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工基础 (上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上海师范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著
-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化工基础 (上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附录 因次分析和单位换算1
第一章 绪论1
§1-1 本课程的内容1
附录1
目录1
一、因次分析1
§1-2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3
二、单位换算3
§1-3 化学工程和工艺中的一些基本规律5
1-3.1 物质守恒5
1-3.2 能量守恒5
1-3.3 平衡关系5
附表6
一、单位换算6
1-3.4 过程的速率6
§1-4 国际单位制介绍6
索引7
二、水的物理性质7
三、一些液体的物理性质10
四、一些有机物的蒸气压11
五、饱和水蒸气表12
第一篇 传递过程13
第二章 流体的流动和输送13
2-1.1 理想流体和实际流体14
六、一些气体的物理性质14
§2-1 一些基本概念14
2-1.2 流体的密度、比重和重度14
2-1.3 流体的压强及其测量16
七、一些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17
八、扩散系数18
九、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20
2-1.4 流量和流速20
十、二组分气液平衡数据22
2-1.5 稳定流动和不稳定流动22
§2-2 流体稳定流动时的衡算22
2-2.1 流体稳定流动时的物料衡算22
2-2.2 流体稳定流动时的能量衡算23
2-2.3 柏努利方程的应用举例25
2-2.4 流体流量的测量27
十一、B型水泵性能表(摘录)27
十二、管壳式换热器系列标准(摘录)28
十三、一些传热系数的数据29
十四、一些填料的性质30
2-3.1 粘度32
§2-3 实际流体的流动32
2-3.2 流体流动的形态36
§2-4 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的阻力计算38
2-4.1 滞流时的摩擦阻力38
2-4.2 湍流时的流动阻力39
2-4.3 局部阻力43
2-4.4 管路计算44
2-4.5 化工管路布置46
§2-5 液体输送机械48
2-5.1 离心泵48
本章符号50
2-5.2 往复泵52
2-5.3 旋转泵53
§2-6 气体输送和压缩机械54
2-6.1 离心式风机55
2-6.2 旋转式风机56
2-6.3 往复式压缩机57
2-6.4 喷射泵59
复习题60
习题60
§3-1 流体通过填充床层的流动63
第三章 流体通过床层的流动和流态化63
3-1.1 流体通过毛细管的流动63
3-1.2 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流动64
3-1.3 流体通过填料床层的流动69
§3-2 固体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70
3-2.1 球形颗粒的沉降71
3-2.2 沉降速度的计算73
3-2.3 重力沉降的应用75
3-2.4 离心沉降76
§3-3 流态化77
3-3.1 流态化现象78
3-3.2 床层的压强降80
3-3.3 临界流化速度80
3-3.4 带出速度83
3-3.5 计算公式小结85
§3-4 流化床86
3-4.1 流化床的类型86
3-4.2 流化床的床径和总高88
3-4.3 气体分布板89
本章符号90
习题91
复习题91
第四章 传热过程93
§4-1 概述93
4-1.1 化工生产中的传热过程93
4-1.2 传热中的一些基本物理量和单位93
4-2.1 热传导基本方程——傅立叶定律94
4-1.3 稳定传热和不稳定传热94
§4-2 传导传热94
4-2.2 平面壁的稳定热传导95
4-2.3 圆筒壁的传导传热98
§4-3 对流传热99
4-3.1 对流传热机理99
4-3.2 对流给热系数100
4-3.3 对流给热系数的值105
§4-4 热交换的计算105
4-4.1 总传热方程105
4-4.2 传热系数的大致范围107
4-4.3 传热温度差108
4-4.4 强化传热过程的途径112
4-4.5 间歇操作中的传热过程112
§4-5 热交换器117
4-5.1 列管式热交换器117
4-5.2 其他热交换器119
4-6.1 基本概念123
§4-6 辐射传热123
4-6.2 管式炉126
4-6.3 三种传热方式的概括比较127
复习题128
本章符号128
习题129
§5-1 概述131
第五章 吸收131
5-1.1 吸收的类型131
5-1.2 吸收剂的选择132
5-1.3 吸收操作的条件132
§5-2 吸收的相平衡133
5-2.1 亨利定律133
5-2.2 用比摩尔分率表示的相平衡关系134
5-3.1 吸收机理——双膜理论136
§5-3 吸收速率136
5-2.3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136
