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互联网经济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互联网经济学导论
  • 韩民春著;刘献君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92848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互联网经济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目录1

第2章 互联网经济的硬件基础及经济结构9

2.1 计算机互联网的定义、基本架构及功能9

2.1.1 定义9

2.1.2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10

2.2 互联的网络是信息传输的最优模式11

2.3 互联网中信息的存在和流动形式及局限性14

2.4 互联网经济的经济结构16

2.5 国际互联网络的特点综述19

3.1 信息的涵义、特性和作用21

3.1.1 信息的涵义和特性21

第3章 网络信息的定义及基本形态21

3.1.2 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25

3.2 信息的基本形态及其信息技术的求解25

3.2.1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25

3.2.2 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28

3.2.3 Internet的替代和效用分析31

3.2.4 信息不对称的Internet解决途径33

3.2.5 信息化网络与委托代理理论中的几个问题37

第4章 网络信息的成本、价值与价格和特性45

4.1 信息商品的特征与消费45

4.1.1 网络信息商品的特征45

4.1.2 网络信息需求与互联网边际效用47

4.2 互联网络及其信息的公共性和外在性50

4.2.1 互联网络及其信息公共性51

4.2.2 互联网络及其信息的外在性53

4.3 网络信息成本与价值定位56

4.3.1 信息成本及特点56

4.3.2 信息价值的理论测定61

4.4 网络信息商品的定价66

4.4.1 信息价格的传统理论构成66

4.4.2 网络环境下信息商品的定价机制68

4.5 互联网使用价格及其免费问题74

4.5.1 Internet的成本结构75

4.5.2 Internet的价格及其使用免费问题的研究76

4.5.3 网络信息产品及服务的免费问题研究80

4.6 基于互联网的公共物品与私有物品的价格确定原则和思路86

第5章 网络信息搜寻与交易成本89

5.1 网络商品价格离散的实证研究90

5.1.1 网络商品的价格离散90

5.1.2 价格离散率与实证分析92

5.1.3 互联网与网上价格的透明度96

5.2 信息搜寻的内涵及其原理97

5.2.1 信息搜寻的内涵97

5.2.2 信息搜寻的原理及原则101

5.2.3 信息搜寻的模型及原理104

5.3 Internet的搜寻成本与交易费用106

5.3.1 搜寻成本(费用)106

5.3.2 交易费用109

第6章 互联网引起的交易成本减少与企业制度的变迁123

6.1 企业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123

6.1.1 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及途径124

6.1.2 制度变迁的理论模型127

6.2 交易成本与企业的制度变迁理论及最新进展128

6.2.1 交易成本与企业的制度变迁理论128

6.2.2 关于组织制度变迁的最新的理论130

6.3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创新对制度变迁的作用机制134

6.3.1 Internet及IT产业的外在性134

6.3.2 从福特公司“新经济”模式的形成看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一般意义136

6.3.3 交易成本与企业制度变迁的进一步分析与结论141

6.4 信息化与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战略优势的形成146

6.4.1 信息化与全球一体化战略146

6.4.2 信息化与企业经营结构的重构149

7.1 信息互联网系统的效益分析152

第7章 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152

7.1.1 信息系统设备投入的效益和网络基本效益的特征153

7.1.2 信息化与经济增长156

7.2 互联网的规模经济158

7.2.1 规模收益的递增159

7.2.2 信息经济中的正反馈和需求方规模经济160

第8章 信息技术产业与美国及世界经济发展165

8.1 美国信息经济的总体特征166

8.1.1 IT产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166

8.1.2 IT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168

8.1.3 IT产业对降低通货膨胀率的作用169

8.1.4 IT产业对高就业率的贡献172

8.2 美国信息经济中的两个悖论173

8.2.1 信息技术革命与生产率的提高174

8.2.2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178

8.3.1 股市的价格与泡沫181

8.3 新经济背后的风险问题181

8.3.2 过低的私人储蓄率183

8.3.3 过高的债务负担184

8.3.4 贸易逆差过大186

第9章 主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运作中的几个问题189

9.1 互联网的支付系统(Internet Payment Systems)191

9.2 互联网银行(Internet Banking)193

9.2.1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与现状193

9.2.2 互联网银行的管理196

9.2.3 互联网银行的技术问题198

9.3 电子商务税收199

10.1 引言204

第10章 从“数字鸿沟”看世界经济发展与贫富差距204

10.2 信息化社会的总体特征206

10.3 “数字鸿沟”的分布特征与经济增长207

10.3.1 数字鸿沟在地区间的分布207

10.3.2 地区内的国家间的“数字鸿沟”211

10.3.3 “数字鸿沟”在一国内部的分布状况215

10.4 数字鸿沟与贫富差距扩大的深层次原因217

10.5 超越数字鸿沟、缩短贫富差距的实践与对策220

10.5.1 弥补“数字鸿沟”的国际性努力与合作221

10.5.2 克服信息差距的关键在于自身的政策和结构的调整与努力223

10.5.3 人才与教育将是消除信息差距的长期、根本的保证224

参考文献227

后记2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