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有机硅合成工艺及产品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有机硅合成工艺及产品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2841683.jpg)
- 幸松民,王一璐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2858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834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8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有机硅合成工艺及产品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1.1 硅与硅键1
1.1.1 硅和碳的区别1
1.1.2 硅的电负性、键角及离子键2
1.1.3 硅键类型及特性3
1.2 有机硅化合物命名法7
1.2.1 硅烷及其衍生物8
1.2.2 甲硅烷基衍生物9
1.2.3 线型聚合物10
1.2.4 环状聚合物11
1.2.5 立体构型聚合物11
1.2.7 含金属或准金属原子或原子团的有机硅化合物12
1.2.6 聚硅烷12
1.2.8 含硅的基团13
1.3 有机硅工业发展简史14
1.4 有机硅的生产及市场17
1.4.1 生产发展动向17
1.4.2 市场发展动向19
1.4.3 售价动向22
参考文献23
第二章 有机卤硅烷25
2.1 概述25
2.2 有机卤硅烷的制法25
2.2.1 有机金属化合物法25
2.2.2 加成法38
2.2.3 缩合法47
2.2.4 再分配法55
2.2.5 直接法62
2.3 有机卤硅烷的分离与纯化94
2.3.1 甲基氯硅烷的分离与纯化95
2.3.2 苯基氯硅烷的分离与纯化102
2.4 有机卤硅烷的性质104
2.4.1 物理性质104
2.4.2 化学性质112
2.4.3 生理性质及毒性117
2.5 有机卤硅烷的用途120
2.5.1 制取其他官能性硅烷120
2.5.2 制取聚硅氧烷122
2.5.3 其他应用124
2.5.4 甲基氯硅烷生产中高沸物、低沸物、富余单体及废触体的应用127
参考文献128
第三章 硅官能有机硅烷138
3.1 概述138
3.2 烷氧基硅烷138
3.2.1 制法139
3.2.2 性质145
3.2.3 用途147
3.3 有机烷氧基硅烷149
3.3.1 制法149
3.3.2 性质154
3.3.3 用途156
3.4 有机氢硅烷157
3.4.1 制法157
3.4.2 性质160
3.4.3 用途165
3.5.1 制法166
3.5 有机硅醇及硅醇盐166
3.5.2 性质167
3.5.3 用途171
3.6 有机酰氧基硅烷172
3.6.1 制法172
3.6.2 性质175
3.6.3 用途176
3.7 有机氨基硅烷177
3.7.1 制法177
3.7.2 性质180
3.7.3 用途181
3.8.1 制法182
3.8 有机酰氨基硅烷182
3.8.2 性质183
3.8.3 用途184
3.9 有机酮肟基硅烷及有机异丙烯氧基硅烷185
3.9.1 有机酮肟基硅烷制法185
3.9.2 有机异丙烯氧基硅烷制法187
3.9.3 性质187
3.9.4 用途188
3.10 有机拟卤基硅烷189
3.10.1 制法189
3.10.2 性质190
3.10.3 用途192
3.11.1 制法193
3.11 甲硅烷基无机酸酯193
3.11.2 性质194
3.11.3 用途195
3.12 甲硅烷基碱金属盐195
3.12.1 制法195
3.12.2 性质196
3.12.3 用途197
参考文献197
第四章 碳官能有机硅烷204
4.1 概述204
4.2 链烯基硅烷204
4.2.1 制法204
4.2.2 性质211
4.2.3 用途214
4.3 氟烃基硅烷215
4.3.1 制法216
4.3.2 性质218
4.3.3 用途220
4.4 氯烃基硅烷222
4.4.1 制法222
4.4.2 性质226
4.4.3 用途229
4.5 溴烃基硅烷230
4.5.1 制法230
