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洮县志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洮县志 中](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2943553.jpg)
- 责任编辑刘华其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7226004380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5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2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洮县志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8
第一编 大事记18
第二编 建置人口18
卷一 行政建置18
第一章 位置 境域18
第一节 位置18
第二节 境域19
第二章 早期文化遗址及分布20
第三章 建置沿革及区划21
卷二 城镇、乡镇、村名28
第一章 洮阳镇概况28
第二章 乡镇概况及村名29
卷三 人口72
第一章 人口源流72
第二章 人口调查73
第一节 人口变动73
第二节 人口出生死亡78
第三节 人口普查78
第三章 人口 构成78
第一节 年龄性别79
第二节 地域分布83
第三节 社会构成84
第四章 计划生育88
第一节 晚婚晚育89
第二节 节育绝育90
第三节 教育与奖惩91
第三编 自然地理94
卷四 自然环境94
第一章 地质94
第一节 区域地质94
第二节 矿产99
第二章 地貌104
第一节 基岩裸露的侵蚀构造山地104
第二节 强烈侵蚀的黄土高原105
第三节 侵蚀堆积的河谷阶状平原108
第三章 气候109
第一节 影响临洮气候的主要因素109
第二节 光照112
第三节 气温114
第四节 地温和冻土118
第五节 降水120
第六节 气压和风124
第七节 灾害性天气和气候126
第八节 气候区划130
第四章 水文132
第一节 洮河流域132
第二节 渭河流域137
第三节 宛川河流域137
第五章 土壤138
第一节 土壤分布规律138
第二节 山地垂直带土壤139
第三节 川坪区土壤142
第六章 植被 动物149
第一节 植被149
第二节 动物151
卷五 自然灾害152
第一章 旱、雹、水、霜、虫、风152
第一节 旱灾152
第二节 雹灾155
第三节 水灾156
第四节 霜冻158
第五节 虫害158
第六节 风、瘟疫、滑坡158
第二章 地震159
第一节 汉至清末159
第二节 中华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162
第四编 经济164
卷六 农业164
第一章 机构沿革165
第一节 局级机构165
第二节 局属单位165
第二章 农业经济体制166
第一节 土地制度166
第二节 生产体制166
第三章 农业自然区域及作物种植变化167
第一节 自然区域167
第二节 作物种植变化168
第四章 经济作物168
第一节 瓜类168
第二节 蔬菜类169
第三节 其它172
第五章 增产措施173
第一节 土壤肥料173
第二节 农田灌溉173
第三节 推广良种174
第四节 栽培技术178
第五节 植物保护179
第六节 沼气推广184
第六章 农业机械184
第一节 机构184
第二节 农机发展简况185
第三节 农机人员培训186
第四节 农机科研与推广186
第五节 农机管理186
卷七 水利 电力 水保188
第一章 水利188
第一节 机构188
第二节 河道治理190
第三节 灌溉设施193
第四节 灌溉管理202
第五节 人畜饮水203
第二章 电力204
第一节 小水电站204
第二节 输变电建设205
第三节 用电管理206
第三章 水土保持206
第一节 水土流失状况206
第二节 水土保持简介207
卷八 林业209
第一章 机构沿革209
第一节 局级机构209
第二节 局属机构210
第二章 天然林210
第一节 分布概况210
第二节 树种211
第三章 人工林211
第一节 育苗212
第二节 林种212
第三节 树种215
第四节 技术传授217
第四章 林木管护217
第一节 林权217
第二节 护林218
第三节 幼林抚育218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218
第五章 果树219
第一节 果园219
第二节 品种220
第三节 繁殖220
第四节 栽培220
卷九 畜牧业222
第一章 机构沿革222
第一节 局级机构222
第二节 局属机构222
第二章 畜禽223
第一节 大家畜223
第二节 小家畜224
第三节 家禽225
第四节 其它养殖226
第三章 饲养管理226
第一节 草料226
第二节 饲养228
第三节 技术推广230
第四章 疫病防治231
第一节 兽医组织231
第二节 传染病232
第三节 普通病234
卷十 工业236
第一章 机构沿革237
第一节 县手工业联社237
第二节 县经济委员会237
第三节 乡镇企业管理局237
第二章 行业238
第一节 建筑材料业238
第二节 纺织业239
第三节 印刷业240
第四节 机械修理制造业240
第五节 五金业241
第六节 矿业242
第七节 皮毛业242
