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史初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史初编
  • 车树实著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ISBN:7543507641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史初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萌芽1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出现是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2

二、关于科学的人的本质学说的提出6

三、对旧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教育观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萌芽12

第二章 唯物史观的形成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产生17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渊源17

二、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18

三、唯物史观的创立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提出21

第三章 教育本质的学说与无产阶级政党的教育纲领27

一、教育本质学说的形成28

二、无产阶级政党教育纲领的提出32

三、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的教训,论教育是阶级斗争的武器37

第四章 剩余价值生产与社会人的发展40

一、人类社会的三种形态与人的发展41

二、财富的积累、消费的扩大与人的发展43

三、自由时间、自由劳动的出现与人的发展46

第五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49

一、资本主义生产分工的发展与人的片面发展50

二、现代大工业的革命本性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趋势54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59

第六章 国际工人运动初期,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学说的发展66

一、对蒲鲁东主义的“综合劳动教育”的批判67

二、为国际工人阶级制定的争取实施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方案69

三、马克思论普及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74

四、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教育观点的批判77

五、对拉萨尔机会主义教育观点的批判82

第七章 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全面阐述90

一、阶级划分的消灭与阶级教育的消亡91

二、关于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生产者的思想93

三、对“普遍教育体系”的批判,论全面发展的教育96

四、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教育102

五、遗传、环境、教育的统一109

六、造就“脑力劳动无产阶级”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任务111

第八章 巴黎公社与马克思论国民教育的改造116

一、摧毁精神压迫的力量,取消宗教教育117

二、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一切学校向人民开放119

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初步尝试——公社的初级教育和职业教育120

四、用启发人民智慧的教师代替麻痹人民头脑的教士122

五、科学从阶级统治的工具变成人民的力量124

第九章 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实践126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法国的传播与实践,拉法格关于工人的解放与个性全面发展的思想126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德国的传播与实践,蔡特金论劳动群众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129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俄国的传播与实践,普列汉诺夫论无产阶级掌握知识的重要意义131

一、列宁批判俄国民粹派教育改良的主张,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点133

第十章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宁、克鲁普斯卡娅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133

二、列宁关于教育民主化与无产阶级干部教育的思想141

三、克鲁普斯卡娅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155

第十一章 十月革命初期,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发展165

一、苏维埃学校的性质与任务165

二、改造旧学校的同时,必须善于吸取人类的全部知识174

三、应该使教育成为培养青年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177

四、关于无产阶级文化教育的建设183

第十二章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思想190

一、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旧教育的批判190

二、关于夺取政权是工农彻底争取教育权的先决条件的思想193

三、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195

第十三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201

一、取书院与学校之长,研究学术,造就人才201

二、坚持“工读并行”的原则和“平民主义”的办学方向205

三、培养领导农民运动的骨干,实行农村革命208

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学习和调查结合,学文和习武结合212

五、农民运动与农村教育的普及214

第十四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诞生与成熟217

一、红军教育的意义、任务与方法218

二、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222

三、关于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的思想228

四、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的思想232

五、做完全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际相统一235

六、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纲领241

第二编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全面实施和发展241

第十五章 晚年列宁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250

一、文化革命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250

二、吸收专家,培养人才252

三、提高文化,学会工作255

四、既要坚持综合技术教育的原则,又要从现实的情况出发258

五、综合技术教育的内容与实施262

第十六章 苏联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实施和发展266

一、斯大林关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造就工人阶级红色专家的思想266

二、联共(布)中央关于国民教育的决定274

三、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关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276

第十七章 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模式与教育改革实践285

一、苏联社会主义教育模式的特点,破除个人崇拜,摆脱弊端束缚的新探索285

二、1958年、1964年两次教育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294

三、1977年的教育改革——苏联普通教育发展中的转折点298

四、1984年的教育改革,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实际步骤300

第十八章 新中国初期,毛泽东、徐特立论教育改革与“三好”新人的培养304

一、全国人民政权的建立,恢复发展经济的需要与贯彻新民主主义教育总方针305

二、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教育改革,做到“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309

三、培养“三好”新人,深入教育改革314

一、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319

第十九章 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实施与经验、教训319

二、坚持“三结合,六并举”的办学道路329

三、阶级斗争扩大化与教育上的失误331

四、刘少奇关于“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337

五、周恩来的教育主张与实践343

第二十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352

一、否定“两个估计”,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教育思想353

二、提出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明确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356

三、坚持“三个面向”,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359

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363

第二十一章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创立与社会主义教育的独特探索368

一、劳动者管理职责的实现与工农文化水平和各种能力的提高368

二、“社会自治”、“联合劳动”与教育体制改革370

三、建立以人为中心,劳动为手段,社会为基础的教育理论体系374

第二十二章 金日成关于主体思想与社会主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377

一、主体思想与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根本目的378

二、社会主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与三大革命道路382

第二十三章 古巴的建设、改革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实践386

一、教育的战略意义与60年代扫盲运动和普及教育的大发展386

二、贯彻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社会主义新人388

三、政治生活的制度化与学校理事会的普遍建立附录:395

葛兰西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道路与新人的培养395

一、“总体革命”与“新文化”的形成395

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处理好人与环境、教育的关系398

三、区别两种人道主义,培养体脑结合的有纪律的新人400

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出现400

一、再生产理论404

(一)经济再生产理论404

(二)文化再生产理论407

(三)国家再生产理论408

二、抵制理论4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