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级法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级法医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2376340.jpg)
- 伍新尧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8503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级法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法医学的发展1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法医学发展简况1
二、法医学发展分专业的必然趋势2
第二节 法医学教育的实践性2
一、本科生教育2
二、研究生教育3
第二章 法医学现场勘验5
第一节 概述5
一、犯罪现场5
二、现场勘验6
一、故意杀人案件的基本特点9
第二节 杀人案件的现场勘验9
二、故意杀人案件的现场勘验11
三、侦查杀人案件必须判明的问题14
第三节 无名尸体案件的现场勘验16
一、无名全尸案件的现场勘验16
二、无名碎尸案件的现场勘验17
三、无名尸骨案件的现场勘验18
第四节 爆炸案件的现场勘验18
一、爆炸案件的特点18
二、爆炸案件法医学现场勘验19
第三章 损伤时间推断研究进展21
第一节 生前伤的诊断21
一、生前伤诊断的依据21
二、生前伤诊断领域的难题22
三、生前伤诊断的研究现状23
第二节 损伤时间的估计26
一、估计损伤时间的依据26
二、损伤时间估计的难点27
三、损伤时间估计研究现状27
第四章 早期死亡时间推断新进展31
第一节 概述31
第二节 早期死亡时间推断的方法和技术32
一、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32
二、根据肌肉的超生反应推断死亡时间35
四、根据玻璃体液钾离子浓度变化推断死亡时间39
五、根据DNA降解程度推断死亡时间39
三、根据各种尸体现象综合推断死亡时间39
六、早期死亡时间推断综合参数法40
七、死亡时间推断电子计算机处理的程序44
八、国内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研究进展44
第五章 法庭昆虫学47
第一节 绪论47
一、法庭昆虫学的定义和内容47
二、法庭昆虫学的主要理论依据47
三、法庭昆虫学的发展及现状48
第二节 昆虫与尸体分解48
一、昆虫参与尸体分解及尸体分解阶段的划分48
二、尸体分解过程中昆虫的演替规律49
二、与尸体有关的重要昆虫形态学及生物学生态学规律50
一、与尸体有关的昆虫的类群50
第三节 具有法医学意义的昆虫50
三、具有法医学意义的其他目昆虫及节肢动物65
第四节 法庭昆虫标本的采集和保存65
一、采集工具65
二、死亡现场的标本采集65
三、处理液66
第五节 昆虫数据分析及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67
一、昆虫检测的程序67
二、根据昆虫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68
第六节 昆虫学证据的实际应用68
一、死亡时间估计68
二、死亡原因分析69
四、其他70
三、死亡场所与抛尸场所推断70
第六章 颅脑损伤研究进展73
第一节 颅脑损伤的基础性研究73
一、颅骨的生物力学特征73
二、颅骨骨折发生的力学特点74
三、脑损伤的基础研究74
第二节 颅脑损伤的死因鉴定75
一、头皮颅骨损伤与脑损伤的不一致性75
二、脑损伤形态学改变与脑功能障碍程度的75
不一致性75
三、脑干损伤在死因鉴定中的特殊地位76
四、颅脑损伤的并发症与死因鉴定76
二、单纯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77
第三节 外伤性颅内出血77
一、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77
第四节 脑损伤78
一、脑震荡与弥散性轴索损伤78
二、脑挫(裂)伤的类型79
三、迟发性外伤性脑内出血79
第五节 脑损伤的实验研究79
一、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79
二、研究方法80
第七章 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医学鉴定83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现场与痕迹调查83
