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光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程光学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2848594.jpg)
- 王其祥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5196·102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539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光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第一篇 几何光学1
第一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1
1-1 光的直线传播定律与独立传播定律1
1-2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2
1-2-1 反射定律2
1-2-2 折射定律3
1-2-3 两定律数学形式的统一4
1-2-4 全反射5
1-2-5 折射定律的作图表示法5
1-3 费马原理6
1-4 物与象的概念8
1-5 平面镜成象及其特点9
1-6 双面镜10
1-7 光线经过平行平板时的折射11
1-8 反射棱镜12
1-9 光线在棱镜主截面内的折射14
第二章 光线经过球面系统时的折射17
2-1 球面折射光路的三角公式17
2-2 物平面用细光束成象分析19
2-3 横向放大率 拉赫公式20
3-2 理想光组的基点基面21
第三章 理想光组理论21
3-1 理想光组的基本假设及其推论21
3-3 光组的作图求象22
3-4 光组的解析求象23
3-5 焦距间的关系和拉赫方程式25
3-6 放大率26
3-7 复合光组27
3-7-1 两个共轴光组的复合27
3-7-2 若干个共轴光组的复合29
3-8 透镜30
3-9-2 归一化腔多次反射象的一般式31
3-9 谐振腔稳定性分析32
3-9-1 连分式的解析解33
3-9-3 重合方程与再现问题35
3-9-4 关于一般腔的稳定性问题和稳定图37
第四章 光组中的光束限制40
4-1 光束限制的共轭原理40
4-2 轴上物点成象光束的限制41
4-3 成象空间的限制和渐晕41
4-4 空间物在平面上成的投影象43
5-1 矩阵初步46
5-1-1 线性变换与变换矩阵46
第五章 傍轴矩阵光学46
5-1-2 矩阵的基本运算49
5-2 共轴系统对傍轴光的传输矩阵55
5-3 串联系统的传输矩阵59
5-4 激光谐振腔的传输矩阵62
第六章 象差64
6-1 轴上点大光束成象的误差分析64
6-2 初级象差的普遍式66
6-3 球差70
6-4 彗形象差72
6-5 象散和象面弯曲75
6-6 畸变78
6-7 色差79
6-8 用非球面校正象差82
第七章 典型光学系统86
7-1 人眼86
7-2 放大镜88
7-3 显微镜89
7-4 望远镜91
7-4-1 望远光组及其特点91
7-4-2 望远镜的放大率Г与望远原理92
7-4-3 开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93
7-4-4 反射望远镜与折反射望远镜94
7-5 照相物镜96
第八章 光能与光度学98
8-1 视见函数与光通量98
8-2 发光强度 照度 发光度100
8-3 亮度102
8-4 象的亮度B′和照度E′102
8-5 主观亮度104
8-6 光度学计算单位105
9-1 光学系统设计步骤概述106
9-2 望远光组的光学性能选择106
第九章 外形尺寸计算举例106
9-3 棱镜式望远镜外形尺寸计算109
第二篇 光的干涉和衍射理论112
第十章 专业数学112
10-1 卷积112
10-1-1 卷积的概念112
10-1-2 卷积的性质113
10-1-3 多元函数的卷积及其性质114
10-1-4 成象的卷积计算115
10-2 高斯分布119
10-2-1 高斯分布的数学形式119
10-2-2 高斯函数的归一性119
10-2-3 高斯分布曲线121
