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有无之境 王阳明哲学的精神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有无之境 王阳明哲学的精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言1
一 有我与无我3
二 戒慎与和乐8
三 理性与存在11
第二章 心与理18
一 心即理说的提出18
二 心即理说的内涵22
1.定理与至善22
2.道德法则与道德对象23
3.心与礼25
4.心外无理27
5.主宰、知觉、条理28
三 心即理说的诠释31
四 心即理说的矛盾37
第三章 心与物43
一 心与意43
二 意与事46
三 心与物51
四 心物同体56
第四章 心与性60
一 未发与已发60
二 心之本体68
1.至善者心之本体68
2.心之本体即是天理69
3.诚是心之本体70
4.知是心之本体71
5.乐是心之本体72
6.定是心之本体73
7.恶者失其本体74
三 心与性75
1.心之本体即是性76
2.心即性77
3.性、天、命78
4.性与气81
5.性之善恶84
第五章 知与行86
一 知行合一的内容86
1.知行本体86
2.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谓知90
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91
4.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工夫93
5.知之真笃即是行,行之明察即是知94
6.未有学而不行者,不行不可以为学96
二 知行合一的宗旨与工夫97
1.知行合一的宗旨97
2.对知行合一的批评100
3.致良知与知行合一102
4.知行合一的工夫104
三 知行合一的分析105
第六章 诚意与格物109
一《大学》古本与古本序110
二 诚意116
三 格物与格心121
四 格物之辩124
1.与湛甘泉论格物124
2.与罗整庵释格物131
3.与顾东桥辩格物137
五《大学问》的格物说139
第七章 良知与致良知148
一 致良知说的提出149
二 良知154
1.良知即是非之心154
2.良知与意念155
3.良知与独知158
4.良知是谓圣159
5.良知即天理161
6.良知与明德162
7.良知与自慊163
三 致良知165
1.致良知之至极义165
2.致良知之实行义167
3.良知与见闻169
四 从格物到致知172
第八章 有与无179
一 天泉证道180
二 无善无恶189
三 心体与性体198
四 儒与佛202
五 有与无207
六 严滩问答213
第九章 境界218
一 有无之境218
二 无我为本224
1.自得与无我224
2.敬畏与洒落226
3.不动与无累229
三 狂者胸次234
四 与物同体239
1.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240
2.有我之境245
3.仁与爱249
第十章 工夫256
一 工夫之内外本末256
1.为己与克己256
2.心学与心法258
3.德性与问学260
4.博文与约礼262
5.惟精与惟一263
6.吾心与六经264
7.成色与分两267
8.主意与工夫269
二 工夫之有无动静272
1.事上磨炼与静坐272
2.戒慎恐惧与何思何虑275
3.必有事焉与勿忘勿助282
4.集义与不动心285
5.动与静287
6.存心与定气290
第十一章 结语294
一 早年历程295
二 中岁教法300
三 晚年化境303
四 身后流变305
第十二章 附考311
一《年谱》笺证311
1.成化二十二年丙午,阳明15岁311
2.弘治五年壬子,阳明21岁312
3.弘治十三年庚申,阳明29岁313
4.弘治十四年辛酉,阳明30岁314
5.弘治十五年壬戌,阳明31岁314
6.弘治十七年甲子,阳明33岁315
7.正德元年丙寅,阳明35岁315
8.正德二年丁卯,阳明36岁316
9.正德五年庚午,阳明39岁318
10.正德七年壬申,阳明41岁318
11.正德九年甲戌,阳明43岁318
12.正德十年乙亥,阳明44岁318
13.正德十二年丁丑,阳明46岁319
14.正德十三年戊寅,阳明47岁322
15.正德十四年己卯,阳明48岁324
16.正德十五年庚辰,阳明49岁324
17.正德十六年辛巳,阳明50岁325
18.嘉靖七年戊子,阳明57岁325
二 《续编》书札考326
三 越城活动考333
四 著述辨疑345
1.《传习录》345
2.《大学古本旁释》351
附录 心学传统中的神秘主义问题359
一 引言359
二 明代心学的神秘体验362
三 宋代心学的神秘体验370
四 理学对于神秘主义的批评378
五 结语380
阳明年表要略385
征引书目387
索引392
后记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