4.5.2 性质231
4.5.3 用途232
4.6 氰烃基硅烷232
4.6.1 制法232
4.6.2 性质234
4.7 异氰酸烃基硅烷236
4.7.1 制法236
4.6.3 用途236
4.7.2 性质237
4.7.3 用途238
4.8 羟烃基硅烷239
4.8.1 制法239
4.8.2 性质241
4.8.3 用途242
4.9 巯烃基硅烷242
4.9.1 制法243
4.9.2 性质244
4.9.3 用途245
4.10.1 制法246
4.10 氨烃基硅烷246
4.10.2 性质250
4.10.3 用途253
4.11 环氧烃基硅烷254
4.11.1 制法255
4.11.2 性质256
4.11.3 用途257
4.12 甲基丙烯酰氧烃基硅烷259
4.12.1 制法259
4.12.2 性质261
4.12.3 用途262
4.13 叠氮及重氮烃基硅烷263
4.13.1 制法264
4.13.3 用途266
4.13.2 性质266
4.14 其他碳官能硅烷268
4.14.1 制法268
4.14.2 性质269
4.14.3 用途270
4.15 硅烷偶联剂271
4.15.1 硅烷偶联剂的结构特征及偶联机理271
4.15.2 硅烷偶联剂的主要品种及物理性质274
4.15.3 选用硅烷偶联剂的一般原则276
4.15.4 使用方法278
4.15.5 应用领域281
参考文献285
5.1.1 主要品种及其物理性质293
5.1 甲硅烷基化试剂293
第五章 功能性有机硅化合物293
5.1.2 制备方法296
5.1.3 用途300
5.2 生物活性有机硅化合物310
5.2.1 特写结构的有机硅化合物310
5.2.2 硅取代的生物活性有机物313
5.2.3 有机硅农药315
5.3 不稳定的有机硅化合物318
5.3.1 硅烯318
5.3.2 硅重键化合物323
5.3.3 含硅三元环化合物326
参考文献327
6.1 概述331
第六章 有机聚硅氧烷331
6.2.1 硅官能有机硅烷水解缩合法334
6.2 聚硅氧烷的制备334
6.2.2 有机氯硅烷醇解法341
6.2.3 异官能有机硅烷间的缩合341
6.2.4 活性硅氧烷343
6.3 聚硅氧烷的性质345
6.3.1 物理性质345
6.3.2 化学性质350
6.3.3 生物性质365
6.4 聚硅氧烷的用途367
6.4.1 制取硅油、硅橡胶及硅树脂的原料367
6.4.4 药物及医疗368
参考文献368
6.4.3 化妆品主剂及助剂368
6.4.2 改进有机树脂及橡胶的性能368
第七章 硅油371
7.1 概述371
7.2 线型及支链型硅油的制法372
7.2.1 烃基硅油373
7.2.2 硅官能硅油381
7.2.3 支链型硅油390
7.3 线型及支链型硅油的性质391
7.3.1 物理性质391
7.3.2 化学性质407
7.4 线型硅油的用途410
7.4.1 个人保护及化妆用品410
7.3.3 生理性质410
7.4.2 医疗及食品411
7.4.3 电绝缘介质413
7.4.4 交通器械及仪表414
7.4.5 润滑415
7.4.6 抛光417
7.4.7 冷、热载体419
7.4.8 涂料、橡胶及塑料添加剂420
7.4.9 表面处理剂421
7.4.10 扩散泵油422
7.4.11 粉末处理423
7.4.12 二次加工产品的原料424
参考文献424
8.1 概述426
第八章 改性硅油426
8.2 改性硅油的制法428
8.2.1 聚醚改性硅油428
8.2.2 氨烃基改性硅油432
8.2.3 环氧烃基改性硅油434
8.2.4 羟烃基改性硅油437
8.2.5 巯烃基改性硅油439
8.2.6 羧烃基改性硅油440
8.2.7 甲基丙烯酰氧烃基改性硅油442
8.2.8 氯烃基改性硅油443
8.2.9 氟(醚)烃基改性硅油445
8.2.10 长链烷基硅油448
8.2.11 其他改性硅油449
8.3 改性硅油的性质449
8.3.1 物理性质450
8.3.2 化学性质456
8.4 改性硅油的用途459
8.4.1 聚醚硅油459
8.4.2 氨烃基硅油462
8.4.3 环氧烃基硅油465
8.4.4 羟烃基硅油466
8.4.5 巯烃基硅油469
8.4.6 羟烃基硅油469
8.4.7 甲基丙烯酰氧烃基硅油469
8.4.8 氯烃基硅油470
8.4.9 氟烃基硅油471
8.4.10 长链烷基硅油472
8.4.11 改性硅油在纺织助剂中的应用473