一、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调查83
二、交通事故的痕迹发现85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人体损伤87
一、碰撞伤88
二、碾压伤90
三、砸压伤92
四、挤压伤93
五、摔伤93
六、拖拉伤94
七、其他损害94
八、驾驶员及乘员损伤95
第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物证98
一、道路交通事故物证分类98
二、物证的发现和提取98
一、机械性损伤的基本类型101
第一节 损伤的基本类型及损伤的检查101
第八章 活体损伤鉴定101
二、损伤的反应102
三、损伤的检查103
第二节 活体损伤鉴定所涉及的问题103
一、有无损伤103
二、判断损伤类型104
三、推定致伤物104
四、推定损伤时间105
五、分析损伤与疾病的关系105
六、评定损伤程度106
八、判定伤害性质107
九、是否诈病(伤)、造作病(伤)107
七、有无功能障碍、残废及其程度问题107
十、判定医疗终结时间108
第三节 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探讨108
一、损伤程度鉴定的原则108
二、皮肤创口(瘢痕)的损伤程度鉴定109
三、肢体贯通创(盲管创)创道的鉴定109
四、关于头部损伤后脑震荡的鉴定110
五、关于眼球部分结构损伤的鉴定110
六、关于鼻骨骨折的损伤程度鉴定110
七、关于外伤性鼓膜穿孔的鉴定110
八、关于听力损伤的鉴定111
九、关于牙齿折断或者脱落的损伤程度鉴定111
十二、关于颅脑损伤致颅内血肿的鉴定112
十、关于骨折的损伤程度鉴定112
十一、关于外伤性血尿的鉴定112
十三、关于胸部损伤引起血胸或气胸并发呼吸困难的损伤程度鉴定113
十四、关于休克的损伤程度鉴定113
第九章 杀人碎尸案的法医学鉴定115
第一节 杀人碎尸案的特点和现场勘验115
一、杀人碎尸案的特点115
二、杀人碎尸案现场的法医学勘验116
第二节 碎尸块的法医学检验117
一、尸块上附着物的发现、提取117
三、尸块的个人识别118
四、被害者的死因鉴定118
二、尸块的同一性检验118
五、分尸工具和手法的分析119
六、被害人死亡及分尸时间的推断119
第三节 罪犯个人特征的分析120
第四节 杀人碎尸案的并案分析120
一、被害者特征的一致性121
二、被害者死因和致死方式的一致性121
三、分尸部位和分尸方式的一致性121
四、抛尸现场和抛尸方法的一致性121
第十章 颅像重合术123
第一节 概述123
一、颅像重合术发展简史123
第二节 颅像重合术的步骤与方法124
一、人像审定124
三、颅像重合术的注意事项124
二、颅像重合术的原理124
二、颅骨准备127
三、重合投影129
第三节 颅像重合术的结果认定129
一、认定标准129
二、重合结果的认定132
三、颅像重合可信性检验133
第十一章 冠心病猝死135
第一节 概述135
一、冠心病与冠心病猝死的概念135
二、冠心病猝死的特点135
三、冠心病猝死的诱因和先兆症状136
第二节 冠心病猝死时心脏的病理变化137
一、冠状动脉的病理变化137
二、心肌的病理变化141
第三节 冠心病猝死机制143
一、心室纤颤143
二、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143
三、冠状动脉痉挛143
四、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143
第四节 早期心肌梗死检查方法的进展144
一、大体标本染色法144
二、常规HE染色144
三、特殊组织学染色145
五、电镜检查技术146
四、酶组织化学技术146
六、生物化学技术147
七、免疫组织化学技术148
八、凋亡检测技术152
九、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153
十、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153
第五节 冠心病猝死的法医学鉴定154
一、尸检注意事项154
二、冠心病猝死的鉴定要点及其注意事项156
第十二章 心脏传导系统增龄变化、病变与猝死161
第一节 概述161
一、心脏传导系统研究简史161
二、心脏传导系统的形态学特征161
三、心脏传导系统(CCS)的取材方法163
第二节 心脏传导系统的增龄性变化164
一、SAN形态学改变与年龄变化的关系164
二、AVN、HB形态学改变与年龄变化的关系165
第三节 心脏传导系统病理变化与猝死的关系165
一、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的出血166
二、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的炎症166
