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风俗通史 隋唐五代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风俗通史 隋唐五代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2308119.jpg)
- 陈高华,徐吉军主编;吴玉贵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ISBN:753212256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814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8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风俗通史 隋唐五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饮食风俗13
第一节 饮食结构13
一 主食17
(一)胡饼·古楼子·蒸饼17
(二)乳酪饼·清风饭·兴平酥22
(三)水晶饭·粗饭·橡饭23
(四)??·馄饨26
(五)??·?饼28
(六)馎饦·冷淘29
二 副食32
(一)空吃米面32
(二)飞刀鲙鲤33
(三)罂鹅笼驴36
(四)肉食37
(五)蔬菜49
(六)果品52
第二节 饮食方式63
一 饮食方式65
(一)合食制的出现65
(二)赐宴与会食67
(三)关宴72
(四)家宴74
二 饮食器具77
(一)炊具77
(二)食具82
第三节 饮酒与饮茶风俗89
一 饮酒风俗90
(一)优游麹世界90
(二)葡萄美酒夜光杯101
(三)笑入胡姬酒肆中109
(一)比屋而饮111
二 饮茶风俗111
(二)奇幻茶百戏115
(三)饮茶与社会生活119
第二章 穿着风俗123
第一节 隋唐五代的服制124
一 男子服制125
(一)冠服125
(二)常服127
二 女子服制129
(一)礼服129
(二)宴服130
第二节 服饰风俗130
一 男服130
(一)幞头·席帽·胡帽130
(二)缺骻袍·衫袄·半臂衫135
(三)靴·草鞋·木履138
(一)羃?·帷帽·女胡帽144
二 女装144
(二)裙·衫·帔148
(三)高头履·珠履·弓鞋153
(四)女子男装与名香蕉衣155
第三节 化妆风俗158
一 女子化妆159
(一)画眉·花钿·唇妆159
(二)发髻·簪钗·耳环165
(三)臂钏·指环·义甲168
二 男子化妆170
(一)簪花172
(二)刺青174
第三章 居住与建筑风俗177
第一节 占宅与筑宅习俗177
一 阴阳·望气·湫隘·嚣尘178
二 镇宅·上梁·暖宅·结果182
三 好住四合舍185
第二节 都市与宫殿建筑188
一 长安与洛阳188
二 九天阊阖开宫殿194
第三节 住居建筑200
一 甲第·芸辉·列戟·行马201
二 草屋·油瓦·富窟208
三 竹楼·毡帐·干栏·地穴211
第四节 住宅装饰与起居用具216
一 帘·帷·帐218
二 屏风221
三 地衣·茵褥223
四 家具227
五 灯烛229
一 皇家园林232
第五节 园林建筑232
二 私家园林238
三 壶中天地242
第四章 丝绸之路与行旅交通风俗246
第一节 丝绸之路交通的发展246
一 丝绸之路与陆路交通248
(一)《西域图志》与隋代西域交通248
(二)沙漠丝绸之路249
(三)草原丝绸之路交通252
(四)吐蕃、泥婆罗道的开辟254
二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257
第二节 行旅方式261
一 交通设施与法规261
(一)陆上通道及设施261
(二)水上通道及设施271
(三)行旅法规及礼俗280
(一)步舆283
二 出行工具283
(二)驴·马·牛·骡·驼286
(三)牛车·马车·驴车·毡车290
第三节 行旅风俗296
(一)照袋·被袋·油衣·雨伞296
(二)折柳·饯别·软脚·击鼓299
(三)题壁·诗板303
(四)游盖飘青云306
第五章 生育与养老保健风俗311
第一节 生育风俗311
一 求子与胎教311
(一)求子312
(二)胎教313
二 洗儿·满月314
三 生日风俗316
第二节 教育风俗318
一 竹马·捩晕·钓骆驼319
