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权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权法学
  • 张义华,罗晓静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50195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物权法-法的理论-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物权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物权法总论1

第一章 物权法概述3

第一节 物权法的含义和基本原则3

一、物权法的含义3

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7

第二节 物权法的历史发展9

一、外国物权法的历史发展9

二、中国物权法的历史发展13

三、现代物权法的发展趋势16

第三节 物权法的地位及体系18

一、物权法的地位18

二、物权法的体系19

第二章 物权概述21

第一节 物权的含义21

一、物权的概念和特征21

二、物权与债权的区分标准及其相对化25

三、物权的价值28

第二节 物权的客体30

一、一物一权原则30

二、物权客体的要件31

三、物的分类33

第三节 物权的类型36

一、物权法定原则36

二、物权法上的物权类型41

三、物权在学理上的分类43

第四节 物权的效力44

一、物权的排他效力45

二、物权的优先效力46

三、物权的追及效力49

四、物权的请求权效力50

第五节 物权的保护50

一、保护物权的意义和方法50

二、物权请求权51

三、债权请求权55

四、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的竞合56

第三章 物权的变动59

第一节 物权变动的含义和原因59

一、物权变动的含义59

二、物权变动的原因60

第二节 物权变动的规范模式61

一、物权变动的规范模式61

二、物权行为理论64

三、效力区分原则67

第三节 物权变动的公示、公信原则69

一、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69

二、物权变动的公信原则72

第四节 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74

一、不动产登记74

二、动产交付81

第二编 所有权论85

第四章 所有权通论87

第一节 所有权概述87

一、所有权的概念及特征87

二、所有权的本质及制度价值93

第二节 所有权的权能97

一、所有权的积极权能97

二、所有权的消极权能98

第三节 所有权的限制99

一、所有权限制概说99

二、私法对所有权的限制100

三、公法对所有权的限制101

第五章 所有权的类型103

第一节 物权法规定的所有权类型103

一、国家所有权104

二、集体所有权105

三、私人所有权107

四、企业法人所有权和社会团体所有权108

第二节 不动产所有权与动产所有权108

一、不动产所有权概说108

二、土地所有权109

三、房屋所有权112

四、动产所有权115

第三节 货币和有价证券所有权116

一、货币所有权116

二、有价证券所有权118

第六章 所有权的取得121

第一节 所有权取得的一般方法121

一、原始取得122

二、继受取得123

第二节 善意取得123

一、善意取得的含义及适用范围123

二、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124

三、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125

四、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127

五、善意取得在客体适用上的限制128

第三节 先占129

一、先占的含义与性质129

二、先占的构成要件130

三、先占的法律效果130

四、我国的先占制度130

第四节 遗失物拾得及埋藏物发现131

一、遗失物拾得131

二、埋藏物发现134

第五节 添附135

一、添附的含义与立法旨趣135

二、附合136

三、混合137

四、加工138

五、添附的债权效果139

第六节 取得时效139

一、取得时效的含义及适用范围139

二、取得时效的制度价值140

三、取得时效的成立要件及法律效果141

四、取得时效期间的起算、中止与中断143

第七章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146

第一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述146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及特征146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种类149

第二节 专有所有权和共有所有权150

一、专有所有权150

二、共有所有权153

第三节 业主的成员权157

一、业主成员权概说157

二、业主成员权的内容159

第四节 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管理160

一、区分所有建筑物管理的含义160

二、区分所有建筑物管理的具体内容161

第八章 相邻关系165

第一节 相邻关系概述165

一、相邻关系的概念和性质165

二、相邻关系的特征166

第二节 相邻关系的种类168

一、相邻用水、排水关系168

二、相邻土地使用关系169

三、建筑物相邻关系170

四、相邻防险、环保关系171

五、越界的相邻关系173

第三节 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174

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174

二、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175

三、尊重历史和习惯的原则175

四、赔偿合理损失的原则175

第九章 共有177

第一节 共有概述177

一、共有的概念、产生原因及特征177

二、共有类型178

第二节 按份共有179

一、按份共有的概念及特征179

二、按份共有的内部关系180

三、按份共有的外部关系182

第三节 共同共有183

一、共同共有的概念及特征183

二、共同共有的内外部关系184

三、共同共有的类型185

四、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的区别186

第四节 共有财产的分割187

一、共有财产的分割原则187

二、共有财产的分割方法188

第五节 准共有189

一、准共有的概念和特征189

二、准共有的发生及其效力189

三、准共有的消灭及共有财产、利益分割190

第三编 用益物权论193

第十章 用益物权通论195

第一节 用益物权概述195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性质和法律特征195

二、用益物权的制度价值199

第二节 用益物权的种类及体系化200

一、国外民法上的用益物权种类200

二、我国现行法律上用益物权种类201

三、用益物权的一般规则202

四、我国物权法上用益物权的体系特点203

第十一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206

第一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概述206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及特征206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及限制208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变动209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209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212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215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利与义务217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利217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义务220

