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突破·跨越 宁夏区域开发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于革胜,杨占武主编 著
-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突破·跨越 宁夏区域开发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厉以灯1
绪论1
第一章 千帆竞发催人进8
人年均消费水平60元:一个时代的侧影8
25年探索的回报11
宁夏愿景再考量14
路径与选择21
第二章 新阶段需要新战略27
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种理论观点27
平衡发展27
“增长极”与梯度推进29
非均衡发展的局限性32
统筹区域发展与中心辐射带动35
发达与落后的相对性38
宁夏:在落后中寻找亮点39
经济地图41
测度和规划辐射中心43
解读新战略44
新战略的实质:中心辐射带动48
做强辐射中心49
强点、连线、带面:总体的战略架构53
未来的发展模式55
谋划城市群55
银川经济圈57
卫宁经济圈65
固原经济圈67
第三章 辐射中心的建立71
发展的火车头71
现代化的历史是城市化的历史71
城市化是什么74
城市化的功效79
城市带、都市圈成为引领增长的核心力量81
城市化的黄金时代83
欠发达地区更要实施中心带动86
道路的多元性86
城市支撑现代产业发展88
竞争从哪里做起90
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92
辐射中心的确立93
战略定位94
大城市总是跑得快97
打造区域辐射中心101
经营城市104
经营城市是对城市的全面经营104
准确的定位是城市发展的前提104
制定“成长计划”105
规范“成长的道路”105
包装并推销城市106
聚集产业107
传承创新城市文化108
管理城市109
第四章 扩散效应与统筹发展117
极化与扩散117
增长极不可或缺117
首钢为什么要搬迁119
扩散辐射路线图122
从区域统筹出发的辐射路线122
从城乡统筹出发的辐射路线124
经济辐射传导机制探讨126
激活马太效应129
空间经济聚集与宁夏起飞129
马太效应会加剧两极分化吗135
山区振兴路在何方138
山区贫困——难以回避的话题139
困难之中有希望141
路在“融入与走出去”143
让发展可持续进行145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45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147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计划151
第五章 突破与增长157
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157
我区的工业化水平157
宁夏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160
积蓄更强劲的增长动力162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164
宁夏的比较优势164
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167
增长方式转变170
让支柱产业立起来172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初见成效173
支柱产业的选择174
宁东崛起178
园区的整合180
工业园区的活力180
让园区强壮起来183
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185
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185
怎样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187
从—村—品走向特色优势产业带192
战略性主导产业建设193
区域性优势产业建设194
地方性特色产业建设197
优选农业产业化模式197
龙头企业带动型198
市场带动型199
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200
中介组织带动型201
为腾飞插上信息化的翅膀202
信息化是加快工业化的倍增器202
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3
加速我区信息化进程的对策205
第六章 海纳百川209
宁夏在哪里209
宁夏在中心209
打破心理藩篱210
全方位开放212
切勿迎风半户开212
全方位开放的路径选择214
补上“木桶”最短的一块板215
哪块木板最短215
补好最短的“木板”218
投资激励与环境再造227
宁夏现行优惠政策透视228
拓展优惠政策的空间229
请“客”的办法要多样230
第七章 让一切创造力竞相进发237
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制度创新上237
对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反思与前瞻237
后发优势的现实可能性238
创新就要独辟蹊径239
制度创新的重点及方式240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该做什么241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241
进一步转变职能刻不容缓243
该做什么与怎样做244
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246
行政区划要为发展服务246
必要的、持续的调整247
与周边省区的合作及互动249
建立开放诚信的市场环境251
由来——破解经济发展环境难题251
关键——创业及敬业激情的完全释放252
目标——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253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57
所有制的作用和调整的必要性257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适用及建立259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政策措施之探讨261
民族区域自治创造的政策空间263
立足点:用足用活政策263
制定政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67
第八章 增长的发动机271
发展要有后劲271
“蓄势”才能发展得又快又好271
自主创新与个性化发展273
科技创新是跨越式发展的捷径275
先兴科技而后科技兴宁276
科技创新是当务之急277
夯实教育基础280
教育的作用280
规模和质量的思考283
教育体系的完善285
教育手段的现代化287
教育与市场的紧密结合289
智力的聚合与流动291
人才是第一资源291
智力政策的开发性和包容性292
本土人才的留与用294
人才引进的新观念及新举措296
培养宁夏的企业家299
宁夏最缺企业家299
大家来念“生意经”301
“打工经济”的增值303
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需要304
观念+技能=价值306
实现增值的途径及政策选择308
把住人口关310
人多是财富也是包袱310
“总量”与“人均”的辩证关系312
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研究314
第九章 民生为本319
发展要以人为本319
以人为本在于追求和谐320
就业是民生之本322
就业市场人头攒动322
就业难在何处323
让劳动者有其业325
温饱之后的新动向327
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327
让“钱袋子”丰满起来328
提供丰盛的“文化大餐”331
把握未来居民消费热点333
建得广厦千万间334
山川秀美不是梦335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335
水土流失就是“流血”336
再造山川秀美的新宁夏338
第十章 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345
千载难逢的新机遇345
喜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到来345
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巨变349
承接“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挑战355
大展宏图的新时期357
不可多得的黄金发展期357
可以创造的高速度361
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364
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364
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365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366
决不让机遇失之交臂368
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369
变挑战为机遇370
早日实现宏伟目标370
参考文献373
后记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