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司马迁的历史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司马迁的历史哲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0024224.jpg)
- 王明孙主编;刘国平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78986254253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51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1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司马迁的历史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历史哲学介说1
一、历史哲学的意义1
二、西方历史哲学发展与派别略述3
三、历史哲学如何可能5
第二节 研究的缘起方法与范围7
一、走进《史记》的世界7
二、迈向研究司马迁的历史哲学之途9
三、研究的方法原则与范围10
第二章 司马迁的历史广度密度深度与限度13
第一节 司马迁的历史广度与密度13
一、从《史记》的叙述人事看司马迁的历史广度13
二、司马迁的历史密度17
第二节 司马迁的历史深度20
一、洞察之深20
二、体悟之深22
三、解析之深25
四、论断之深28
五、描绘之深32
第三节 司马迁的历史限度35
一、由不知所造成的历史限度——低限的无限36
二、由不明所造成的历史限度——测不准原理38
三、由不察所造成的历史限度41
第三章 司马迁对历史的一些基本理念45
第一节 历史的开端——本纪自黄帝始所呈现的历史理念45
一、源远流长与避免神话的抉择45
二、考信原则之折衷调和48
三、历史研究对象之呈现50
第二节 从史记的五体建构看司马迁的方法意识52
一、《史记》五体的来源与交互补贴作用52
二、《史记》五体所呈现的方法意识56
第三节 从《史记》的价值判断看司马迁的客观意识61
一、从《史记》论赞看司马迁的客观意识61
二、从李陵案看司马迁的客观意识63
三、从《史记》的终极目的看司马迁的客观意识64
第四章 司马迁的历史选择67
第一节 史料的来源67
一、毕集於太史公的遗文古事68
二、汉王朝保存的档案资料68
三、网罗的天下放失旧闻70
四、亲自接闻的当代人事71
第二节 真实的构成——司马迁对史料的考证与批判73
第三节 司马迁的历史选择76
一、价值的取向76
二、美善的标准78
三、鉴戒的标准79
四、新异的标准80
五、汰史的标准81
第五章 司马迁的历史解释87
第一节 司马迁解释历史的方法87
一、推论的解释87
二、归纳的解释89
第二节 司马迁的历史假设与历史想像90
一、司马迁的历史假设90
二、司马迁的历史想像93
第三节 司马迁对历史偶然的看法95
第四节 司马迁笔下的历史教训——以「太史公曰」为主97
一、「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之类的人情冷暖98
二、「圣德之后必有馀烈」之类的德报因果99
三、「隐退柔弱谦益自损」之类的处世原则101
四、环境决定论103
五、治国安民之道唯在正确决策择人任才104
六、人貌荣名未必有定然的关系106
第六章 司马迁所究的天人之际109
第一节 前人探究史公所究天人之际的主要成果与缺失109
一、徐复观先生的观点及其商榷110
二、文崇一先生的观点及其商榷111
三、梁容茂先生的观点及其商榷112
第二节 司马迁所究天人之际的起点——〈天官书〉113
一、天人之际的意义113
二、司马迁所究天人之际的出发点113
三、从〈天官书〉看史公所究的天人之际114
第三节 司马迁所究天人关系之扩大及其天人思想的转变与纷歧116
一、司马迁所究天人关系之扩大及对传统天人思想的怀疑116
二、司马迁天人思想的转变与纷歧117
三、司马迁纷歧之天人思想所以能够并立之理由119
第四节 走出天人之际的纠缠落实人生於尽人事之处120
一、天人纠缠的理清与人生路途的确立120
二、落实人生於尽人事之处如何可能122
第七章 司马迁所通的古今之变125
第一节 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目的与方法125
一、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目的126
二、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方法127
第二节 司马迁所通的古今之变128
一、礼政之变128
二、事物之变130
三、人事之变132
第三节 知常与应变133
一、人性中不变的某些特质133
二、观变所知之常133
三、知常后之应变135
第八章 结论(司马历史哲学的意义与价值)139
一、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深化了史事的叙述139
二、略备了撰史叙事之原则139
三、追溯了中国历史的相对源头140
四、建立了正史研究的方法与叙事的体例140
五、树立价值判断的模式140
六、标举了史料来源与史学考证、批判的方法141
七、创建了历史选择的标准141
八、暗示了历史解释方法141
九、提出了历史的教训142
十、穷究了天人关系从而指出了人生的道路142
十一、贯通了古今历史变迁的原理142
十二、成就了一家之言143
参考书目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