二 家教·家法·村学322
三 神童与女子文化教育330
四 私人讲学与习业山林333
第三节 医疗保健与敬老风俗336
一 医博士·咒禁·祀祷336
二 揩齿·漱齿·面脂·澡豆340
三 养性·食疗·辟谷343
第四节 敬老风俗345
一 “不孝”及敬老的规定346
二 侍养·感疾·色养·刲股349
第六章 婚姻风俗353
第一节 婚姻伦理与观念354
一 婚姻观念与政策354
(一)当色为婚354
(二)同姓不婚357
(三)“一妻多妾”与“一妻多夫”359
(四)红线牵缘364
二 婚姻伦理366
三 择偶标准373
(一)贫家女难嫁374
(二)郎才女貌377
(三)妾面羞君面379
(四)墙头马上381
第二节 婚姻形式383
一 招赘婚384
二 表亲婚385
三 收继婚387
四 续亲390
五 抢婚·服役婚·突厥法391
六 冥婚392
第三节 婚姻程序395
一 问卜·择日·当梁396
二 通婚书397
三 下婿·催妆·障车400
四 百子帐·转毡·撒帐404
第四节 离婚与再嫁407
一 离婚407
(一)七出与义绝408
(二)和离与“出夫”412
(三)复婚414
二 再嫁415
(一)民间再嫁风气415
(二)公主再嫁417
第五节 妇女婚姻面面观419
一 红叶题诗419
二 娶妇得公主423
三 禁婚家426
四 妒妇与悍妇430
五 穷措大唤妓女——必不来434
第七章 丧葬风俗437
第一节 丧葬礼仪与观念437
一 丧仪·服丧·哀毁·私忌438
二 服丧的法律规定443
第二节 丧葬风俗446
一 葬书·辰日·相墓·望气447
二 纸钱·碑志·道祭·佛事452
三 厚葬·归葬·招魂·拜扫461
四 阇毗·塔葬·野葬·悬棺470
第三节 陵墓制度与葬埋风俗475
一 帝陵·六骏·陪陵475
二 阴宅券·衣物疏·面衣483
第八章 生产风俗490
第一节 节令与农业风俗491
一 春种·夏长492
二 秋收·冬藏496
三 辟虫·厌鼠·祈晴·禳旱499
第二节 畜牧业与渔猎风俗506
一 城傍·牧养·獭猎507
二 猎豹·猎鹰·罝网514
第三节 手工业与商业风俗519
一 世业·襄样·物勒工名521
二 鸭屎金·江心镜·木妇人526
三 肆市·酒旗·三让王532
第四节 对外贸易风俗538
一 商胡与沿海贸易539
二 东西两京的商胡543
三 商胡与珠宝贸易545
四 商胡与香料贸易548
第九章 信仰风俗552
第一节 宗教信仰风俗552
一 建寺·造像·戏场·病坊553
二 指骨·飞仙·圣水·香火社563
三 崇道·长生·服食·符篆569
四 “三夷教”及伊斯兰教575
五 胡僧·译经·方土587
第二节 多神崇拜风俗592
一 星神·新月·城隍·雷公594
二 山神·河神·潭神·海神598
三 神树·狐仙·乌鬼·鹊喜604
第三节 祖灵崇拜与禁忌风俗608
一 太庙·家庙·生祠·图像608
二 禁忌·避讳611
第四节 卜卦看相风俗618
一 龟筮·响卜·鸡卜·瓦卜618
二 相面·相笏·占梦623
第十章 节日风俗628
第一节 岁时节日风俗629
一 元日629
二 中和节633
三 上巳节634
四 中秋节635
五 重阳节637
六 除夕639
第二节 纪念性节日642
一 诞节642
二 人日645
三 寒食与清明647
四 端午节651
五 乞巧节654
第三节 宗教性节日风俗656
一 上元节656
二 降圣节661
三 佛诞节662
四 盂兰盆节664
一 宫廷音乐667
第十一章 音乐歌舞戏曲风俗667
第一节 音乐风俗667
(一)宫廷雅乐668
(二)隋宫燕乐673
(三)唐宫燕乐678
(四)此曲只应天上有683
二 民间音乐687
(一)民歌种种688
(二)唐诗入乐692
第二节 舞蹈风俗696
一 表演舞蹈696
(一)健舞与软舞696
(二)字舞·花舞·马舞703
二 民间舞蹈711
(一)自娱舞蹈711
(二)娱神舞蹈721
(一)语言风俗726
第三节 语言文学与戏曲风俗726
一 语言文学风俗726
(二)文学风俗738
二 戏曲风俗751
(一)歌舞戏751
(二)参军戏752
(三)傀儡戏755
第十二章 百戏与游艺风俗759
第一节 百戏风俗759
一 百戏与隋唐宫廷760
二 杂技762
三 幻术780
第二节 游艺风俗786
一 表演性游戏786
二 娱乐性游戏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