123
三 六经受病发寒热124
四 水浆不消发水饮病125
五 胸中寒发脉代126
六 欠哕唏振寒噫、嚏泣、耳鸣、啮齿、善忘127
七 邪入喉而不能发音的病机症状130
八 目不得眠、肉苛、喘息的病机131
九 经脉、脏腑与目眦的关系134
十 暴厥耳聋的病机与耳病症状136
十一 胃、大肠受邪发口齿病症状137
十二 血溢口鼻而致衄的病因症状140
十三 喉痹、咽痛的不同症状141
十四 妇女中风、腰痛、疝瘕、月经不调142
十五 小儿惊痫、瘈痛、飡泄147
十六 治筋整骨的常用手法149
十七 颈椎病引发的病理变化与治理150
十八 动脉粥状硬化的治理151
十九 急症、日常小病痛151
第六章 阴阳协调,身体才能健壮153
一 人体结构的七大系统154
(一)运动系统154
(二)循环系统156
(三)消化系统160
(四)呼吸系统162
(五)泌尿生殖系统163
(六)神经系统164
(七)感觉系统165
(八)七大系统容易发生的疾病167
二 六谣170
三 七情六欲172
理气自我按摩七步功177
后记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