10-2-4 独立的二维高斯分布122
10-3 贝塞尔函数123
10-3-1 Г函数123
10-3-2 贝塞尔微分方程与贝塞尔函数124
10-3-3 贝塞尔函数的基本性质128
10-4 δ函数136
10-4-1 δ函数的概念和定义方法136
10-4-2 δ函数的性质140
10-4-3 二维δ函数143
10-5-1 傅里叶积分作为傅里叶级数的极限145
10-5 傅里叶变换145
10-5-2 傅里叶积分定理与傅里叶变换147
10-5-3 傅里叶变换的基本定理148
10-5-4 关于δ函数的傅里叶变换153
10-5-5 一维抽样定理154
10-5-6 二重傅里叶级数与二维傅里叶积分157
10-5-7 二元函数的傅里叶积分定理158
10-5-8 二维傅里叶变换及若干说明159
10-5-9 二维傅里叶变换的基本定理161
10-5-10 傅里叶-贝塞尔变换165
10-5-11 二维抽样定理168
10-5-12 傅里叶变换举例170
10-6 相关173
10-6-1 互相关函数和自相关函数的定义174
10-6-2 相关函数的运算性质174
10-7 韦伯--厄密特函数与厄密特多项式176
10-8 线性系统分析180
10-8-1 线性系统的概念180
10-8-2 线性性质和迭加积分181
10-8-3 线性不变系统与传递函数182
第十一章 光振动与光波183
11-1 谐振动及其数学表示183
11-2 谐振动的能量184
11-3 复杂振动的傅里叶分析法185
11-3-1 周期现象的傅里叶分析法185
11-3-2 频谱的概念186
11-3-3 傅里叶展开式的复数形式187
11-3-4 非周期现象的傅里叶分析法190
11-4 谐振动的合成193
11-4-1 同方向同频率振动的合成193
11-4-2 相互垂直的两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195
11-5 谐振动的复数表示法197
11-6 麦克斯韦方程组与电磁波199
11-6-1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199
11-6-2 物质方程203
11-6-3 电磁波与波动方程204
11-6-4 平面简谐波205
11-6-5 球面简谐波207
11-7 电磁波的能量207
11-8 光在各向同性透明媒质中传播的特点209
11-9 突变面处的边界条件213
11-10 关于单色波216
11-10-1 振幅变化引起的频率扩展问题216
11-10-2 作用时间对频谱分布的影响217
11-11 惠更斯原理218
11-11-2 用惠更斯原理导出折射定律219
11-11-1 用惠更斯原理导出反射定律219
11-11-3 用惠更斯原理解释光的色散220
11-12 光波的迭加原理和干涉现象221
11-13 驻波与腔的谐振条件223
11-13-1 驻波的概念223
11-13-2 驻波的波动方程224
11-13-3 驻波的特点224
11-13-4 激光腔的谐振条件225
11-13-5 驻波场的?、?矢量图226
11-14 光组的等光程性 正弦条件(附录)227
12-1-1 光学中相干波的产生230
第十二章 干涉理论和干涉仪230
12-1 两单色平面光波的干涉230
12-1-2 双光束干涉的光强分布233
12-1-3 反衬度与调制度的概念235
12-2 谱线宽度和光源线度对条纹的影响236
12-2-1 谱线宽度对条纹清晰度的影响236
12-2-2 光源线度对条纹清晰度的影响238
12-3 薄膜的干涉241
12-3-1 薄膜干涉的光程差公式241
12-3-2 薄膜的等倾干涉243
12-3-3 薄膜的等厚干涉246
12-3-4 薄膜干涉的容许厚度248
12-4 干涉仪249
12-4-1 迈克尔逊干涉仪250
12-4-2 泰曼干涉仪252
12-4-3 斐索干涉仪253
12-4-4 雅明干涉仪254
12-4-5 瑞利干涉仪259
12-4-6 马赫-泽德干涉仪259
第十三章 标量衍射理论262
13-1 光的衍射现象262
13-2-2 关于光波在空间的传播问题263
13-2-1 原理的叙述263
13-2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263
13-2-3 菲涅耳波带片270