三、心脏传导系统脂肪浸润167
四、心脏传导系统纤维化167
五、心脏传导系统神经病168
六、心脏传导系统肿瘤168
七、心脏传导系统发育异常169
八、其他170
附录:心脏传导系统新型染色法170
第一节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73
一、概念173
第十三章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与胰腺出血173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74
三、病理变化176
四、临床表现177
五、预后178
第二节 胰腺出血179
一、概念179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79
三、死后自溶与胰腺出血180
四、胰腺出血的病理变化180
第三节 胰腺出血、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与猝死180
一、胰腺出血与猝死180
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与猝死181
第十四章 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185
第一节 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概念185
一、医疗纠纷的概念185
二、医疗事故的概念186
第二节 医疗纠纷的类型187
一、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类型187
二、医疗事故的分级194
第三节 医疗纠纷的处理和鉴定196
一、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196
二、法医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作用和地位198
三、尸检在涉及死亡的医疗纠纷处理中的作用199
二、医疗纠纷行政责任的确定200
一、医疗纠纷民事责任的确定200
第四节 医疗纠纷各种责任的确定200
三、医疗纠纷中的刑事责任201
第五节 非法行医203
一、概述203
二、非法行医罪的概念及其所负的责任204
三、因非法行医导致的诉讼204
第十五章 DNA分析技术及其应用207
第一节 DNA的特性207
一、DNA是具有个体特异性的遗传物质208
二、人类DNA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和线粒体2个部分208
三、遗传物质稳定传递的相对性和变异的绝对性是矛盾的统一208
一、DNA多态性的分类209
第二节 DNA多态性标记的特点209
二、DNA多态性标记的特点210
第三节 STR多态性211
一、STR分型211
二、STR分型结果的判断212
三、STR位点DNA组成的民族差异215
四、STR系统的变异现象216
第四节 DNA指纹219
第五节 人类线粒体DNA多态性221
一、线粒体DNA概述221
二、线粒体DNA多态性222
三、线粒体DNA多态性检测方法223
四、线粒体DNA多态性分析的应用226
一、概述235
第六节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及其检测技术235
二、SNPs检测方法236
三、SNPs主要应用领域244
四、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245
第七节 DNA多态性分析的法医学应用247
一、种属鉴定247
二、性别鉴定247
三、个人认定248
四、亲子鉴定248
第八节 DNA多态性分析在其他方面的应用249
一、疾病诊断249
二、产前、受精卵种植前基因诊断250
六、细菌及病毒种属和株的鉴定251
八、人类学的应用251
七、确定细胞株的特性251
三、疾病相关性分析251
五、器官移植、骨髓移植251
四、双生子分析251
第十六章 法医检案的特殊技术257
第一节 微量检材的全基因组DNA扩增257
一、散在重复序列-PCR技术257
二、接头-转换器-PCR方法259
三、简并性寡核苷酸引物-PCR技术261
四、引物延伸预扩增-PCR技术263
五、标签随机引物-PCR技术264
一、Luminol处理过的血痕DNA抽提265
第二节 特殊的DNA提取技术265
二、碱裂解法抽提DNA266
第十七章 混合生物检材的个体识别269
第一节 概述269
第二节 混合生物检材的提取269
第三节 混合生物检材的确证270
第四节 精液与阴道液混合斑的确证270
第五节 混合斑的血型检验270
第六节 混合生物检材的DNA检验271
