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与人文对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与人文对话
  • 侯样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 ISBN:754151791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自然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与人文对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多维视野中的科学1

站在谈论科学的优越地位之外1

站在谈论科学的优越地位之外1

多维视野中的科学1

呼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代序言) 何祚庥1

呼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代序言) 何祚庥1

派不上用场的科学与错不足道的科学3

派不上用场的科学与错不足道的科学3

启蒙中的多元科学5

启蒙中的多元科学5

科学家,在尘世与超界之间7

科学家,在尘世与超界之间7

西方人切莫数典忘祖9

西方人切莫数典忘祖9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冲突的无意识11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冲突的无意识11

当代呼唤新道家13

当代呼唤新道家13

从高碘地区补碘说起17

刻不容缓的科学普及17

从高碘地区补碘说起17

刻不容缓的科学普及17

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能打几分18

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能打几分18

科学素养是衡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20

科学素养是衡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20

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普及都重要22

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普及都重要22

科学家,担起你的责任24

科学家,担起你的责任24

大众传媒,拿出你的高招28

大众传媒,拿出你的高招28

社会科学也需要普及32

社会科学也需要普及32

把医学推向思想的火山口34

医学:走向多元关怀34

把医学推向思想的火山口34

医学:走向多元关怀34

究竟谁杀死了妞妞36

究竟谁杀死了妞妞36

我们需要一场病人权利运动41

我们需要一场病人权利运动41

医学,走向多元关怀46

医学,走向多元关怀46

数字化时代的文学50

数字化时代究竟是什么模样50

数字化时代究竟是什么模样50

数字化时代的文学50

数字化时代对文学的影响52

数字化时代对文学的影响52

电脑文学的可能及其引发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忧患55

电脑文学的可能及其引发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忧患55

文学对数字化时代的反应与反映60

文学对数字化时代的反应与反映60

冷漠与温情的反差及可能到来的孤独时代62

冷漠与温情的反差及可能到来的孤独时代62

科学与宗教64

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宗教64

科学与宗教64

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宗教64

争斗与休战时期67

争斗与休战时期67

现实中的科学与宗教73

现实中的科学与宗教73

科学、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77

科学、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77

呼唤新世纪的书业文明82

呼唤新世纪的书业文明82

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书业文明83

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书业文明83

中国书业界不容讳言的非文明表现85

中国书业界不容讳言的非文明表现85

必须大力提倡书业文明89

必须大力提倡书业文明89

科学与传统文化92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92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92

科学与传统文化92

中国近代何以没有发生科学革命96

中国近代何以没有发生科学革命96

中国传统文化对欧洲现代化有过什么影响102

中国传统文化对欧洲现代化有过什么影响102

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意义104

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意义104

我们将何去何从108

性科学与性文化108

性科学与性文化108

我们将何去何从108

建设现代性观念迫在眉睫109

建设现代性观念迫在眉睫109

西方及美国的性教育批判111

西方及美国的性教育批判111

妇女仍应是社会保护的重点114

妇女仍应是社会保护的重点114

不应忽视男性生殖健康116

不应忽视男性生殖健康116

有效预防性犯罪119

有效预防性犯罪119

我与诗词的缘分122

科学家的人文修养122

科学家的人文修养122

我与诗词的缘分122

小记伦敦郊外的夜晚124

小记伦敦郊外的夜晚124

我看京剧128

我看京剧128

音乐的启示131

音乐的启示131

门外美谈134

门外美谈134

两种文化的融合关键在人141

两种文化的融合关键在人141

科学精神与东西方文化143

科学精神与东西方文化143

认清中外古今科学技术观念的异同144

认清中外古今科学技术观念的异同144

科学与人文的沟通147

科学与人文的沟通147

对科学精神的反思150

对科学精神的反思150

以科学理性来规范人文领域152

以科学理性来规范人文领域152

科学精神与人的精神的现代化153

科学精神与人的精神的现代化15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156

何谓科学精神 何谓人文精神156

何谓科学精神 何谓人文精神156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156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应以人为本160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应以人为本160