5-3.2 分子扩散定律——费克定律137
5-3.3 吸收速率方程141
5-3.4 对流扩散和界面动力状态理论144
5-4.1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式146
§5-4 填料吸收塔的计算146
5-4.2 吸收塔中的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148
5-4.3 传质单元数的计算150
5-4.4 传质单元高度的求算154
§5-5 填料塔156
5-5.1 填料157
5-5.2 填料塔的附属设备158
5-5.3 液泛速度和塔径的计算159
5-5.5 填料层的压强降162
5-5.4 喷淋密度和填料表面润湿率162
5-5.6 湍球塔163
§5-6 绝热吸收164
§5-7 化学吸收169
本章符号171
习题172
复习题172
6-1.1 理想的二组分互溶体系175
第六章 精馏175
§6-1 精馏原理175
6-1.2 相对挥发度177
6-1.3 非理想的二组分互溶体系179
6-1.4 压强对气液平衡的影响180
6-1.5 以t-x-y相图表示的蒸馏过程181
6-1.6 以x-y相图表示的蒸馏过程182
§6-2 简单蒸馏183
6-2.1 简单蒸馏的操作和应用183
6-2.2 简单蒸馏的计算184
6-2.3 闪发蒸馏186
§6-3 连续精馏187
6-3.1 精馏的依据187
6-3.2 精馏塔中物相组成的变化188
6-3.3 回流比190
6-3.4 连续精馏的流程190
§6-4 连续精馏理论塔板数的计算191
6-4.1 计算的前提191
6-4.2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191
6-4.3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192
6-4.4 理论塔板数的图解求算192
6-4.5 理论塔板数图解求算的原理194
6-4.6 t-x-y相图的精馏图解195
6-4.7 回流比与精馏的关系196
6-4.8 进料状态对精馏的影响199
6-4.9 捷算法求理论塔板数200
§6-5 间歇精馏202
6-5.1 回流比不变下的间歇精馏203
6-5.2 间歇精馏的回流比的选择204
§6-6 多组分精馏205
6-6.1 多组分精馏的方式205
6-6.2 多组分的气液平衡206
6-6.3 关键组分209
6-6.4 捷算法求理论塔板数210
§6-7 特殊蒸馏212
6-7.1 恒沸蒸馏212
6-7.2 萃取蒸馏214
§6-8 板式塔215
6-8.1 泡罩塔216
6-8.2 浮阀塔217
6-8.3 筛板塔219
6-8.4 浮舌塔220
6-8.5 穿流塔220
6-8.6 塔板效率221
6-8.7 填料塔与板式塔的对比222
复习题223
本章符号223
习题224
本篇主要参考书刊226
目录228
第二篇 化学反应工程228
第七章 基本反应器228
§7-1 化学反应器的类型228
7-1.1 按物料的相态分类228
7-1.2 按反应器的结构型式分类228
7-1.4 理想流动和理想反应器230
7-1.3 基本反应器230
7-2.1 化学反应速率式231
§7-2 化学动力学基本方程式231
7-2.2 均相定容过程的化学动力学方程式235
7-2.3 均相变容过程的化学动力学方程式236
§7-3 间歇釜式反应器240
7-3.1 反应器有效容积的计算240
7-3.2 反应器总容积的计算242
§7-4 理想排挤反应器243
7-4.1 定容过程的反应器容积计算243
7-4.2 变容过程的反应器容积计算246
§7-5 理想混和反应器247
§7-6 多釜串联反应器249
7-6.1 代数法250
7-6.2 图解法252
§7-7 反应器型式和操作方法的评比和选择253
7-7.1 反应器生产能力的比较253
7-7.2 关于收率的分析256
§7-8 非等温过程264
7-8.1 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265
7-8.2 热量衡算及其应用268
7-8.3 图解法求绝热式反应器的容积271
7-8.4 非等温反应器换热方式的选择272
§7-9 反应器的热稳定性272
7-9.1 热稳定性原理273
7-9.2 热稳定性的控制因素275
本章增添符号277
复习题278
习题279
第八章 物料停留时间分布和流动模型282
§8-1 物料返混和停留时间分布282
8-1.1 返混与停留时间分布282
8-1.2 停留时间分布表示方法283
§8-2 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285
8-2.1 脉冲输入法285
8-2.2 阶跃输入法287
§8-4 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字特征288
§8-3 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定性应用288
8-4.1 平均停留时间289
8-4.2 停留时间分布的离散度290
§8-5 理想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291
