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用数字说话 数字新闻的理论与操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用数字说话 数字新闻的理论与操作
  • 李文刚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720103579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用数字说话 数字新闻的理论与操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数字新闻的理论3

第一章 “数字时代”的来临3

第一节 数字——信息社会人类的生存符号4

一、“我被数字化了!”5

二、“数字家庭”6

三、“数字地球”向中国走来7

四、信息DNA:比特8

第二节 数字时代的特点及影响10

一、“数字时代”的内涵10

二、数字时代与传统社会的比较12

三、数字时代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13

第三节 未来社会“数字为王”16

一、数字神经系统17

二、破译“数字”18

三、21世纪,对数字不敏感的主管将被淘汰20

第四节 “数字时代”与传统社会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较22

一、传统社会获取信息的方法22

二、数字时代获取信息的方法23

1.渠道之一:实验或调查24

2.渠道之二:统计26

3.渠道之三:互联网络29

第二章 数字新闻的产生32

第一节 由模糊到精确——数字新闻产生的时代背景32

一、精确的“海湾战争”33

二、2140亿元粮食款失踪之谜37

第二节 数字新闻的历史演进39

一、早期的经济报道40

二、受众调查41

三、精确新闻43

第三节 数字新闻的概念、特点和种类45

一、数字新闻的概念45

二、数字新闻的特点48

三、数字新闻的种类50

第四节 数字,让新闻更精确54

一、数学的发展轨迹55

二、与数学交朋友56

三、“小天鹅”的“经营数学”57

第五节 数学计算——数字新闻的“金钥匙”59

一、数学是抽象的工具60

二、数学是计算的工具62

三、数学是揭示规律的工具65

第六节 呼唤社会的精确意识67

第一节 数字、图表替代文字70

第三章 数字新闻的表现形式70

第二节 “新人类”思考方式的改变77

第四章 数字新闻的新观念84

第一节 进入跨学科的发展时代85

第二节 崇尚科学、注重调查86

一、“强奸卖花女”一案起波澜87

二、“良心”的真伪88

三、毛宁的“委曲”89

四、魏家强“是非三变”90

第三节 新闻舆论产生情绪化的深层分析91

第二篇 数字新闻的操作96

第五章 观察法96

第一节 观察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97

一、一盘记录“生与死”的录像带97

二、观察法是科学技术发明的基础99

三、观察法在数字新闻中的使用100

1.培养健全的观察力102

2.透过表象观察本质104

3.避免干预现场105

四、使用观察法的准则107

第二节 对人的观察——培养你的观察力110

一、观察是发现深层心理的重要手段110

二、观察非语言符号的技巧112

三、观察非语言符号的范例121

1.CCTV主持人“变装”起风波121

2.叶利钦突然换“形象”122

四、非语言符号的传播优势125

第三节 观察法优劣126

第四节 传媒对观察法的运用130

第六章 实验法131

第一节 媒介实验室实验133

第二节 社会实验法136

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137

二、体验生活——大众传播的生命力138

三、体验式新闻的崛起140

四、一批“体验报道”专栏应运而生142

五、体验式报道开拓新闻传播的新视野144

1.女记者当了十天的“服务员”145

2.“濒死体验”146

六、体验法报道的局限性148

第三节 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比较150

第七章 抽样法153

第一节 统计学对数字新闻的影响154

一、统计学的起源158

第二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演变158

二、凯特勒开辟近代统计学研究新领域160

三、现代统计学161

四、“选取稻种”——统计学的社会意义164

第三节 抽样法的社会功能166

第四节 “大数定律”168

第五节 随机抽样法的分类170

第六节 非随机抽样调查法184

第七节 巧用抽样方法解决社会问题189

第八节 抽样法不是万能的190

第八章 个案法193

第一节 个案法在具体运用中的分类194

第二节 个案调查法与其它调查方法的差异200

第一节 内容分析法的原理201

第九章 内容分析法201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206