第八节 香业243
第九节 食品业243
第十节 饲料加工业245
第十一节 建筑业245
第十二节 木材加工及油漆业246
第十三节 编织业247
第十四节 其它手工业247
第三章 管理体制248
第一节 国营工业248
第二节 集体手工业249
第三节 乡镇工业249
卷十一 城乡建设250
第一章 机构250
第二章 城镇建设250
第一节 城区旧貌250
第二节 城区建设252
第三章 乡镇建设256
第一节 集镇建设256
第二节 农村住房建设258
第三节 农房建设管理258
第四章 环境保护259
中册260
卷十二 交通 运输260
第一章 机构沿革261
第一节 局(科)级机构261
第二节 下属机构261
第三节 省地区派驻机构261
第二章 公路262
第一节 干线公路262
第二节 县乡公路264
第三节 村、社公路267
第三章 运输、附汽车修理267
第一节 民间运输267
第二节 合作社运输268
第三节 国营运输268
第四节 洮河水上运输269
第五节 汽车修理269
第四章 桥梁渡口270
第一节 桥梁270
第二节 渡口271
第五章 公路养护与路政管理271
第一节 公路养护271
第二节 路政管理272
卷十三 邮电273
第一章 机构沿革273
第一节 局级机构273
第二节 局属机构275
第二章 邮电通讯275
第一节 邮路275
第二节 电路276
第三节 邮电业务278
第三章 企业管理279
第一节 计划管理279
第二节 劳动管理279
第三节 业务管理280
第四节 财务管理280
第五节 技术管理280
卷十四 商业281
第一章 集市贸易281
第二章 私营、公私合营、合作商店282
第一节 私营商业282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284
第三节 合作商店284
第三章 供销商业285
第一节 机构285
第二节 业务经营288
第三节 经营管理288
第四章 国营商业291
第一节 机构沿革291
第二节 局属企业291
第三节 网点建设294
第四节 商品购进294
第五节 商品销售295
第六节 企业管理296
第五章 医药300
第一节 医药概况301
第二节 机构沿革301
第三节 地方药材301
第四节 药材经营303
卷十五 粮油303
第一章 机构沿革303
第一节 局级机构303
第二节 局属单位304
第二章 粮油购销305
第一节 征购305
第二节 供销310
第三章 储运加工316
第一节 仓储316
第二节 粮油保管318
第三节 调运319
第四节 粮油加工321
卷十六 财政、税务323
第一章 机构沿革323
第一节 局级机构323
第二节 局属机构324
第二章 税收324
第一节 农、牧业税324
第二节 工商各税326
第三节 其它各税329
第三章 财政管理332
第一节 财政收入332
第二节 财政支出337
第三节 财政监督350
卷十七 金融351
第一章 机构沿革351
第二章 货币355
第一节 货币种类355
第二节 货币比值356
第三节 货币流通356
第三章 信贷358
第一节 民间信贷358
第二节 农业信贷359
第三节 工商信贷360
第四章 储蓄、公债、保险361
第一节 储蓄361
第二节 公债362
第三节 保险362
卷十八 经济管理363
第一章 物资管理363
第一节 机构及经营情况363
第二节 计划物资363
第三节 计划外物资364
第二章 物价管理364
第一节 三年经济恢复时期365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365
第三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365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366
第五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367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368
第一节 机构沿革368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369
第三节 集市管理369
第四节 取缔违法经营371
第四章 审计372
第一节 机构沿革372
第二节 审计监督373
第五编 政治军事376
卷十九 政党 社团376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376
第一节 国民党在临洮的简况376
第二节 国民党在原洮沙的简况377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379
第一节 中共在临洮的地下斗争379
第二节 组织建设388
第三节 党代会392
第四节 纪律检查393
第五节 宣传394
第六节 统战395
第七节 档案395
第八节 党校395
第九节 人民来信来访397
第三章 中国民主同盟会临洮支部397
第四章 群众团体397
第一节 工人组织397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398
第三节 妇女组织401
第四节 农民组织402
第五节 商业组织403
第六节 教育会403
卷二十 政权405
第一章 历代地方政务设置405