科学研究不能缺少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164

科学研究不能缺少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164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和谐统一167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和谐统一167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讨论还在继续169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讨论还在继续169

科学与艺术171

科学与艺术171

从设计学看科学与艺术172

从设计学看科学与艺术172

科学与艺术在未来生活中的可能性174

科学与艺术在未来生活中的可能性174

建筑:插在文理之间的一个暧昧话题176

建筑:插在文理之间的一个暧昧话题176

维护人的完整性181

维护人的完整性181

艺术研究中的科学诉求185

艺术研究中的科学诉求185

新浙大何去何从187

科学与教育187

科学与教育187

新浙大何去何从187

浙江大学合并意义重大188

浙江大学合并意义重大188

不能再忽视人文教育189

不能再忽视人文教育189

人文和社会科学同样能创造生产力192

人文和社会科学同样能创造生产力192

浙江大学的传统不可丢196

浙江大学的传统不可丢196

医学发展要以人为本197

医学发展要以人为本197

努力创造易于交融的氛围201

努力创造易于交融的氛围201

培养完整的人203

培养完整的人203

生物工程与人类未来207

生物工程技术的现状207

生物工程与人类未来207

生物工程技术的现状207

中医理论与生物工程技术210

中医理论与生物工程技术210

生物工程、生命质量与生命伦理212

生物工程、生命质量与生命伦理212

生物工程的未来219

生物工程的未来219

从汽车轮子时代迈入赛博空间时代223

何为赛博文化223

何为赛博文化223

从汽车轮子时代迈入赛博空间时代223

赛博文化与民主驱动力225

赛博文化与民主驱动力225

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到赛博文化228

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到赛博文化228

谁最亮,谁就是太阳230

谁最亮,谁就是太阳230

审视中医学的特质234

百年中医嬗变:人文传统与科学建构234

审视中医学的特质234

百年中医嬗变:人文传统与科学建构234

中医学引起的科玄之争236

中医学引起的科玄之争236

中医学面对挑战240

中医学面对挑战240

中医的人文传统与科学建构242

中医的人文传统与科学建构242

三性结合: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大学245

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245

三性结合: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大学245

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245

从大学的功能看知识创新247

从大学的功能看知识创新247

大学在知识经济中面临革新250

大学在知识经济中面临革新250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255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255

知识经济与人的解放260

知识经济与人的解放260

科学性,艺术传媒必须遵守的原则264

艺术传媒与科学264

科学性,艺术传媒必须遵守的原则264

艺术传媒与科学264

艺术传媒的当下状态267

艺术传媒的当下状态267

艺术传媒的使命271

艺术传媒的使命271

高技术的正负社会效应274

高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因素274

高技术的正负社会效应274

高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因素274

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275

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275

呼唤科技素养276

呼唤科技素养276

高技术产业与企业文化278

高技术产业与企业文化278

高技术、高效益与人性279

高技术、高效益与人性279

拯救地球 关爱生命281

环境中的科学与人文281

拯救地球 关爱生命281

环境中的科学与人文281

环境问题的学理根源282

环境问题的学理根源282

中国环境保护的四支力量286

中国环境保护的四支力量286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89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89

世纪末的斜阳292

世纪末的斜阳292

与自然为友296

与自然为友296

“科学与人文对话”学术座谈会综述 侯样祥305

“科学与人文对话”学术座谈会综述 侯样祥305

科学与人文脱节的现状306

科学与人文脱节的现状306

科学与人文本是盟友311

科学与人文本是盟友311

加强国民的科普工作刻不容缓317

加强国民的科普工作刻不容缓317

最终出路在教育改革321

最终出路在教育改革321

对“科学与人文对话”的对话324

对“科学与人文对话”的对话324

1999两岸研究生新世纪人文与科技对话研讨会综述 侯样祥328

1999两岸研究生新世纪人文与科技对话研讨会综述 侯样祥328

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生329

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生329

现代科技与环境保护336

现代科技与环境保护336

现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及人类未来341

现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及人类未来341

教育与未来社会及其他346

教育与未来社会及其他346

对话并没有结束(代后记)351

对话并没有结束(代后记)3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