一、精予DNA的提取271
四、PCR条件的优化272
五、电泳和分型272
三、DNA的定量272
二、混合斑DNA的纯化和浓缩272
第七节 混合斑DNA检验结果的分析273
一、影响混合斑DNA分型结果的因素273
二、混合斑常染色体DNA的检验结果分析274
三、影响混合斑DNA检验结果分析的因素276
第八节 Y染色体DNA多态性分析技术在混合斑检测中的应用278
一、Y染色体STR的优越性278
二、注意事项279
第十八章 亲子鉴定和血缘关系鉴定进展283
一、概念及历史283
二、亲子鉴定的分类283
三、鉴定技术284
四、判断标准284
五、概率的计算285
七、注意事项286
六、鉴定结论286
第十九章 生物统计学在法医学上的应用289
第一节 群体遗传学相关概念289
一、等位基因频率289
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289
三、Hardy-Weinberg不平衡检验294
四、位点间相关性分析294
五、群体间比较295
第二节 法医DNA数据中常用的参数296
一、等位基因和单倍型频率(直接计数法)296
二、基因多样性或杂合度296
三、突变率296
五、个人识别力297
四、偶合率297
六、平均非父排除率298
第三节 法医DNA分型结果的应用统计分析300
一、应用于个人识别300
二、应用于亲权鉴定302
第二十章 生物芯片技术与法医学应用309
第一节 概论309
一、生物芯片发展简介309
二、生物芯片的概念与分类310
第二节 生物芯片技术311
一、生物芯片的制备311
二、待测样品的制备315
三、芯片信号的检测316
一、核酸序列测定、突变检测和多态性检测318
第三节 生物芯片的应用和法医学318
二、基因差异表达和肿瘤发生机制研究及基因诊断319
三、法医学应用320
四、其他方面322
第四节 几种新型生物芯片323
一、流过式芯片323
二、生物传感器323
三、电子芯片324
四、细胞分离及核酸分析集成芯片325
五、珠光芯片325
一、芯片的制作工艺326
二、探针设计及杂交程序设计326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326
六、组织微阵列326
三、杂交信号的检测及有关的仪器和软件327
第六节 展望328
第二十一章 中国中毒案件的特色333
第一节 中国中毒案件发生原因和方式的特点333
一、中毒发生的原因和方式的特点334
二、他杀投毒方式的特点334
三、自杀中毒方式的特点335
四、意外中毒方式的特点336
第二节 中国法医学常见毒物种类特点337
一、毒物种类的变化337
二、农药中毒338
三、杀鼠剂中毒338
五、中国毒品种类的特点339
四、有毒动植物中毒339
第二十二章 精神疾病与暴力行为343
第一节 流行病学调查343
一、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343
二、有暴力行为的精神障碍种类344
第二节 精神病暴力行为的特征345
一、一般人口学情况345
二、作案动机345
三、作案方式347
四、受害者特征347
第三节 发生机制347
一、精神病理347
三、生物学基础349
二、人格特质349
四、环境因素351
第四节 精神病暴力行为的预测与预防352
一、预测352
二、预防355
第五节 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刑事责任能力356
一、概念356
二、评定标准356
三、历史和现状357
第六节 暴力行为的司法精神病鉴定358
一、鉴定前359
二、鉴定中359
三、鉴定后360
第一节 慨述363
第二十三章 法医人类学活体的年龄推断363
一、根据继发骨化中心推断活体年龄364
二、根据干骺愈合推断活体年龄364
第二节 根据骨龄推断活体年龄364
三、X射线照片在推断活体年龄时的应用369
第三节 根据牙齿推断活体年龄372
一、根据乳、恒牙的萌出与替换推断活体年龄373
二、根据整颌牙的磨耗度推断活体年龄374
第四节 根据身高和骨骼长度推断活体年龄384
一、根据身高推断活体年龄384
二、根据骨骼长度推断活体年龄384
附录一美国DNA顾问委员会(DNA Advisory387
Board,DAB)387
附录387
附录二建立中国司法鉴定DNA实验室管理条例的389
建议389
附录三建立中国亲子鉴定判断标准的建议390
附录四建立亲子鉴定DNA实验室管理条例的391
建议391
附录五罪犯DNA数据库的实验室质量保证392
标准392
附录六中…医科大学法医物证教研室19个STR397
位点等位基因资料397
附录七等位基因分型用阶梯的制备401
附录八美国几种人群部分STR位点的等位基因401
频率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