一、“AF”之谜206

二、雅格布和他的《战斗情报》207

第三节 “白色情报”的来历212

一、日本刺探大庆油田的秘密214

二、“白色情报”的特殊功能216

三、目标:对准中国217

四、国内新闻泄密事件220

五、经济发展的“外脑”和智囊221

六、电子“偷袭珍珠港”223

第四节 最重要的战略资源225

一、后来居上的美国中央情报局226

二、克格勃——庞大的电子情报系统档案228

三、信息就是财富229

第五节 内容分析法的使用232

第十章 民意测验法238

第一节 民意测验的发展轨迹239

一、民意测验产生的原因240

二、民意测验的起源和发展242

1.盖洛普——民意测验的先驱243

2.欧洲民意测验机构的兴起244

三、民意测验抽样方法的三次演变245

1.非随机简便抽样阶段246

2.配额抽样法247

3.随机抽样法的出现247

四、民意测验的特点和功能249

第二节 我国民意测验的发展及现状254

一、建国前的萌芽阶段255

二、新中国,民意测验逐渐成熟258

1.“两会”调查261

2.“千户调查”262

三、民意测验的繁荣期265

第三节 数字新闻借鉴民意测验方法270

第四节 民意测验的天敌——偏见274

一、民意测验的缺陷275

二、决定胜负的关键:是质,不是量278

三、民意——国家政治的“晴雨表”279

第十一章 网络调查法280

第一节 网络的定义281

一、广义网络调查281

二、狭义网络调查283

三、“电子政府”285

1.“波里科计划”286

2.1999:政府上网“冲浪”286

一、网络群体的出现288

第二节 网络调查的兴起288

二、网络群体的特征289

三、网络调查渐露锋芒291

第三节 网络调查的方法295

一、电子邮件(E-mail)调查295

二、网络论坛(Usenet)调查297

三、电子公告牌(BBS)调查298

四、主动浏览(WWW)调查299

第四节 目前国内媒介网络调查的尝试299

第五节 使用网络调查法应注意的问题306

第十二章 预测法310

第一节 兰德预测:“中国将出兵朝鲜”310

第二节 数字新闻的预测功能313

一、大众传播媒介天生的“弱点”314

二、新闻定义的改变316

三、预测的原理318

1.对尚未认知事物、现象的预测319

2.对尚未出现的未来事物、现象的预测320

第三节 预测的方法322

一、非数学预测法322

1.观察与积累产生敏锐的直觉预测能力323

2.新闻敏感具有预测功能326

二、数学预测法334

1.简单模型预测法334

2.长波理论预测法336

第四节 数学与非数学两种预测方法的比较339

第五节 预测的作用及走向343

第六节 不要迷信预测346

第一节 山西巡抚诺敏之死351

第十三章 数字浮夸351

第三篇 数字新闻的问题与前景351

第二节 “大跃进”的浮夸史354

一、登峰造极的“浮夸风”355

二、“大跃进”中虚假浮夸付出的惨重代价360

三、“浮夸风”制造了我国第一起冤案361

四、对“大跃进”的历史评价362

五、“幽灵”复活——“巨人”的悲剧363

第三节 新时期虚假浮夸现象及其原因368

一、“数字升官、官生数字”368

1.新的数字“卫星”368

2.“官生数字”的根源370

二、警惕用虚假统计数据进行商业炒作373

1.小心!排行榜373

2.“总评榜”的是是非非376

3.谎言编造的“牛市”377

4.创历史“新纪元”的“人奶酒”379

5.纪实文学变成“纪虚文学”380

6.无聊“之最”381

7.虚报的“报应”382

第四节 “扫假打虚”——对数字浮夸的治理385

一、建国以来的反虚假浮夸斗争385

二、令人担心的“心动型”犯罪387

第十四章 数字陷阱391

第一节 形形色色的数字陷阱392

一、数字游戏392

1.1块5角?两个两元?392

2.“免费”吃螃蟹393

4.商品房“缩水”394

3.1999年:不过生日?!394

二、统计谎言396

1.“理想品牌”不理想396

2.耸人听闻的“死亡调查”398

3.商品房该不该降价398

4.银桥广告风波400

5.全国首例统计行政案401

6.阅读率引发媒体争端402

7.“万名老人基因”社会调查风波404

8.《诗刊》,你是否在堕落?405

9.“零点事件”406

第二节 电脑数据欺骗408

一、里根竞选总统的绝招408

二、巩俐与乔丹的“合影照”410

第三节 识别数字陷阱的方法412

一、有无“精确数字”413

二、识破统计谎言415

第四节 避免数字陷阱的方法421

第十五章 统计调查业的误区424

第一节 调查机构存在的问题424

第二节 社会呼唤:规范市场调查429

第三节 如何避免市场调查误区431

第四节 现代市场调查的发展趋势433

第五节 统计调查机构的发展及演变435

一、“总统也是靠不住的”435

二、市场调查业的发展轨迹437

三、国内统计调查机构的现状438

第十六章 数字新闻的发展前景441

一、新闻学的危机与挑战441

二、数字化对新闻的深刻影响4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