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曾巩散文全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曾巩散文全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2857937.jpg)
- 曾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设出版社
- ISBN:750720832X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6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05页
- 主题词:古典散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曾巩散文全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制诰1
试中书舍人制诏三道1
特进观文殴大学士除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制1
中书舍人除翰林学士制1
敕监司考核州县治迹诏2
曾肇转官除吏部郎中制2
刘奉世吏部员外郎制2
黄好谦户部员外郎珵户部郎中制3
王陟臣马珫户部员外郎制3
刘挚礼部郎中制3
王子韶礼部员外郎制3
潘良器兵部员外郎制4
胡援杜紘刑部郎中制4
范子奇工部负口中高遵惠员外郎制4
王祖道司封员外郎制4
穆珣司封郎中制4
蔡京范殉考功员外郎制5
陈向度支员外郎制5
晁端彦金部员外郎制5
韩正彦仓部郎中制5
赵令铄祠部郎中制5
徐禧御史中丞制6
何洵直文及甫太常博士制6
黄富太常博士制6
赵君锡宗正丞制6
刘蒙御史台主簿王子琦太常寺主簿制7
徐铎张崇翟思邵刚太学博士制7
林希著作佐郎制7
邢恕校书郎制7
李常太常少卿制7
钱暄光禄卿制8
杨汲大理卿王衮韩晋卿少卿制8
陈睦鸿胪卿制8
廉正臣董洗司农少卿制8
贾青太府少卿制8
李立之范子渊都水使者制9
黄莘职方员外郎制9
社纯大理正制9
李义内殿崇班制9
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理追封三代并妻制10
曾祖永赠开府仪同三司10
曾祖母尹氏追封燕国太夫人10
祖贽追封魏国公10
祖母丘氏追封魏国太夫人11
父准追封汉国公11
母薛氏追封汉国太夫人11
妻郑氏追封楚国夫人11
中大夫尚书左丞蒲宗孟追封三代并进封妻制12
曾祖颖士赠太子少保12
曾祖母鲜于氏追封大宁郡太夫人12
祖伸赠太子少傅12
祖母陈氏追封蜀郡太夫人13
继祖母朱氏封阆中太夫人13
父师道赠太子少师13
母陈氏追封颍川郡太夫人13
妻陈氏封河东郡夫人13
陆佃兼侍讲蔡卞兼崇政殿说书制14
徐禧给事中制14
钟浚将作少监制14
蔡烽河东运判制15
供备库副使董琰等十一人转官制15
待制王尧臣知单州制15
邓忠臣母周氏封县太君制15
杜常兵部郎中制16
李士京韩宗文大理寺主簿制16
许懋两浙运副制16
内殿承制段绰等知州制16
宗室承操新妇王氏进封国夫人制17
宗室克惧复官制17
李德明遥郡团练使制17
陈景等尚书省主事令史制17
折克行彭保转官制17
程嗣恭祖无颇程博文开封府推官制18
李宪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制18
李清臣王存赵彦若曾肇转官制18
李舜举等转官制18
皇伯滕王第十六女封县主制19
吴居厚京东转运副使吕孝廉转运判官制19
西头供奉官武遂等转官制19
曲珍四厢都指挥使绛州防御使制19
文思使张俊等迁官制20
文及甫吏部员个郎制20
许安世都官员外郎制20
皇仙宗谔赠太尉韩王制20
齐宗寿三班借职制21
交州进奉使副梁用律洛苑副使阮倍太常博士制21
皇伯宗惠新妇郭氏进封郡夫人制21
贾吕衡知邓州制21
李良辅知庐州张竚陕州崔度蔡州王说徐州制21
知泉州陈偁梓州吴几复湖州唐淑问并再任制22
吴安持太仆少卿制22
菊曩二右班殿直制22
冯正符借职制22
奉议郎景思谊授东上閤门使鄜延第一副将制23
皇太后亲侄高公绘通州刺史高公纪达州刺史制23
梅福封寿春真人制23
卓顺之直翰林医官局等制23
成卓閤门祇候制24
溪毡可本族副都军主等制24
景青宜党今支团练使阿星刺史制24
论毡巴可本族军主结厮鸡可本族副军主制24
阿怜官捉厮鸡并本族副军主制24
温暠钦州制25
刘安等中书省主事令史制25
知颍昌府韩维再任制25
米赟等转官制25
雍王颢乳母宋氏赠郡君制25
丰稷吏部员外郎制26
吕和卿考功员外郎制26
韩晋卿莫君陈刑部郎中制26
范谔知密州范子谅濮州刘士彦泗州制26
陈端翰林医官制27
沈士安西绫锦副使制27
