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兽共患细菌病=Bacterial zoonoses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兽共患细菌病=Bacterial zoonoses
  • 房海,史秋梅,陈翠珍,沈萍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853页
  • 文件大小:272MB
  • 文件页数:890页
  • 主题词:人畜共患病:细菌病-防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兽共患细菌病=Bacterial zoonoses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上篇 人兽共患革兰阳性菌病3

第1章 葡萄球菌感染(Infection of Staphylococcus)&芮萍3

1 发现历史简介4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5

3 流行病学特征9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11

5 诊断要点18

6 预防与控制20

第2章 猪链球菌病(Streptococcosis)&马增军24

1 发现历史简介25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27

3 流行病学特征30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32

5 诊断要点35

6 预防与控制38

第3章 炭疽(Anthrax)&史秋梅43

1 发现历史简介44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46

3 流行病学特征51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55

5 诊断要点58

6 预防与控制62

第4章 结核病(Tuberculosis)&刘玉芹67

1 发现历史简介68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71

3 流行病学特征77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79

5 诊断要点86

6 预防与控制89

第5章 猪红斑丹毒丝菌感染(infection of 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沈萍94

1 发现历史简介95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96

3 流行病学特征99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101

5 诊断要点102

6 预防与控制103

第6章 李斯特菌病(Listeriosis)&汤生玲107

1 发现历史简介107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110

3 流行病学特征113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114

5 诊断要点118

6 预防与控制120

第7章 棒杆菌感染(Infection of Corynebacterium)&杨宗泽124

1 发现历史简介125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127

3 流行病学特征131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133

5 诊断要点138

6 预防与控制139

第8章 破伤风(Tetanus)&刘玉芹146

1 发现历史简介146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148

3 流行病学特征150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151

5 诊断要点154

6 预防与控制154

第9章 肉毒梭菌中毒(Botulism)&潘素敏158

1 发现历史简介159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160

3 流行病学特征163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164

5 诊断要点168

6 预防与控制170

第10章 梭菌感染(Infection of Clostridum)&杨彩然174

1 发现历史简介175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176

3 流行病学特征181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183

5 诊断要点186

6 预防与控制189

第11章 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加春生193

1 发现历史简介193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195

3 流行病学特征197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199

5 诊断要点203

6 预防与控制205

下篇 人兽共患革兰阴性菌病211

第12章 鼠疫(Plague)&房海211

1 发现历史简介212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216

3 流行病学特征218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223

5 诊断要点228

6 预防与控制230

第13章 耶尔森菌病(Yersiniosis)&房海235

1 发现历史简介236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238

3 流行病学特征242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245

5 诊断要点252

6 预防与控制255

第14章 假结核(Pseudotuberculosis)&房海259

1 发现历史简介260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261

3 流行病学特征263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266

5 诊断要点270

6 预防与控制272

第15章 大肠杆菌病(Colibaciilosis)&房海276

1 发现历史简介277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279

3 流行病学特征283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285

5 诊断要点299

6 预防与控制301

第16章 志贺菌病(Shigellosis)&房海308

1 发现历史简介309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311

3 流行病学特征315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318

5 诊断要点323

6 预防与控制325

第17章 鼠伤寒沙门菌感染(Infection of Salmonella typhimurium)&陈翠珍332

1 发现历史简介333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335

3 流行病学特征340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341

5 诊断要点345

6 预防与控制346

第18章 奇异变形菌感染(Infection of Proteus mirabilis)&陈翠珍 孔丽清350

1 发现历史简介351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351

3 流行病学特征354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355

5 诊断要点362

6 预防与控制363

第19章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Infection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陈翠珍 刘会茹368

