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富阳生态市建设规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富阳生态市建设规划](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2536627.jpg)
- 富阳市人民政府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6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1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富阳生态市建设规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1.1 宏观背景1
1.2 生态市内涵2
1.3 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3
1.3.1 指导思想3
1.3.2 基本原则3
1.4 规划编制的依据4
1.5 规划范围6
1.6 规划期限6
第二章 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7
2.1 自然地理概况7
2.1.1 地理位置7
2.1.2 地形地貌7
2.1.3 气候特征7
2.1.4 水文水系8
2.1.5 土壤与植被8
2.2 自然资源利用现状及分析9
2.2.1 土地资源9
2.2.2 水资源10
2.2.3 森林资源11
2.2.4 矿产资源11
2.2.5 旅游资源12
2.2.6 能源13
2.3 生态环境状况14
2.3.1 污染物排放现状14
2.3.2 环境质量现状16
2.3.3 区域生态环境现状18
2.4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2
2.4.1 社会发展状况22
2.4.2 经济发展现状24
第三章 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条件分析28
3.1 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分析28
3.1.1 资源支撑能力28
3.1.2 森林生态系统承载能力30
3.1.3 环境缓冲能力31
3.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32
3.2.1 有利条件32
3.2.2 制约因素34
第四章 生态市建设规划目标37
4.1 总体目标37
4.2 阶段目标37
4.2.1 近期(全面建设阶段)目标(2003~2007)37
4.2.2 中期(达标阶段)目标(2008~2010)37
4.2.3 远期(提高创新阶段)目标(2011~2020)38
4.3 生态市建设可达性分析41
4.3.1 达标情况分析41
4.3.2 未达标指标差距及实现难易程度分析41
第五章 生态功能区划50
5.1 生态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50
5.1.1 生态完整性原则50
5.1.2 非均衡发展原则50
5.1.3 可操作性原则51
5.1.4 尽可能与行政区划一致的原则51
5.2 生态功能区特征与发展方向53
5.2.1 富春江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区53
5.2.2 西北水源涵养和生态农业区56
5.2.3 东南水源涵养和生态农业区59
第六章 生态市建设的主要领域和重点任务63
6.1 建设循环型生态工业63
6.1.1 发展思路与主要目标63
6.1.2 优化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64
6.1.3 加强产业集聚,合理工业布局67
6.1.4 大力推进现有工业生态化改造68
6.1.5 建立生态工业管理系统73
6.2 建设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74
6.2.1 发展思路与主要目标74
6.2.2 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75
6.2.3 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75
6.2.4 努力促进生态林业的发展77
6.2.5 全力保护和科学利用富春江渔业资源79
6.2.6 生态效益农业的标准化生产与产业化建设79
6.2.7 大力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81
6.2.8 全面防治农业面源污染81
6.3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83
6.3.1 发展思路与主要目标83
6.3.2 旅游发展总体布局83
6.3.3 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和旅游产品设计85
6.3.4 生态旅游管理与经营85
6.3.5 旅游资源与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86
6.4 建设和谐、优美、舒适的城乡人居环境87
6.4.1 建设思路与主要目标87
6.4.2 城市发展空间布局88
6.4.3 合理城镇功能布局89
6.4.4 城乡绿地系统建设89
6.4.5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91
6.4.6 城乡生态居住区建设96
6.4.7 城乡景观保护与建设99
6.4.8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101
6.4.9 城乡统筹发展103
6.5 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106
6.5.1 建设思路与主要目标106
6.5.2 水源保护与建设107
6.5.3 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107
6.5.4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管理108
6.5.5 水土流失治理109
6.5.6 防洪排涝与抗旱能力建设109
6.5.7 水力资源开发110
6.6 土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110
6.6.1 建设思路与主要目标110
6.6.2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保持耕地动态平衡110
6.6.3 严格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111
6.6.4 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111
6.6.5 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力度112
6.6.6 积极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112
6.7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113
6.7.1 建设思路与主要目标113
6.7.2 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建设113
6.7.3 生物多样性保护114
6.7.4 森林防火能力建设115
6.7.5 森林病虫害防治与外来物种控制115
6.8 建设具有富阳特色的生态文化116
6.8.1 建设思路与主要目标116
6.8.2 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生态文化117
6.8.3 培育和发展现代生态文化118
6.8.4 构建具有富阳特色的物态文化120
6.8.5 大力发展文化基础设施121
第七章 重点工程及费用效益分析122
7.1 重点工程122
7.2 经费概算与资金来源122
7.2.1 经费概算122
7.2.2 资金来源123
7.3 效益分析124
7.3.1 经济效益124
7.3.2 社会效益125
7.3.3 环境效益126
7.3.4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127
第八章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129
8.1 政策法规保障体系129
8.1.1 明确《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政策法规支撑体系129
8.1.2 将规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129
8.1.3 与现行环境管理制度相结合130
8.1.4 积极完善政策鼓励措施130
8.2 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体系130
8.2.1 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的组织机构130
8.2.2 健全规划实施和行政管理体系131
8.2.3 做好规划评估和检查考核工作,保证规划实施效果131
8.2.4 创新管理体制,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31
8.3 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132
8.3.1 积极开拓资金筹措渠道132
8.3.2 做好项目投资效益分析、合理安排资金投入132
8.4 实施手段与技术保障133
8.4.1 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133
8.4.2 创新环境管理手段134
8.4.3 加强宣传与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对外合作134
附表一 各生态乡镇(街道)建设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及主要建设措施137
附表二 富阳生态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表143
附图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