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谢冕编年文集 第九卷 1999-200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谢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8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7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谢冕编年文集 第九卷 1999-200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9993
亲切感人的诗——写在《小心走过冬天的边境》的前面3
文学的纪念(1949——1999)6
郁金香的拒绝27
感言34
中国文学研究五十年(1949——1999)36
春天的怀想42
《蓝风筝丛书》序43
燃烧的星辰47
《中国新诗诗艺品鉴》序49
这颗心燃烧了一百年——送别冰心先生兼谈“五四”52
写诗的林祁和做学问的林祁——写在林祁诗集前面的几句话56
致徐怀中函60
李观鼎的《滴水集》62
家住京城65
可贵的实践68
散文诗随想70
八十岁依然青年73
赠书讲话76
写在《拒绝与再造》的前面78
答《南方文坛》问80
重读《千万不要忘记》82
我看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答《亚洲周刊》85
天安门的眷念87
读《拂拭岁月》有感89
文化建设的使命93
诗歌与读者之间的桥——序《20世纪中国诗歌精品导读丛书》95
郑万鹏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序98
林轩鹤的散文101
没有书斋何来斋名103
说书“灾”105
赠书琐记107
在《周来祥美学文选》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110
百年中国文论述略112
世纪留言140
序《花开的姿态》142
我的一些想法144
清风明月下的东湖147
新世纪的文学命题150
《中国新诗三百首》序153
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学157
个人的文学和集体的文学159
作家的写作立场161
女性的文学争取163
《深圳周刊》“百人百言说百年”165
爱读近百年史166
千年元日祝福168
千禧祝辞170
浪漫星云175
总序175
第一编 通论:特殊时空179
第一章 新时代诗歌的价值及局限179
第二章 抒情形象的变异196
第三章 颂歌策略的确定及演变203
第四章 新诗形式问题211
第五章 当代政治对诗歌发展的制约223
第二编“现实主义”盛衰239
第六章 反映现实原则的形成239
第七章 为政治服务的“现实主义”(上)250
第八章 为政治服务的“现实主义”(下)266
第九章 抒情诗叙事化281
第十章“体验生活”模式295
第十一章 颂歌意识形成探源312
第十二章 对颂歌主潮的质疑322
第三编“浪漫主义”救援343
第十三章 回避真实的生活343
第十四章“浪漫主义”解除新诗的“危机”354
第十五章 新民歌对“浪漫主义”潮流的推动364
第十六章 虚假的巨人时代376
第十七章 从写实向着虚幻的全方位转移384
第十八章 诗歌注重精神的演绎394
第十九章 迈向极端的颂歌时代405
后记418
2000421
新世纪的新期待421
新诗与新的百年424
郭小川的意义427
建设的文学批评430
特别的蔡其矫432
我读《秦相李斯》435
反思当代文学批评438
写作要突出特点440
我所认识的高准先生442
《《20世纪灯谜精选》序447
我所知道的中文系的传统451
南方的爱情故事453
澳门文学研究的新成就——评郑炜明著澳门文学发展历程初探456
学问和思想459
给《中国文化研究》的题词462
给中文系1955级同学的约稿信463
底层生活的关怀464
被挤压的文学批评466
颐和园西堤东望468
湖畔的“新风景”470
林庚的诗歌精神473
文学的“重大主题”476
西郊夜话478
值得称赞的治学态度480
艺术和文学是近亲484
《西郊夜话》后记486
革命文学再评价488
人类文明史的辉煌490
无处可栖的生灵493
在图宾根大学的讲话495
中国新诗史上的闻一多——纪念闻一多先生诞辰100周年498
郭沫若的生平和《女神》的时代背景511
现实人生的关怀513
开花或不开花的年代515
为《新诗人》写几句523
福清城里有座小楼524
传统不会过时528
序董之林530
世纪的约会——在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毕业四十周年庆祝会上的致辞535
难忘的岁月537
治学的根本是勤奋——在北京大学中文系2000年迎新会上的讲话541
适民先生的诗545
花和剑的歌唱——读谢春池的《厦门:永远的恋歌》547
贺《书摘》一百期552
别开生面的贡献——在嘉应学院李金发百年纪念会上的讲话553
大雪无痕557
立志于文学的建设560
告别二十世纪——在大连诗歌座谈会上的发言563
学习与写作567
2001571
另一片天空——读《网络诗三百》571
谈谈谢有顺574
关于20世纪中国新诗大系575
序《民心镜》588
文化强省的建言591
痛心的文字594
文学与道德596
健与美的星座——读《中国体坛50星》599
诗和科学随想602
北京的春天604
给涛哥的信607
北京的风沙609
贺《诗潮》一百期613
冰心《往事》赏析615
建筑的断想618
宴会致辞622
咖啡或者茶624
在朗润园静静的一隅——记陈贻焮先生626
读《林则徐》631
《论二十世纪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序635
关于《城市尖叫》639
简评《味道》641
《二十世纪中外报告文学论略》序643
追梦的巴金647
《新诗诵读精华》后记650
北京申奥成功感言652
一点建议653
成功的《国际双行线》654
刺桐花下的友谊658
跨越时空的推进——贺增订注释版《全唐诗》问世661
无尽的感激——我所受的中学语文教育665
一个世纪的梦想670
厦门寻踪——本文为纪念林庚先生赴厦门大学任教七十周年而作675
纪念徐志摩先生678
在澳门的讲话679
沧海为镜681
简单几句话683
平安夜话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