第一节 秦至清代地方政权的机构设置405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临洮的政权机构406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原洮沙的政权机构406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411
第三章 人民政府413
第一节 机构设置413
第二节 民政 劳动 人事415
第四章 政治协商会议419
第五章 政法420
第一节 公安420
第二节 检察421
第三节 法院422
第四节 司法422
卷二十一 革命纪略424
第一章 民主革命424
第一节 同盟会在临洮的斗争424
第二节 护法起义424
第三节 冯军入甘后的临洮426
第四节 红军长征过临洮426
第五节 甘南农民起义427
第六节 群众斗争430
第二章 社会主义革命431
第一节 建政、支前、参军431
第二节 减租减息433
第三节 镇反433
第四节 抗美援朝433
第五节 土改434
第六节 “三反”、“五反”435
第七节 肃反435
第八节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436
第九节 三大改造436
第十节 整风 反右438
第十一节 大跃进438
第十二节 人民公社439
第十三节 反右倾440
第十四节 社教441
第十五节 文化大革命442
第十六节 落实政策444
卷二十二 军事448
第一章 历代军事设置及主要战争448
第二章 人民武装450
第一节 机构设置450
第二节 部队工作452
第三节 民兵452
第四节 兵役工作454
下册458
第六编 文化458
卷二十三 教育458
第一章 机构沿革458
第二章 元、明、清教育简史459
第一节 元、明时期的教育459
第二节 清代教育461
第三章 各类教育461
第一节 幼儿教育464
第二节 小学教育464
第三节 中学教育468
第四节 专业教育477
第五节 工农教育485
第四章 教师经费487
第一节 教师487
第二节 经费490
第五章 小学校名录491
卷二十四 科学技术523
第一章 科技队伍523
第一节 机构523
第二节 科技管理523
第三节 技术力量524
第四节 职称晋升524
第二章 科研项目524
第一节 农业科研524
第二节 工业科研525
第三章 科普活动526
第一节 基层组织526
第二节 科普活动526
第三节 情报交流526
卷二十五 文化艺术533
第一章 文化艺术533
第一节 简史533
第二节 机构533
第三节 文化宣传工作534
第四节 群众文艺活动534
第五节 群众文娱活动535
第六节 图书馆535
第七节 农村文化户536
第八节 电影536
第九节 图书发行537
第二章 民间艺术538
第一节 书画538
第二节 戏曲539
第三节 音乐539
第四节 花儿和歌手540
第三章 广播 电视 新闻542
第四章 艺文选录543
第五章 书画选珍553
卷二十六 文物古迹554
第一章 古文化遗址554
第二章 古墓葬559
第三章 古城堡、墩、寨、长城562
第四章 陶砖金石骨566
第五章 碑刻569
第六章 名胜569
卷二十七 卫生571
第一章 机构571
第一节 行政机构571
第二节 事业机构572
第二章 医疗574
第一节 医疗574
第二节 体制改革576
第三节 公费医疗576
第三章 卫生576
第一节 城镇卫生577
第二节 农村卫生577
第三节 工矿卫生577
第四节 学校卫生578
第五节 食品卫生578
第四章 防疫578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578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579
第五章 妇幼保健586
第一节 妇女保健586
第二节 幼儿保健586
卷二十八 体育590
第一章 简史590
第二章 体育事业591
第一节 机构设施591
第二节 田径运动591
第三节 体坛名将录591
第四节 球类运动597
第五节 普及劳卫制597
第六节 武术599
第七节 群众体育599
第七编 社会602
卷二十九 风俗习惯602
第一章 节序602
第二章 婚嫁604
第三章 殡葬605
第四章 新风尚606
卷三十 临洮方言608
第一章 语音608
第一节 音位成分608
第二节 声母609
第三节 韵母609
第四节 声调610
第五节 临洮音系与北京音系的比较610
第二章 临洮方言语汇611
第一节 方言词611
第二节 谚语、歇后语、禁忌语、黑话616
第三章 临洮方言语法621
第一节 词法621
第二节 句法623
卷三十一 服装、饮食、建筑风格624
第一章 服装624
第二章 饮食625
第三章 建筑风格627
卷三十二 宗教会帮629
第一章 宗教629
第一节 佛教629
第二节 道教630
第三节 伊斯兰教630
第四节 基督教630
第二章 会帮631
第一节 红帮631
第二节 青帮632
第八编 人物636
卷三十三 英烈传录636
第一章 英烈人物传636
第二章 英名录644
卷三十四 历代人物传650
第一章 历代人物传(本籍)650
第二章 历代人物传(外籍)676
卷三十五 当代知名人物680
第一章 知名人物简介680
第二章 战斗英雄683
第三章 知名人物简表(本籍)684
后记690
临洮地方志简介690
《临洮县志》编写始末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