13-3 基尔霍夫衍射理论271
13-3-1 单色波的基尔霍夫积分定理271
13-3-2 基尔霍夫积分定理的普遍式274
13-3-3 基尔霍夫衍射理论276
13-4 夫琅和费衍射和菲涅耳衍射279
13-4-1 衍射积分计算公式与衍射分类280
13-4-2 夫琅和费条件分析282
13-4-3 夫琅和费衍射积分公式284
13-4-4 菲涅耳衍射积分公式289
13-5 矩孔和狭缝的夫琅和费衍射294
13-5-1 矩孔夫琅和费衍射图样分析294
13-5-2 线光源经矩孔衍射的图样分析297
13-6 圆孔和环状光孔的夫琅和费衍射300
13-6-1 圆孔的夫琅和费衍射图样分析300
13-6-2 关于光学仪器的理论鉴别角305
13-6-3 环状光孔的夫琅和费衍射图样分析307
13-7 缩放定理308
13-8 多个同形光孔的夫琅和费衍射309
13-9-1 衍射光栅及其透射函数311
13-9 衍射光栅311
13-9-2 一维光栅的衍射图样分析312
13-9-3 光栅分辨光谱的本领316
13-9-4 定向光栅317
13-9-5 全息光栅318
13-9-6 莫阿条纹319
13-10 显微镜中的成象320
13-10-1 不相干照明时显微镜的鉴别率321
13-10-2 相干照明的显微镜成象理论322
13-10-3 相干照明的相物体观察法324
13-11 直边菲涅耳衍射325
第十四章 高斯光束329
14-1 高斯光束及其数学表达式329
14-1-1 高斯光束的概念329
14-1-2 高斯光束的数学表达式330
14-2 高斯光束的特点333
14-2-1 高斯光束的波面334
14-2-2 高斯光束的振幅分布334
14-3 高斯光束通过薄透镜时的变换336
14-4 高斯光束的聚集342
14-5 高斯光束的准直342
15-1 薄透镜的位相变换作用344
第十五章 透镜作用的分析344
第三篇 傅里叶光学344
15-2 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347
15-2-1 平面开孔菲涅耳衍射的卷积表示法347
15-2-2 物平面紧靠透镜前表面时的性质349
15-2-3 物平面位于透镜前方时的性质350
15-2-4 物平面位于透镜后方时的性质353
15-3 透镜的成象分析355
15-3-1 正透镜的脉冲响应355
15-3-2 脉冲响应h表达式的化简356
15-3-3 物体与象之间的关系358
第十六章 光学传递函数360
16-1 成象系统的一般分析360
16-1-1 成象系统的普遍模型360
16-1-2 成象系统的衍射效应分析361
16-1-3 准单色光照明时物象关系分析364
16-2 相干成象系统的传递函数Ho367
16-2-1 无象差系统的相干传递函数367
16-2-2 He与系统物理性质的联系367
16-2-3 有象差系统的相干传递函数368
16-2-4 相干传递函数举例369
16-3-1 非相干光学传递函数371
16-3 非相干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Ho371
16-3-2 OTF与相干传递函数的关系372
16-3-3 无象差系统的OTF373
16-3-4 无象差系统的OTF计算举例374
16-3-5 OTF的一般性质377
16-3-6 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意义379
16-3-7 象差对OTF的影响380
16-4 串联成象系统的传递函数383
16-5 相干成象与不相干成象的比较384
17-1-2 底片构造与曝光过程386
17-1-1 照相底片的作用386
17-1 照相底片的基本性质386
第十七章 空间滤波和光学信息处理386
17-1-3 底片的特性387
17-1-4 胶片用于非相干系统时的变换特性388
17-1-5 胶片用于相干系统时的变换特性390
17-2 基本的相干光学处理系统391
17-2-1 空间频谱分析系统391
17-2-2 空间频率滤波系统392
17-2-3 光学相关系统396
17-3 特征识别397
17-3-1 基本原理397
17-3-2 复数空间滤波器的制作与识别方法398
17-4-1 相干处理系统的矩阵乘法运算401