王瑛杨宗立三班借职制27
王从怀知岢岚军制27
吕升卿馆阁校勘通判郓州制27
陈康民管勾永兴等路常平张太宁提举秦凤等路常平制28
满中行知无为军制28
驸马都尉王师约转观察使制28
崔象先等带御器械制29
蔡京起居郎制29
王中正种谔降官制29
封曹谕母制29
张颉知均州制30
册立皇太子制(一)30
立皇太子制(二)30
王制(一)31
王制(二)31
王制(三)32
赠第八皇子制32
王子制33
韩琦制33
相制(一)33
相制(二)34
相制(三)34
节相制35
侍中制35
门下侍郎制36
门下侍郎尚书左右丞制36
给事中制36
左右常侍郎制37
左右谏议大夫制37
二起居制37
左右正言制38
谏官制38
中书令制38
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制39
中书舍人制39
知制诰制(一)40
知制诰制(二)40
尚书左右丞制40
左右司郎中制41
吏部尚书制41
吏部侍郎制41
户部尚书制42
户部侍郎制42
礼部尚书制42
礼部侍郎制43
兵部尚书制43
兵部侍郎制43
刑部尚书制44
刑部侍郎制44
工部尚书制44
工部侍郎制45
礼部制45
主客制45
膳部制46
驾部制46
库部制46
都官制46
比部制46
司门制47
屯田制47
虞部制47
水部制47
御吏中丞制47
知制诰授中司制48
中司授太中大夫制48
责御史制48
御吏迁郎官制49
御史知杂制49
监察御史制49
秘书监制49
著作郎制50
秘书郎制50
正字制50
殿中监制50
殿中丞制51
太常丞制51
卫尉卿制51
太仆卿制51
大理卿制51
国子祭酒司业制52
太学博士制52
少府监制52
军器监制52
大宗正丞制53
诸丞制53
知开封府制53
开府仪同三司制53
开封府狱空转官制54
枢密迁官加殿学士知州制54
侍读制55
殿前都指挥使制55
使相制55
节度使制56
节度加宣徽制56
军帅制57
将军制57
都虞候制57
都知制57
内臣制58
责帅制58
监司制58
广西转运使制58
蜀转运判官制59
转运使制59
陕西转运使制59
提举常平制(一)59
提举常平制(二)60
知州制60
知河阳制60
知军制60
通判制61
罢馆职加官制61
赏功制(一)61
赏功制(二)61
团练使驸马都尉制61
磨勘转宫制(一)62
磨勘转官制(二)62
军功制(一)62
军功制(二)62
军功制(三)63
新从第授官制63
责将制63
堂后官转官制63
诏策64
劝学诏64
劝农诏64
正长各举属官诏65
赐高丽诏66
拟代延试进士策问三首67
拟试制科王平甫策问一道69
策问十四道69
策问一十道72
表76
谢中书舍人表76
齐州谢到任表77
襄州谢到任表77
洪州谢到任表78
福州谢到任表78
福州谢上表79
明州谢到任表80
亳州谢到任表81
贺熙宁四年明堂礼毕大赦表82
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82
贺元丰三年明堂礼毕大赦表83
贺克伏交耻表84
慰慈圣光献皇太后上仙表84
谢赐唐六典表85
谢熙宁五年历日表85
谢熙宁六年历日表85
谢熙宁七年历日表86
谢熙宁八年历日表86
谢熙宁十年历日表86
谢元丰元年历日表87
谢元丰三年历日表87
谢历日表87
进奉熙宁八年同天节功德疏表88
英宗宝录院谢赐御筵表88
谢实录院赐研纸笔墨表88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89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89
代皇子延安郡王谢表90
代皇子延安郡王谢皇太后表90
代皇子延安郡王谢皇后笺91
代宋敏求知绛州谢到任表91
代翰林侍读学士钱藻遗表92
代太平州知州谢到任表92
代太平州知州谢赐钦恤刑狱敕书表93
代上皇帝表93
熙宁转对疏94
札子98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98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100
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104
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105
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札子107
议经费札子108
请减五路城堡札子110
再议经费札子112
请改官制前预选官习行逐司事务札子113
请改宫制前预令渚司次比整齐架阁版籍等事札子114