8-5.1 理想排挤反应器的物料停留时间分布291
8-5.2 理想混和反应器的物料停留时间分布291
§8-6 多釜串联模型294
§8-7 非理想流动反应器物料转化率的计算297
§8-8 扩散模型298
8-8.1 有效扩散系数298
8-8.2 扩散模型的数学表达式299
8-8.3 扩散模型参数的确定301
习题304
复习题304
本章增添符号304
9-1.1 催化剂的物理结构参数307
第九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器307
§9-1 固相催化剂概述307
9-1.2 吸附作用308
§9-2 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310
9-2.1 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分析310
9-2.2 表面动力学过程311
9-2.3 外扩散过程315
9-2.4 内扩散过程315
9-2.5 反应过程的控制阶段318
§9-3 固定床催化反应器320
9-3.1 反应器的结构320
9-3.2 固定床的传热过程322
§9-4 流化床催化反应器324
9-4.1 反应器的类型324
9-3.3 固定床的传质过程324
9-4.2 流化床中各部分的动态325
本章增添符号328
复习题329
习题330
本篇主要参考书刊331
第三篇 化学工艺333
第十章 硫酸生产333
§10-1 硫酸概述333
10-1.1 硫酸的用途和产品规格333
10-1.2 原料334
10-1.3 以硫铁矿为原料的生产原则流程334
§10-2 炉气的生产和净制335
10-2.1 硫铁矿焙烧原理335
10-2.2 焙烧流程337
10-2.3 炉气的净制338
10-3.1 平衡转化率340
§10-3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340
10-3.2 催化剂与反应动力学342
10-3.3 最佳工艺条件343
10-3.4 生产流程347
§10-4 三氧化硫生成硫酸349
10-4.1 吸收成酸349
10-4.2 冷凝成酸350
§10-5 接触法制硫酸的全流程351
10-5.1 水洗法二转二吸流程352
10-5.2 干法净化制酸流程353
§10-6 若干技术经济问题354
10-6.1 技术经济指标354
10-6.2 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355
10-6.3 热能的合理利用359
10-6.4 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359
复习题361
第十一章 合成氨362
§11-1 概述362
11-1.1 重要性362
11-1.2 原料362
11-2.2 平衡常数363
11-2.1 化学反应与反应热363
§11-2 氨合成的热力学基础363
11-1.3 原则流程363
11-2.3 影响平衡时氨浓度的因素365
§11-3 氨合成动力学366
11-3.1 催化剂366
11-3.2 宏观动力学过程368
11-3.3 微观动力学过程370
§11-4 氨的合成过程371
11-4.1 最佳工艺条件371
11-4.2 合成塔373
11-4.3 合成流程378
§11-5 原料气生产380
11-5.1 以无烟煤为原料在固定层炉的气化法381
11-5.2 其他生产方法及方法对比383
11-5.3 变换和净制384
§11-6 氨生产全流程387
§11-7 技术经济分析和综合利用389
11-7.1 生产规模大型化389
11-7.2 热量综合利用390
11-7.3 联合生产391
复习题393
§12-1 概述395
12-1.1 石油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395
第十二章 石油化工395
12-1.2 原油396
12-1.3 石油化工生产体系396
§12-2 炼制397
12-2.1 炼制方案397
12-2.2 常减压蒸馏398
12-2.3 催化裂化400
§12-3 裂解与深冷分离404
12-3.1 裂解反应405
12-3.2 裂解最佳工艺条件407
12-3.3 裂解炉与裂解流程409
12-3.4 裂解气的深冷分离410
12-4.1 重整反应415
§12-4 重整与萃取分离415
12-4.2 催化剂与最佳工艺条件416
12-4.3 重整流程418
12-4.4 萃取分离原理419
12-4.5 萃取设备和流程422
§12-5 氯乙烯的合成425
12-5.1 氯乙烯的生产方法426
12-5.2 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427
§12-6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环境保护430
12-6.1 污染物来源430
12-6.2 防治途径430
§12-7 石油化工发展动态432
12-7.1 生产规模大型化432
12-7.2 原料432
12-7.3 能量的综合利用433
12-7.4 新工艺436
复习题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