参考文献479
第九章 硅油的二次加工产品484
9.1 概述484
9.2 硅脂及硅膏484
9.2.1 制法486
9.2.2 性质491
9.2.3 用途493
9.3 消泡剂498
9.3.1 起泡与消泡剂498
9.3.2 硅油消泡剂的特性与种类500
9.3.3 硅油消泡剂的制法504
9.3.4 消泡剂的用途509
9.4 脱模剂512
9.4.1 硅氧烷脱模剂的类型513
9.4.2 脱模剂的制法515
9.4.3 脱模剂的用途519
9.5 纸张隔离剂521
9.5.1 纸张隔离剂的类型522
9.5.2 隔离纸及隔离剂的评价方法527
9.5.3 纸张隔离剂的制法528
9.5.4 纸张隔离剂的用途532
参考文献533
第十章 混炼型硅橡胶536
10.1 概述536
10.3 生胶的种类及制法537
10.2.1 生胶的种类537
10.2.2 生胶的制法539
10.3 混炼配合549
10.3.1 混炼胶基本组成550
10.3.2 混炼及配合技术564
10.4 硫化成型566
10.4.1 交联机理566
10.4.2 返炼567
10.4.3 成型硫化567
10.5 混炼胶的主要品种及性能572
10.5.1 模型硫化用572
10.5.2 挤出成型用573
10.5.3 高强度制品用575
10.5.4 耐疲劳制品用577
10.5.5 辊筒制品用578
10.5.6 导电制品用580
10.5.7 导热制品用581
10.5.8 阻燃制品用582
10.5.9 耐高、低温制品用583
10.5.10 耐油、耐溶剂制品用586
10.5.11 耐辐照制品用588
10.5.12 耐水蒸气制品用588
10.5.13 不需二段硫化制品用589
10.5.14 自润滑(析油)制品用590
10.5.15 自黏性制品用591
10.5.16 热收缩制品用592
10.5.17 海绵制品用593
10.6 废硅橡胶的回收再用593
10.6.1 裂解回收环硅氧烷或硅烷593
10.6.3 粉碎制硅橡胶微粒596
10.6.2 部分解聚制胶料596
10.7 硅橡胶的性质597
10.7.1 耐热性598
10.7.2 耐寒性598
10.7.3 耐候性599
10.7.4 电气特性599
10.7.5 压缩永久变形600
10.7.6 耐油、耐化学试剂性601
10.7.7 耐辐照性601
10.7.8 耐水蒸气性602
10.7.9 透气性603
10.7.10 热膨胀性、导热系数、比热容及阻燃性604
10.8 硅橡胶的用途604
10.8.1 航空及宇航605
10.8.2 电线电缆606
10.8.3 电子电器607
10.8.4 汽车机械608
10.8.5 医疗卫生608
10.8.6 其他方面609
参考文献609
第十一章 液体型硅橡胶614
11.1 概述614
11.2 缩合型液体硅橡胶614
11.2.1 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基本组成、制法及硫化机理615
11.2.2 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基本组成、制法及硫化机理634
11.2.3 缩合型液体硅橡胶的使用方法643
11.2.4 缩合型液体硅橡胶的基本特性645
11.2.5 缩合型液体硅橡胶的主要用途648
11.3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655
11.3.1 硫化机理656
11.3.2 主要组成及制法656
11.3.3 胶料的品种、配制、性能及用途663
参考文献680
第十二章 改性硅橡胶及其他685
12.1 概述685
12.2 聚硅氧烷改性三元乙丙橡胶687
12.2.1 EPDM/聚硅氧烷杂化胶的基本特性688
12.2.2 EPDM/聚硅氧烷杂化胶的制法693
12.2.3 EPDM/聚硅氧烷杂化胶的成型加工695
12.3 硅氧烷改性聚醚橡胶696
12.3.1 硅氧烷改性聚醚橡胶的基本特性696
12.3.2 硅氧烷改性聚醚橡胶的制法699
12.4 聚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橡胶702
12.4.1 聚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橡胶的基本特性703