请以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札子115
史馆申请三道札子116
请访问高骊世次札子117
论中书录黄画黄舍人不书检札子118
请给中书舍人印及合与不合通签中书外省事札子119
议边防给赐士卒只支头子120
申明保甲巡警盗贼札子120
存恤外国人请著为令札子122
请减军士营教札子123
代曾侍中辞转官札子123
代曾侍中乞退扎子124
英宗实录院申请札子124
奏状128
进奉熙宁四年明堂绢状128
进奉熙宁七年南郊银绢状128
进奉熙宁七年同天节银绢状128
进奉熙宁八年同天节银绢状128
进奉元丰元年同天节功德疏状129
进奉元丰元年同天节银状129
进奉元丰二年同天节银绢状129
襄州乞宣洪二郡状129
奏乞回避吕升卿状129
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状130
奏乞复吴中复差遣状131
辞直龙图阁知福州状131
福州举知泉州陈枢久不磨勘特与转官状131
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132
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侍任状132
明州奏乞回避朱明之状133
移知毫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状134
乞赐唐六典状134
授沧州乞朝见状135
乞登对状136
乞出知颍州状137
再乞登对状138
申中书乞不看详会要状140
辞中书舍人状140
授中书舍人举刘攽代状141
福州拟贡荔枝状141
明州拟辞高丽送遗状143
拟辞免修五朝国史状145
沦常乎三等粜籴斛斗不便状146
贺提刑状147
太平州回转运状148
太平州与本路转运状148
越州贺提刑夏倚状148
贺转运状149
贺杭州赵资政冬状149
贺北京留守韩侍中正旦状149
贺郓州邵资政改侍郎状150
襄州回相州韩侍中状150
回枢密侍郎状150
回亳州知府谏议状151
回运使郎中状151
到任谢职司诸官员状152
福州回曾侍中状152
移亳州回人贺状152
东府贺冬状153
西府贺冬状153
回人贸授中馆修撰状153
回人贺授舍人状153
书155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155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155
上欧阳舍人书158
上蔡学士书160
上杜相公书162
上范资政书163
上齐工部书164
与抚州知州书165
与孙司封书166
再与欧阳舍人书167
与杜相公书168
答范资政书169
谢杜相公书169
寄欧阳舍人书170
与王介甫第一书171
与王介甫第二书172
与王介甫第三书173
答李沿书174
谢章学士书174
答孙都官书175
答袁陟书176
谢曹秀才书177
谢吴秀才书177
与王深父书177
答王深父论扬雄书179
与王向书180
回傅权书181
福州上执政书181
上田正言书183
上欧蔡书185
上欧阳龙图书187
答蔡正言书188
上王转运书188
上王刑部书(一)189
上王刑部书(二)190
代上蒋密学书191
代人上石中允书192
代人上永叔书193
代人上州牧书194
怀友一首寄介卿194
启196
应举启196
谢杜相公启196
回傅侍讲启197
代人谢余侍郎启197
与刘沆龙图启197
谢解启198
回李清臣范百禄谢中贤良启198
回人谢馆职启199
与北京韩侍中启(一)199
与北京韩侍中启(二)199
回许安世谢馆职启200
贺韩相公启200
襄州与交代孙颀启201
洪州到任谢两府启201
贺东府启201
贺蹇周辅授馆职启202
回泉州陈都官启202
明周到任谢两府启203
贺赵大资致政启203
亳州到任谢两府启204
到亳州与南京张宣徽启204
回陆佃谢馆职启204
与定州韩相公启205
贺韩相公赴许州启205
授中书舍人谢启205
代上张学士启206
贺正字启207
贺方正字启208
与俞叔通教授208
贺秦龙学除帅启208
序跋209
赠黎安二生序209
送傅向老令瑞安序209
送周屯田序210
送江任序211
送刘希声序212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212
送赵宏序213
送王希序214
王无咎字序214
送蔡元振序215
送丁琰序216
喜似赠黄生序217
进太祖皇帝总序219
新序目录序222
梁书目录序223
列女传目录序224
礼阁新仪目录序226
战国策目录序227
陈书目录序229
南齐书目录序230
唐令目录序231
徐干中论目录序231
说苑目录序232