第十二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223

第一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概述223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及特征223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分类225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与相关权利的关系226

第二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变动228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228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232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236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权利和义务238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权利238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义务239

第四节 空间使用权240

一、空间使用权的概述240

二、空间使用权的性质241

三、空间使用权的客体242

四、空间使用权的创设243

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245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概述245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和特征245

二、宅基地使用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246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变动247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247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249

三、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251

第三节 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权利与义务253

一、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权利253

二、宅基地使用权人的义务254

第十四章 地役权256

第一节 地役权概述256

一、地役权的概念和特征256

二、地役权的性质258

三、地役权的主体和客体259

四、地役权的种类260

五、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区别261

第二节 地役权的变动261

一、地役权的取得261

二、地役权的转让与抵押263

三、地役权的消灭264

第三节 地役权的效力265

一、需役地人的权利和义务265

二、供役地人的权利和义务266

第四节 空间役权268

第四编 担保物权论271

第十五章 担保物权通论273

第一节 担保物权概述273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及特征273

二、担保物权的性质274

三、担保物权的期间275

四、我国担保物权的制度价值277

第二节 担保物权的种类278

一、担保物权在学理上的分类278

二、现行民事立法上担保物权的种类279

第三节 担保物权的竞合279

一、抵押权与质权的竞合280

二、抵押权与留置权的竞合280

三、抵押权与优先权的竞合281

四、质权与留置权的竞合281

五、质权与优先权的竞合282

六、留置权与优先权的竞合283

第十六章 抵押权285

第一节 抵押权概述285

一、抵押权的概念及特征285

二、抵押权的性质286

三、抵押权的种类288

四、抵押权的作用290

第二节 抵押权的取得291

一、依法律行为取得抵押权291

二、依法律规定取得抵押权292

三、抵押权的善意取得293

四、依继承取得抵押权294

第三节 抵押权的客体294

一、抵押权客体的概念及构成要件294

二、抵押权客体的范围295

第四节 抵押权的效力300

一、抵押权的对内效力300

二、抵押权的对外效力306

第五节 抵押权的消灭309

一、因主债权消灭而消灭309

二、因抵押权的实现而消灭310

三、因抵押财产的灭失而消灭313

第六节 特殊抵押权314

一、共同抵押权314

二、最高额抵押权315

三、浮动抵押权318

四、财团抵押权320

第十七章 质权323

第一节 质权概述323

一、质权的概念和特征323

二、质权的分类324

第二节 动产质权326

一、动产质权的含义326

二、动产质权的取得327

三、动产质权的效力328

四、动产质权的消灭332

第三节 权利质权333

一、权利质权概述333

二、有价证券质权335

三、股权质权与基金份额质权337

四、知识产权质权339

五、应收账款质权340

第十八章 留置权344

第一节 留置权概述344

一、留置权的概念与特征344

二、留置权的历史发展346

三、留置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347

第二节 留置权的成立350

一、留置权成立的积极要件350

二、留置权成立的消极要件354

第三节 留置权的效力355

一、留置权的效力范围355

二、留置权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355

第四节 留置权的消灭357

一、留置权的实现358

二、留置权消灭的特殊原因359

三、留置权消灭的后果360

第五节 特殊留置权361

一、不动产出租人的留置权361

二、商事留置权361

三、营业主的留置权362

四、运送人的留置权362

五、海事留置权362

第十九章 优先权与非典型担保366

第一节 优先权366

一、优先权的概念366

二、优先权的性质367

三、优先权的种类及顺位369

第二节 非典型担保370

一、所有权保留371

二、让与担保373

第五编 占有论377

第二十章 占有379

第一节 占有概述379

一、占有的概念及特征379

二、占有的制度价值382

第二节 占有的分类384

一、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384

二、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385

三、自主占有和他主占有385

四、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386

五、自己占有和占有辅助387

六、单独占有和共同占有388

七、继续占有和不继续占有388

八、暴力占有和和平占有389

九、公然占有和隐秘占有389

十、无瑕疵占有和有瑕疵占有389

第三节 占有的取得389

一、占有的原始取得390

二、占有的继受取得390

第四节 占有的效力391

一、占有的推定效力392

二、占有人与回复请求权人的权利与义务393

第五节 占有的保护396

一、占有的物权保护方法396

二、占有的债权保护方法398

第六节 准占有399

一、概念399

二、准占有的构成要件400

三、准占有的效力400

参考文献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