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体制改革初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融体制改革初探
  • 王珏等主编;王晓峰,智士才编纂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03000044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金融-经济体制改革(地点: 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地点: 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体制改革初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代序言) 杨培新1

一、增加储蓄、改进服务、合理使用资金的关键在于扩大专业银行基层机构的经营自主权1

目录1

二、银行搞好宏观经济调节的关键在于推动和完成投资体制的改革10

三、更多地吸收社会资金并提高投资效益的关键在于开展社会集资、建立资金市场15

第一编 导论17

第一章 《资本论)的生命力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17

第一节 《资本论》的强大生命力17

第二节 《资本论》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21

第三节 在改革中学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24

第二章 金融体制改革是推进城市经济改革的突破口28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资金市场的必然性28

第二节 资金市场在统一的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33

第三节 社会主义资金市场的目标模式36

第四节 建立资金市场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意义41

第一节 建立资金市场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趋势45

第三章 建立资金市场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45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资金市场的指导思想47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资金市场的组成与融资方式49

第四节 实行浮动利率,发挥利率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51

第五节 建立资金市场,必须改革和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控制55

第六节 建立资金市场,必须使专业银行企业化57

第七节 开拓资金市场,必须建立强大的研究部门和信息系统59

第四章 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61

第一节 当前金融体制改革应考虑的出发点61

第二节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途径和方法63

第三节 在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上要考虑继承性和连续性68

第二编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交易方式71

第五章 信用经济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7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71

第二节 货币经济是商品经济运动的必然形式73

第三节 信用经济是货币经济发展的逻辑结果76

第一节 信用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有力杠杆79

第六章 运用马克思主义信用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79

第二节 信用制度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81

第三节 不断扩大我国的信用制度83

第七章 充分发挥银行信用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86

第一节 银行信用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86

第二节 搞活银行信用促进经济发展88

第八章 把金融体制改革放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首位93

第一节 金融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规律的要求93

第三编 金融体制改革的地位和目标设想93

第二节 金融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必然要求96

第三节 必须重视金融机制的运用,把金融体制改革推向首位99

第九章 有计划商品经济对金融体系改革的要求102

第一节 我国原有金融体系及其弊端102

第二节 商品经济发展对金融体系改革的要求104

第三节 金融体系改革的各方面107

第十章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体系110

第一节 重新认识银行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10

第二节 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进程112

第三节 改革金融体系的总体要求和目标设想114

第四编 完善金融宏观控制117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银行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中枢117

第一节 银行制度的产生118

第二节 充分发挥银行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的中枢作用124

第三节 社会主义银行的命运128

第十二章 强化银行在国民经济间接控制中的作用131

第一节 银行的宏观控制职能和手段131

第二节 银行宏观控制的内容和目标139

第三节 实现宏观金融控制和促进微观搞活的统一142

第十三章 货币供应量和贷款总规模的控制147

第一节 货币供应量的范围和控制147

第二节 贷款规模的有效控制152

第十四章 金融宏观控制要保证微观行为符合宏观要求157

第一节 金融活动要有利于企业行为合理化157

第二节 银行贷放流动资金必须以企业有清偿能力为原则162

第三节 社会集资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167

第一节 外汇体制引入市场机制的必然性170

第十五章 外汇体制改革必须引入市场机制170

第二节 建立计划管理的外汇市场173

第三节 积极参与世界外汇市场177

第五编 改革利率,发挥利率的机制作用183

第十六章 改革我国利率的途径183

第一节 还利息以本来面目184

第二节 把利率放回到商品经济环境中187

第三节 放松捆绑利率的绳索193

第十七章 充分发挥利率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196

第一节 发挥利率的宏观控制和调节作用196

第二节 发挥利率在微观经济中的调节作用199

第六编 改革金融组织机构201

第十八章 实行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201

第一节 专业银行企业化势在必行201

第二节 专业银行企业化的具体内容207

第三节 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的特点210

第一节 原有金融组织体制的弊端213

第十九章 发展多种金融机构213

第二节 发展多种金融机构是金融机构改革的目标之一214

第二十章 民间信用机构的产生和发展218

第一节 民间信用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218

第二节 民间信用的利与弊221

第三节 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使民间信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生产和流通服务225

第二十一章 开拓资金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29

第一节 社会主义资金市场的涵义及其特点229

第七编 有步骤地开放资金市场229

第二节 进一步开放我国资金市场的必要性232

第三节 当前我国开放资金市场的经济条件已经具备236

第二十二章 建立资金市场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240

第一节 我国资金市场的几种主要形式240

第二节 建立和开拓资金市场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242

第三节 建立资金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43

第四节 改变传统的市场观念245

第二十三章 有步骤地建立社会主义资金市场247

第一节 资金市场的建立要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247

第二节 开放资金市场现阶段需要进行的几方面工作248

第二十四章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资金市场257

第一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资金市场257

第二节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资金市场应具备的条件259

第二十五章 社会主义资金市场的组织构成及其发展对策261

第一节 社会主义资金市场的组织构成261

第二节 社会主义资金市场发展对策267

第二十六章 目前资金市场的限制因素及对策269

第一节 限制因素269

第二节 对策探讨272

第二十七章 发行股票是社会集资的一种有效形式275

第一节 股份经济是社会集资的一条重要渠道275

第二节 股份集资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78

第八编 改革金融体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283

第二十八章 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283

第一节 资金所有权参加剩余产品价值分配的必然性283

第二节 资金所有权参加剩余产品价值分配的性质285

第三节 资金所有权参加剩余产品价值分配的规律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288

第一节 货币供应超前增长是客观经济规律297

第二十九章 货币供应超前增长是客观经济规律297

第二节 货币供应超前增长的适度分析301

第三节 社会主义货币供应计划应建立在自觉应用货币供应超前增长规律上303

第三十章 利率是一种自发运行的调节机制305

第一节 有关讨论的基本情况306

第二节 关键在于承认利率是一种自行调节的机制307

第三节 市场利息与社会主义完全相容311

第三十一章 虚拟资本及其研究的现实意义314

第一节 虚拟资本的内涵314

第二节 银行资本的最大部分是虚拟的319

第三节 虚拟资本范畴的现实意义321

第三十二章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几个观念的变化325

第一节 资金市场观325

第二节 信贷观327

第三节 利率观330

第四节 风险观331

编后记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