鲍溶诗集目录序233
李白诗集后叙234
先大夫集后序235
王深父文集序236
王子直文集序237
王容季文集序237
范贯之奏议集序238
王平甫文集序239
强几圣文集序240
思轩诗序241
越州鉴湖图序241
类要序244
张文叔文集序245
馆阁送钱纯老知婺州诗序246
齐州杂诗序246
顺济工敕书祝文刻石序247
题祷雨文后247
茅君碑跋248
常乐寺浮图碑跋248
九成宫醴泉铭跋248
魏侍中王粲石井栏记跋249
襄州遍学寺禅院碑跋249
襄州兴国寺碑跋249
韩公井记跋250
晋陆祎碑跋250
尚书省郎官石记序跋250
桂阳周府君碑并碑阴跋251
唐安乡开元寺卧禅师净土堂碑铭跋252
江西石幢记跋252
辱井铭跋253
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跋253
读贾谊传254
书魏郑公传255
书唐欧阳詹集256
谢司理字序257
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257
叙盗258
论议260
唐论260
为治论261
刑赏论264
为人后议265
公族议269
讲官议270
救灾议271
洪范传274
本朝政要策上287
考课287
训兵287
添兵288
兵器289
城垒289
宗庙290
边籴290
常平仓290
侦探290
贡举291
军赏罚291
雅乐292
佛教292
史官292
正量衡293
户口版图294
任将294
水灾295
汴水296
刑法296
管榷297
本朝政要策下297
历297
钱币298
宦者298
学校298
名教298
铨起299
蜡祭299
感生帝299
西京郊配299
祠太299
郊配300
赋税300
三司300
俸禄300
南蛮301
契丹301
折中仓302
榷易302
左藏302
贼盗302
漕运303
文馆303
屯田303
水利304
黄河304
边防305
平籴305
义仓305
茶306
国体辨306
邪正辨307
问尧308
论习309
说势309
说用310
说言311
说非异312
治之难313
号令辨314
时俗辨314
论贫315
书虏事315
书与客言316
说学316
说官317
说宫318
说内治318
说遇319
说夷320
太学320
议茶321
议酒322
财用323
兵乘324
议钱上324
议钱下326
义仓327
废官328
黄河329
记331
分宁县云峰院记331
仙都观三门记332
秃秃记332
醒心亭记333
繁昌县兴造记334
墨池记335
菜园院佛殿记336
宜黄县县学记336
学舍记338
南轩记339
金山寺水陆堂记340
鹅湖院佛殿记341
思政堂记341
兜率院记342
饮归亭记343
拟岘台记344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345
洪州新建县厅壁记346
清心亭记347
阆州张侯庙记347
归老桥记348
尹公亭记349
筠州学记350
瀛州兴造记351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352
广德湖记353
齐州二堂记355
齐州北水门记356
襄州宜城县长渠记356
徐孺子祠堂记358
江州景德寺新戒坛记359
洪州东门记359
道山亭记360
越州赵公救灾记361
听琴序363
厄台记364
杂识(一)365
杂识(二)365
游山记367
全真庵记368
游双源记368
游信州玉山小岩记369
疏371
讲周礼疏371
请文慧和尚住灵岩疏371
请文慧和尚开堂疏372
传373
徐复传373
洪渥传374
故朝散大夫尚书刑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兼侍读上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孙公行状375
志铭377
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377
秘书少监赠吏部尚书陈公神道碑铭379
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381
郓州平阴县主簿关君妻曾氏墓表383
虞部郎中戚公墓志铭384
戚元鲁墓志铭385
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386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388
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389