12.4.2 聚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橡胶的制法703
12.5 紫外线硫化硅橡胶705
12.5.1 紫外线硫化硅橡胶的基本特性707
12.5.2 紫外线硫化硅橡胶的配制方法708
12.6 乳液型硅橡胶及硅橡胶微粉710
12.6.1 乳液型硅橡胶及硅橡胶微粉的一般特性711
12.6.2 乳液型硅橡胶及硅橡胶微粉的制法及应用712
参考文献714
第十三章 硅树脂717
13.1 概述717
13.2 硅树脂预聚物的制法719
13.2.1 缩合型硅树脂预聚物719
13.2.2 加成型硅树脂预聚物729
13.2.3 过氧化物引发型硅树脂预聚物731
13.3 硅树脂产品的配制732
13.3.1 电绝缘漆734
13.3.2 涂料735
13.3.3 粘接剂740
13.3.4 塑料741
13.4 硅树脂的性质742
13.4.1 硅树脂组成与性质的关系742
13.4.2 耐热性744
13.4.3 耐寒性746
13.4.4 耐候性746
13.4.5 电绝缘性747
13.4.7 耐化学试剂性748
13.4.6 憎水性748
13.4.8 不相容性及防粘性749
13.4.9 机械性能749
13.5 硅树脂的用途750
13.5.1 电绝缘漆750
13.5.2 涂料754
13.5.3 粘接剂756
13.5.4 塑料757
13.5.5 微粉及梯形聚合物759
参考文献759
第十四章 改性硅树脂762
14.1 概述762
14.2 改性硅树脂的制法762
14.2.1 醇酸改性硅树脂763
14.2.2 聚酯改性硅树脂765
14.2.3 丙烯酸改性硅树脂766
14.2.4 环氧改性硅树脂768
14.2.5 酚醛改性硅树脂771
14.2.6 硅氧烷改性聚酰亚胺树脂773
14.2.7 硅氧烷改性其他有机树脂777
14.3 改性硅树脂的性能782
14.3.1 耐热性783
14.3.2 耐候性784
14.3.3 电气性能785
14.3.4 耐化学试剂性能785
14.3.6 透湿性786
14.4 改性硅树脂的用途786
14.3.5 机械性能786
14.4.1 醇酸改性硅树脂涂料788
14.4.2 聚酯改性硅树脂涂料788
14.4.3 丙烯酸改性硅树脂涂料788
14.4.4 环氧改性硅树脂涂料789
14.4.5 酚醛改性硅树脂790
14.4.6 聚酰亚胺改性硅树脂790
参考文献790
第十五章 聚硅烷793
15.1 聚硅烷的制法793
15.1.1 非官能性聚硅烷793
15.1.2 硅官能性聚硅烷800
15.1.3 碳官能性聚硅烷802
15.2 聚硅烷的性质803
15.2.1 物理性质803
15.2.2 热解反应805
15.2.3 光解反应806
15.2.4 催化反应807
15.2.5 氧化反应809
15.3 聚硅烷的用途810
15.3.1 硅碳纤维前驱体810
15.3.2 导电聚合物810
15.3.3 光致抗蚀剂811
15.3.4 烯烃聚合光引发剂811
15.3.7 紫外线性光学材料812
15.3.8 潜在液晶材料812
15.3.5 薄膜光波导器812
15.3.6 有机光导电体812
15.3.9 耐高温氧化涂层813
参考文献813
第十六章 分析方法816
16.1 化学方法816
16.1.1 元素分析816
16.1.2 官能团分析816
16.1.3 化学分解法817
16.2 物理及物理化学方法818
16.2.1 相对密度及折射率818
16.2.2 红外吸收光谱(IR)818
16.2.3 核磁共振波谱(NMR)821
16.2.4 紫外吸收光谱(UV)825
16.2.6 质谱(MS)826
16.2.5 气相色谱(GC)826
16.2.7 凝胶渗透色谱(GPC)830
16.2.8 其他830
16.3 聚硅氧烷产品的鉴定与分析830
16.3.1 纯硅油的分析830
16.3.2 改性(共聚)硅油的分析830
16.3.3 硅脂的分析831
16.3.4 磨光剂的分析831
16.3.5 化妆品的分析832
16.3.6 消泡剂的分析832
16.3.7 硅树脂及涂料的分析832
16.3.8 皮革、织物或纸张中硅氧烷处理剂的分析833
16.3.9 未硫化硅橡胶的分析833
16.3.10 硫化硅橡胶的分析834
参考文献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