17-4 矩阵乘法运算与多路一维运算401
17-4-2 相干处理系统的多路一维运算403
17-5 非相干处理系统403
17-5-1 乘积的积分系统403
17-5-2 扫描卷积系统404
17-5-3 无扫描卷积系统405
17-5-4 双极性信号的处理技术406
第十八章 全息术407
18-1 引言407
18-2 全息术的一般原理408
18-2-1 光波振幅与位相信息的记录408
18-2-2 物光波的再现409
18-3 点源全息图分析410
18-3-1 全息图的振幅透射率410
18-3-2 物光波的再现与象的横向放大率411
18-4 平面波全息图分析414
18-5 关于物体的漫射照明416
18-6 傅里叶变换全息图417
18-6-1 两种全息图的分辨率417
18-6-2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420
18-7 体积全息422
18-7-1 基元全息图结构分析422
18-7-3 反射式全息图424
18-7-2 布喇格条件424
18-8-1 二步彩虹全息425
18-8 彩虹全息425
18-8-2 一步彩虹全息427
18-8-3 一步彩虹全息图应用举例428
18-9 全息干涉计量术429
18-9-1 单次曝光全息干涉计量术429
18-9-2 二次曝光全息干涉计量术431
18-9-3 时间平均全息干涉计量术432
第十九章 薄膜光学基础433
19-1 光在两透明媒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433
第四篇 光在界面上和在各向异性媒质中的行为433
19-1-1 菲涅耳公式的推导434
19-1-2 菲涅耳公式的讨论438
19-1-3 界面的反射率R和透射率T439
19-1-4 全反射条件下的菲涅耳公式442
19-1-5 布懦斯特定律及其物理解释444
19-2 多束光干涉与F-P干涉仪446
19-2-1 平面平行媒质的多束光干涉447
19-2-2 F-P(法布里-珀罗)干涉仪451
19-3 单层薄膜的光学性质456
19-3-1 单层膜的反射系数和反射率456
19-3-2 单层增透膜458
19-3-3 单层反射膜459
19-3-4 λ/2单层膜的特点460
19-4 双层增透膜460
19-5 多层高反射膜及其计算方法463
19-5-1 多层高反射膜的基本结构与符号463
19-5-2 λ/4多层高反射膜的反射率464
19-5-3 多层膜的一般计算方法466
19-6 光学薄膜中的驻波场471
19-6-1 λ/4膜系中驻波场的波节和波腹471
19-6-2 多层介质膜中的光强分布473
19-7 干涉滤光片477
第二十章 光的偏振479
20-1 偏振光和自然光479
20-2 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481
20-3 马吕斯定律483
20-4 光的双折射与偏振装置483
20-4-1 双折射及有关概念483
20-4-2 用惠更斯原理解释双折射486
20-4-3 几种偏振装置487
20-5 椭圆偏振光及其表示法 波片491
20-5-1 椭圆偏振491
20-5-2 线偏振和圆偏振494
20-5-3 偏振态的表征--斯托克斯参量495
20-5-4 偏振态的邦加表示法497
20-5-5 椭圆偏振光的获得497
20-5-6 波片499
20-5-7 补偿器500
20-5-8 偏振器的矩阵表示法501
20-6 偏振光的干涉504
20-6-1 线偏振平面光波的干涉504
20-6-2 线偏振会聚光波的干涉506
20-7 人为双折射及其应用509
20-7-1 光弹性效应509
20-7-2 电光效应510
20-7-3 磁致双折射513
20-8 偏振光振动面的旋转 旋光性514
第二十一章 晶体光学基础518
21-1 光学各向异性晶体及其介电张量518
21-2 光在各向民性媒质中传播的特点521
21-3 折射率椭球525
21-4 光在晶体表面上的折射与反射531
21-4-1 光在晶体表面上的531
21-4-2 离散角α的计算532
21-4-3 光在晶体表面上的反射533
21-5 普克尔斯效应及电光开关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