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391
都官员外郎曾君墓志铭393
王容季墓志铭394
都官员外郎胥君墓志铭395
刘伯声墓志铭396
尚书比部员外郎李君墓志铭397
司封员外郎蔡公墓志铭398
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399
库部员外郎知临江军范君墓志铭401
张久中墓志铭402
秘书丞知成都府双流县事周君墓志铭403
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铭404
赠大理寺丞致仕杜君墓志铭404
胡君墓志铭405
光禄寺丞通判太平州吴君墓志铭406
殿中丞监扬州税徐君墓志铭406
永州军事推官孙君墓志铭407
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408
卫尉寺丞致仕金君墓志铭410
抚州金豁县主簿徐洪墓志铭411
太子右司御率府副率致仕沈君墓志铭412
宝月大师塔铭413
金华县君曾氏墓志铭413
寿安县君钱氏墓志铭414
天长县君黄氏墓志铭415
仁寿县太君吴氏墓志铭416
寿昌县太君许氏墓志铭417
德清县君周氏墓志铭418
夫人周氏墓志铭419
永安县君谢氏墓志铭419
永安县君李氏墓志铭420
试秘书省校书郎李君墓志铭421
试秘书省校书郎李君妻太原王氏墓志铭422
池州贵池县主簿沈君夫人元氏墓志铭422
双君夫人邢氏墓志铭423
旌德县太君薛氏墓志铭424
永兴尉章佑妻夫人张氏墓志铭424
福昌县君傅氏墓志铭425
沈氏夫人墓志铭426
寿安县太君张氏墓志铭426
亡兄墓志铭427
故高邮主簿朱君墓志铭428
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428
故太常博士吴君墓志铭429
知处州青田县朱君夫人戴氏墓志铭430
亡侄韶州军事判官墓志铭430
光禄少卿晁公墓志铭431
夫人曾氏墓志铭432
天长朱君墓志铭433
秘书省著作佐郎致仕曾君墓志铭433
亡妻宜兴县君文柔晁氏墓志铭434
亡弟湘潭县主簿子翊墓志铭435
曾氏女墓志铭435
二女墓志436
仙源县君曾氏墓志铭436
哀祭438
祭欧阳少师文438
祭王逵龙图文439
祭张唐公文439
祭孔长源文439
祭王平甫文440
祭宋龙图文440
祭亡妻晁氏文441
祭晁少卿文442
馆中祭丁元珍文442
朝中祭钱纯老文442
祭李太尉文443
祭致仕湛郎中文443
又祭亡妻晁氏文443
代人祭李白文444
祭王都官文444
祭袁太监文444
祭关职方文445
祭黄君文445
祭顺济王文446
祭汉徐孺子文446
祭王益都官446
祭王元泽文447
祭曾太博文447
祭吴彦弼文448
苏明允哀辞448
吴太初哀辞449
上君俞哀辞450
先君焚告文451
皇妣仙源县太君周氏焚黄文451
皇妣昌福县太君吴氏焚告文451
戊午十月展墓文(一)452
戊午十月展墓文(二)452
代太平州知州谒庙文452
太平州祈晴文452
泰山祈雨文(一)453
泰山祈雨文(二)453
泰山谢雨文454
齐州到任谒舜庙文454
齐州谒夫子庙文454
齐州谒诸庙文455
岳庙祈雨文455
襄州谒文宣王庙文455
襄州谒诸庙文455
襄州诸庙祈雨文456
大悲祈雨文456
襄州岳庙祈雨文456
又诸庙祈雨文456
薤山祈雨文(一)457
薤山祈雨文(二)457
薤山谢雨文457
邪溪祈雨文458
邪溪谢雨文458
五龙堂祈雨文458
灵溪洞祈雨文458
又大悲祈雨文459
大悲谢雨文459
诸寺院谢雨文459
诸葛武侯庙祈雨文459
诸庙祈晴文460
谢晴文460
洪州谒诸庙文460
洪州谒夫子庙文460
洪州诸寺观祈晴文460
诸寺观庙谢晴文461
祭西山玉隆观许真君文461
仲秋告祭诸庙文461
诸寺观祈雪文461
诸寺观谢雪文462
福州谒夫子庙文462
福州谒诸庙文462
福州鳝溪祷雨文462
诸庙祷雨文463
谢雨文463
明州修城祭土神文463
亳州谒诸庙文463
亳州谒夫子庙文464
秋赛文464
祭勾芒神文464
诸庙春祈文464
祭土祈雨文464
祭五方龙祈雨文465
太清明道宫祈雨文465
太清明道宫谢雨文465
亳州明堂后祭庙文465
诸庙祈雨文(一)465
诸庙祈雨文(二)466
诸庙祈雨文(三)466
诸庙祈雨文(四)466
诸庙谢雨文(一)466
诸庙谢雨文(二)467
诸庙谢雨文(三)467
诸庙谢雨文(四)467
诸庙谢雨文(五)467
诸庙谢雨文(六)467
诸庙谢雨文(七)468
诸寺观祈雨文468
诸寺观谢雨文(一)468
诸寺观谢雨文(二)468
秋祭468
慈圣光献皇后百日转经疏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