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治国方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治国方略
  • 冼剑民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9966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治国方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上篇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3

第一章 儒家的治国思想3

一 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3

二 中国封建社会的儒学治世5

1.儒学的创立5

2.汉武帝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的正统地位6

3.宋代理学是儒学的发展高潮8

4.王阳明的心学与明清的儒学治世10

三 儒家的治国蓝图12

1.王道治国论12

2.法先王的旗帜15

3.大一统的政治目标16

4.理想世界——“大同”“小康”17

四 儒家治国的几个重要原则20

1.“仁者爱人”20

2.“为政以德”21

3.中庸之道24

4.重民富民26

5.孝治天下29

五 对儒家治国思想的批判31

1.“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的弊端31

2.乱世不显的儒学32

3.“不可为而为之”的道德万能论33

第二章 法家的治国思想35

一 法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35

二 法家思想的渊源与发展36

1.早期的法家36

2.集法家思想之大成的韩非39

三 韩非的治国思想体系42

1.利之所在民归之42

2.“世异则事异”的治国原则44

3.“不务德而务法”的政治论46

4.“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47

四 韩非法、术、势的治国理论49

1.法——驯服民众的利剑49

2.术——驾驭群臣的方法52

3.势——压倒一切的权威56

五 对法家治国思想的批判59

1.不讲道义只重功利60

2.专制独裁导致与民为敌61

3.无所不用其极招致众叛亲离62

第三章 道家的治国思想64

一 老子道学的主旨——“尊道而贵德”64

1.道与德的含义64

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则奉有余”65

3.老子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66

二“以道立天下”和“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66

1.“以道立天下”的理想国66

2.治国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69

3.“贵为身于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拓天下”69

三 老子的“君人南面之术”70

1.“治大邦若烹小鲜”70

2.“以正治国,以奇用兵”71

3.以柔制刚的“清虚自守,卑弱自持”71

4.愚民政策:“常使民无知无欲”73

四 从盈虚消长之理看国家的兴衰成败73

1.“有无相生”揭示了社会变化的规律73

2.“明道若昧,进道若退”的努力方向74

3.“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治国嬗变之道75

五 对道家治国思想的批判76

1.道家思想带有空想主义的成分76

2.以守为固,以退为进是被动的治国策略76

3.愚民政策不足取77

第四章 兵家的治国取胜之道78

一 关于《孙子兵法》78

1.孙武生平78

2.《孙子兵法》简介79

3.《孙子兵法》与治国的关系81

二《孙子兵法》与治国方略83

1.致胜的原则83

2.战略原则86

3.战术技巧90

三《孙子兵法》中的领导艺术94

1.将帅所具备的条件94

2.领兵之道:“令之以文,齐之以武”95

3.“四治”——指挥艺术的最高原则95

4.主动而灵活的指挥艺术97

下篇 中国古代治国方略104

第一章 理政之道104

一 为政以德104

二 造福一方,取信于民105

三 操其要于上,分其详于下106

四 明分任职,则治不乱107

五 政出多门,其国必衰108

六 公平正直,治国有道109

七 赏罚严明,为政之本109

八 为政当权利害轻重110

九 国政良否,其责在上111

十 居安思危,治不忘乱112

第二章 决策要略114

一 预测在前,决策在后114

二 方针既定,决策有准115

三 不可为而为之则凶116

四 考虑周密,决事果断117

五 兴大利者不计小害118

六 谋贵众,断贵独119

七 利在一时害在万世120

八 从其事小,易忘其大121

九 天下之事不能两全其美122

十 时不再来,机不可失123

第三章 法治严明126

一 奉法则治,无法则乱126

二 公私两便则为良法127

三 执法公平则民无怨128

四 法令之行当自近始129

五 守法度以系民心130

六 有法不依与无法同131

七 良法不得其人则弊133

八 良法多因权贵丧134

九 法令不信则民惑135

十 守法不变则衰136

第四章 廉政爱民138

一 清正廉明,为政之本138

二 腐败之源,在于谋私139

三 上廉下洁,上贪下赃140

四 廉政从正己开始142

五 崇尚俭朴,反对奢华143

六 无私方能公正145

七 爱民之道,先富后教146

八 惜民之力,恤民之苦147

九 取信于民,得民之心149

十 倡导名节,严惩贪官150

第五章 知人善任154

一 举贤尚能政之本也154

二 人才难得,当预求之155

三 德者才之帅,才者德之资156

四 贤人难得,唯才是举158

五 用人之法当察其内159

六 士为知己者死161

七 大器不可小用,小才不可大用162

八 用人勿疑,疑人勿用164

九 用人之长弃其短165

十 举贤退不肖,乃无后患167

第六章 变革图强170

一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70

二 天下之弊起于相仍172

三 去积弊当以其渐174

四 取长补短,不存偏见175

五 变法在于图强177

六 变法必遭非议,贵在坚定不移179

七 立大体不恤小弊181

八 更新观念,破除陋习183

九 善兴利者唯去其害185

十 变法求兴利,制夷当师夷187

第七章 广开言路191

一 为政之道务在多闻191

二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193

三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194

四 言者异则人心变195

五 上有昏君,下无直言196

六 不可听信谗言197

七 欲闻善言,礼贤下士199

八 既要敢谏,又要善谏201

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203

十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204

第八章 从政韬略207

一 以势处事,以术辅势207

二 计安天下,本乎人情208

三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209

四 大者能驯,小者必服210

五 立事不必执事之名212

六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213

七 奖励揭发,严防诬陷214

八 兴利除害,民怨不生215

九 善治者无赫赫之功216

十 强干弱枝,巩固政权218

主要参考书目221

后记223

热门推荐