1 发现历史简介369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370

3 流行病学特征375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376

5 诊断要点380

6 预防与控制382

第20章 阴沟肠杆菌感染(Infection of Enterobacter cloacae)&陈翠珍387

1 发现历史简介388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389

3 流行病学特征394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395

5 诊断要点399

6 预防与控制400

第21章 迟钝爱德华菌感染(Infection of Edwardsiella tarda)&陈翠珍404

1 发现历史简介405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406

3 流行病学特征409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410

5 诊断要点413

6 预防与控制415

第22章 布鲁菌病(Brucellosis)&高桂生420

1 发现历史简介421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423

3 流行病学特征427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430

5 诊断要点433

6 预防与控制436

第23章 巴斯德菌病(Pasteurellosis)&张东林442

1 发现历史简介443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444

3 流行病学特征448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449

5 诊断要点455

6 预防与控制457

第24章 副溶血弧菌感染(Infection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房海462

1 发现历史简介463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464

3 流行病学特征468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470

5 诊断要点473

6 预防与控制477

第25章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Infection of Aeromonas hydrophila)&陈翠珍481

1 发现历史简介482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484

3 流行病学特征487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488

5 诊断要点491

6 预防与控制493

第26章 绿脓杆菌感染(Infec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房海498

1 发现历史简介499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499

3 流行病学特征503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504

5 诊断要点509

6 预防与控制511

第27章 弯曲菌病(Campylobacteriosis)&张艳英514

1 发现历史简介515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517

3 流行病学特征521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523

5 诊断要点529

6 预防与控制531

第28章 军团菌病(Legionellosis)&张香斋538

1 发现历史简介539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541

3 流行病学特征543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545

5 诊断要点550

6 预防与控制552

第29章 鼻疽(Malleus)&史秋梅556

1 发现历史简介557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558

3 流行病学特征561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564

5 诊断要点567

6 预防与控制569

第30章 类鼻疽(Melioidosis)&贺英575

1 发现历史简介576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577

3 流行病学特征580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582

5 诊断要点590

6 预防与控制593

第31章 土拉热弗朗西丝菌病(Tularemia)&史秋梅597

1 发现历史简介598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600

3 流行病学特征603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606

5 诊断要点609

6 预防与控制613

第32章 鼠咬热(Rat-bite fever)&沈萍618

1 发现历史简介619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620

3 流行病学特征621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623

5 诊断要点625

6 预防与控制626

第33章 坏死梭杆菌病(Necrobacillosis)&刘谢荣629

1 发现历史简介630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630

3 流行病学特征633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633

5 诊断要点638

6 预防与控制639

第34章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高光平642

1 发现历史简介643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644

3 流行病学特征647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648

5 诊断要点651

6 预防与控制653

第35章 回归热(Relapsing fever)&沈萍657

1 发现历史简介657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658

3 流行病学特征660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661

5 诊断要点662

6 预防与控制664

第36章 莱姆病(Lyme Disease)&陈丽凤666

1 发现历史简介666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667

3 流行病学特征669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671

5 诊断要点672

6 预防与控制673

第37章 衣原体病(Chlamydiosis)&高光平677

1 发现历史简介678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679

3 流行病学特征682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683

5 诊断要点688

6 预防与控制690

第38章 枝原体病(Mycoplasmosis)&马增军693

1 发现历史简介694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697

3 流行病学特征701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703

5 诊断要点710

6 预防与控制712

第39章 斑点热(Spotted fever)&史秋梅716

1 发现历史简介717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721

3 流行病学特征724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727

5 诊断要点729

6 预防与控制732

第40章 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李佩国736

1 发现历史简介736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737

3 流行病学特征739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740

5 诊断要点741

6 预防与控制742

第41章 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李佩国745

1 发现历史简介746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748

3 流行病学特征750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752

5 诊断要点753

6 预防与控制755

第42章 Q热(Q fever)&史秋梅760

1 发现历史简介761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763

3 流行病学特征767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770

5 诊断要点773

6 预防与控制776

第43章 恙虫病(Tsutsugmushi disease)&张艳英782

1 发现历史简介783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785

3 流行病学特征789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791

5 诊断要点793

6 预防与控制796

第44章 埃里希体病(Ehrlichiosis)&王秋悦800

1 发现历史简介801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802

3 流行病学特征806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809

5 诊断要点812

6 预防与控制815

第45章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高光平819

1 发现历史简介820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820

3 流行病学特征824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826

5 诊断要点830

6 预防与控制833

第46章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贾青辉837

1 发现历史简介838

2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839

3 流行病学特征842

4 感染类型与发病机制844

5 诊断要点846

6 预防与控制8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