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文化论 数字化生存状态冷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文化论 数字化生存状态冷思考
  • 董焱著(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信息科学系)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ISBN:750131941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文化论 数字化生存状态冷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内容精要1

1.1 信息文化研究缘起1

内容精要1

1 引言1

1.1 信息文化研究缘起1

1 引言1

信息社会新型社会文化形态的形成——信息文化成为衡量信息社会的重要指标——信息文化概念的两个来源——信息文化研究渐成热点6

1.2 信息文化研究的意义6

1.2 信息文化研究的意义6

小结9

小结9

考察信息活动与文化关系的框架——研究文化的新视角——提供对信息社会现象的合理解释——为信息社会发展提供合法性辩护——预测信息社会发展趋势——不同学术领域的共同热点9

2 信息与文化的关系12

2 信息与文化的关系12

2.1 信息及其相关概念辨析13

2.1 信息及其相关概念辨析13

2.2 文化概念辨析25

2.2 文化概念辨析25

广义信息与狭义信息——信息相关概念辨析——知识与信息——符号与信息——传播与信息25

2.3 信息与文化关系的探讨29

2.3 信息与文化关系的探讨29

文化定义——文化的构成——文化的功能29

小结35

文化发展是社会信息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信息交流是文化生成与发展的基本要素——文化是生成着的符号信息系统——信息传播技术决定文化的模式——信息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背景制约信息技术与交流35

小结35

3 信息文化的概念、结构、价值40

3.1 信息文化概念讨论40

3 信息文化的概念、结构、价值40

3.1 信息文化概念讨论40

现有信息文化定义的讨论——与信息文化等价或近似的概念——笔者的信息文化定义47

3.2 信息文化结构简述47

3.2 信息文化结构简述47

3.3 信息文化形成的根据52

3.3 信息文化形成的根据52

信息文化的物质形态子系统——信息文化的精神观念子系统——信息文化的制度规范子系统——信息文化的行为方式子系统52

3.4 信息文化的价值57

信息特性的体现——信息功能发挥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的产物——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信息自身运动变化的产物——社会文化发展影响的产物57

3.4 信息文化的价值57

小结60

人类文化保存传播的重要手段——社会文化发展进步的基础——现代化进程中保存传统文化努力的保障——赋予信息社会以意义和价值——规定信息活动的行为方式和准则——信息社会重要的文化资本60

小结60

4.1 信息社会的信息文化的基本特征64

4 信息社会的信息文化总论64

4.1 信息社会的信息文化的基本特征64

4 信息社会的信息文化总论64

4.2 信息文化对社会、文化的正面影响69

信息文化是由信息技术决定的技术文化——信息文化体现的信息交流方式新特点——信息文化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信息文化是具有强渗透性的社会文化69

4.2 信息文化对社会、文化的正面影响69

4.3 信息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74

信息社会主体结构围绕网络建构——社会组织分散化——促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建立起社会运转新规范——促进道德多元化——创造新的文化载体——促进信息的跨国界传播——各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被重新发现——信息成为财富的源泉——经济虚拟化——信息消费成74

4.3 信息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74

小结80

信息革命的十大危害——信息爆炸和信息过载——信息安全问题严重——信息贫富鸿沟加大——殖民文化入侵——保存民族文化成为难题——高雅文化消失——文化上的折衷主义——人文科学陷入窘境——信息权威形成——专家成为社会权力的主体——信息歧视——信息疾80

小结80

5.1 信息文化的物质形态子系统84

5.1 信息文化的物质形态子系统84

5 信息文化子系统:物质形态与精神观念84

5 信息文化子系统:物质形态与精神观念84

5.2 信息文化的精神观念子系统91

5.2 信息文化的精神观念子系统91

信息技术条件是信息文化的物质基础——网络是构成信息文化环境的基础要素——赛博空间将成为人类新的信息文化空间——信息经济生产再生产着信息文化的物质形态子系统——物质形态子系统对信息文化其他子系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91

小结107

小结107

新的信息时空观念的形成——信息世界观的确立——信息价值观的确立——信息崇拜——信息时代的科学技术文化——信息时代的大众文化——图像信息在信息传播中主流符号地位的确立——虚拟空间与虚拟经验——信息过剩和商品过剩共同影响下的信息消费意识107

6 信息文化子系统:制度规范与行为方式111

6 信息文化子系统:制度规范与行为方式111

6.1 信息文化的制度规范子系统111

6.1 信息文化的制度规范子系统111

6.2 信息文化的行为方式子系统126

6.2 信息文化的行为方式子系统126

网络社区的形成及其规范——信息伦理及信息法律——信息时代的知识权利——信息文化与社会民主化进程——跨国界信息传播与文化霸权——网络与文化冲突——文化同质化与民族文化保存的难题126

信息人的出现及其特征——信息社会中人们交往方式的变化——现代信息人的信息体验——信息过载导致的心理问题——信息技术导致人的异化134

小结134

小结134

7 信息文化影响下的信息生产机制138

7.1 信息文化环境下信息生产的基本特点138

7.1 信息文化环境下信息生产的基本特点138

7 信息文化影响下的信息生产机制138

新型信息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构成信息生产的基本技术手段——信息类型多样化——信息传播媒介日益介入日常生活——信息化、数字化思维的深刻影响——信息生产成为不同性质信息的综合——信息生产中的“马太效应”加剧142

7.2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生产142

7.2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生产142

7.3 信息文化环境下的大众传播与信息生产146

网络信息生产的协同性、多样性、虚拟性、即时性、交互性、无序性——网络信息生产中的过载问题——网络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心理机制——网络信息生产所使用的交际语言146

7.3 信息文化环境下的大众传播与信息生产146

7.4 科学技术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148

信息时代大众传播仍将在信息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大规模的复制构成信息时代重要的文化和信息现象——信息资讯化并成为参与市场交易的商品——信息、知识的技术化特征——新闻信息具有了新的娱乐意义148

7.4 科学技术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148

7.5 亚文化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151

科学技术在信息社会中占据着社会文化轴心的地位——科学技术全面进入日常生活——经济对科技信息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人文科学的困境与独特价值151

7.5 亚文化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151

7.6 知识的信息化与信息生产152

7.6 知识的信息化与信息生产152

亚文化创造新的信息形式——亚文化经过滤、筛选、雅化,被主流文化接受并融入主流文化——亚文化成为社会创新的源泉152

小结154

小结154

编码知识与非编码知识——知识信息化的功能与途径——知识信息化应注重知识创新154

8.1 信息文化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基本特点158

8 信息文化影响下的信息传播机制158

8.1 信息文化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基本特点158

8 信息文化影响下的信息传播机制158

8.2 信息的无国界传播161

网络传播将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普通社会成员介入信息生产与传播——信息“把关人”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信息传播依赖于多种信息渠道的相互配合和协同161

8.2 信息的无国界传播161

8.3 信息传播与获取中的贫富分化现象164

信息无国界传播的深层原因是信息的势能差异性——信息无国界传播的不平衡性、非控制性、经济掠夺性——信息无国界传播对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信息无国界传播形成国家间的信息鸿沟——信息无国界传播导致文化霸权的形成164

8.3 信息传播与获取中的贫富分化现象164

信息贫富分化的深层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完备性和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性导致信息垄断——信息不对称性体现在信息获取能力与处理能力的不均衡——信息获取工具分配的不均衡导致信息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信息不对称造成社会成员间“知识鸿沟”的形成167

8.4 网络环境下的科技信息传播与交流167

8.4 网络环境下的科技信息传播与交流167

网络环境下新型科技交流手段的出现——网络环境下科学引证工作新变化——网络科技交流的控制——网络科技论著评价体系的建立170

8.5 物质商品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170

8.5 物质商品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170

8.6 信息文化环境下图书馆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172

现代物质商品生产与消费是信息文化特性的集中体现——物质商品的信息传播功能——商品文化侵入日常生活——物质商品成为现代社会成员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172

8.6 信息文化环境下图书馆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172

信息文化环境下图书馆的生存危机——信息文化环境下图书馆的形态变化——传统图书馆在信息文化环境中的地位——信息文化环境下图书馆在信息传播中的独特价值和功能177

8.7 信息文化环境下的知识共享与信息共享177

8.7 信息文化环境下的知识共享与信息共享177

小结181

通过知识的信息化,知识共享问题被还原为信息共享——影响知识共享和信息共享的因素——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共享——实施信息资源共享的可行的驱动方案181

小结181

9 信息文化影响下的信息选择与利用机制187

9.1 信息选择与利用的心理机制187

9 信息文化影响下的信息选择与利用机制187

9.1 信息选择与利用的心理机制187

9.2 信息过载和污染对信息选择与利用的影响196

注意力资源——理性信息选择和非理性信息选择——信息素养——信息意识——信息需求——信息能力——信息选择与利用的基本心理法则196

9.2 信息过载和污染对信息选择与利用的影响196

9.3 网络信息选择与网络信息评价标准202

信息过载与污染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信息过载与污染对信息选择的不良影响——信息过载影响下的信息选择策略202

9.3 网络信息选择与网络信息评价标准202

网络信息评价应考虑的主要方面——网络信息评价的主要标准——“十C”原则——CARS检验指标体系207

9.4 网络信息选择与过滤机制的建立207

9.4 网络信息选择与过滤机制的建立207

小结210

信息过滤的意义——信息过滤的主要方式——信息过滤存在的主要问题——信息过滤的发展趋势和方向210

小结210

10 信息文化影响下的信息行为社会控制机制214

10.1 信息行为社会控制的意义214

10 信息文化影响下的信息行为社会控制机制214

10.1 信息行为社会控制的意义214

信息活动的社会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价值观对传统价值与规则的冲击——新的利益分配机制要求建立适应信息社会文化环境的新的行为规范——网络的冲击与挑战——信息跨国界传播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信息犯罪猖獗——现有法律的滞后与失灵216

10.2 信息伦理规范建设216

10.2 信息伦理规范建设216

信息伦理的概念与结构——现代伦理观与信息伦理的基本原则——信息伦理问题的基本内容216

10.3 信息行为失范、违法犯罪与法律控制221

10.3 信息行为失范、违法犯罪与法律控制221

信息行为失范、违法犯罪的表现——信息法律建设的基本特点——信息法律法规及协定的类型226

10.4 不良信息控制与信息审查制度226

10.4 不良信息控制与信息审查制度226

小结236

小结236

不良信息的危害——色情淫秽信息传播问题——色情淫秽信息广泛传播的原因——信息审查制度与不良信息控制236

11 结语241

11结语241

后记249

后记2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